第4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娑臉色發白,回頭看著曇摩羅伽。

  「攝政王……」

  曇摩羅伽閉目了片刻,「我明白。」

  不論他的哪一個身份,都只會給文昭公主帶來傷害。

  他是佛子,信眾會把她視作魔女。他是蘇丹古,她就會一次次遭受今天這樣的刺殺。

  畢娑心頭沉重,兩眼酸澀,一句安慰的話都說不出來。

  他想起了賽桑耳將軍。

  ……

  昨晚,石洞裡什麼都沒發生。不過醫者說,羅伽的臉色好些了。雖然羅伽不想留下文昭公主,但是很顯然,文昭公主陪著他,他真的心情舒暢。

  今天早上,羅伽坐在禪室抄寫經書,抄完了一卷,廊外幾隻鳥雀飛來,在花藤上啁啾嬉戲,他聽了片刻,放下筆,起身出去了。

  畢娑擔心他傷勢發作,不放心,悄悄跟著他,隨他來到長街,還以為他在體察民情。

  最後,曇摩羅伽停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目光久久看著一個方向。

  畢娑順著他的視線看去,怔了怔。

  緣覺從那個方向走了過來,他身邊的女子,一身鮮衣,辮髮垂肩,面紗蒙面,雖然看不清面容,但從她顧盼間的姿態來看,必定是笑容滿面,玩得很開心,她身後的親兵也都是王庭人的衣著,有兩個親兵手裡抱了一堆吃的喝的玩的新巧玩意。

  她立在高台下觀看歌舞,久久沒有挪步。

  曇摩羅伽站在角落裡,背對著台上熱鬧的歌舞,隔著人群,靜靜地看著她。

  她在紅塵盡情玩耍,他在紅塵之外看她。

  畢娑暗嘆一聲。

  就在這時,異變突生,刺客暴起,一個女子趁親兵不注意,撲到瑤英身前,舉起匕首,旁邊一個男人忽然閃身上前,替瑤英擋住了那一擊。

  畢娑心驚肉跳。

  那一瞬間,曇摩羅伽身上的氣勢變了。

  他猛地拔刀,衝出去,「攝政王,您不宜現身,我去……」

  曇摩羅伽掃他一眼,抽出他腰間的佩刀,身影一縱。

  畢娑愣住,回過神,跟了上去。

  ……

  想到當時的情景,畢娑現在還覺得後怕。

  這就是他最害怕會發生的事……文昭公主出了事,王無法壓制功法……就像當初的賽桑耳將軍,因為家人慘死而發瘋……

  現在,發現刺客居然是為了報復甦丹古而刺殺瑤英,畢娑愈發覺得恐懼。

  「我會加派人手徹查此事,以防再有人接近公主……」

  他試探著說。

  曇摩羅伽轉身進屋。

  他們兩人都明白,這種抱著必死的決心復仇的死士至死方休,防不勝防。

  從前,他遇到過很多次刺殺,他孤身一人,不在意生死,無欲無求,也就無所畏懼。

  但是想到她會遭受同樣的危險,他心中思緒起伏,難以安定。

  他平生無所求,只有這一點私慾。

  他會害了她。

  曇摩羅伽閉了閉眼睛,轉身進屋。

  侍女在為瑤英擦身換衣,她身上帶的飾物、小匕首、背的布包、承露囊、錦袋放下堆疊在榻邊。

  啪的一聲,一隻羊皮包裹從她換下衣裳的袖口滑落出來,掉在氈毯上。

  侍女忙俯身去撿,一道黑影籠下來,在她之前撿起了包裹。

  她抬起頭,對上一雙冰冷的眸子,嚇得臉色發白,躬身逃也似的退出屋子。

  曇摩羅伽拿著包裹,在榻邊坐下,解開面巾,兩指隔著帕子搭在瑤英腕上,再次為她看脈。

  她身上明明沒有傷口,不知道怎麼回事,到現在還沒醒轉。

  可能是真的嚇著了。

  曇摩羅伽收回手,摸了摸她額頭,眉頭輕皺。

  腳步聲傳來,緣覺走進屋,道:「攝政王,魏朝太子的血止住了,醫者說不會危及性命,不過他身上舊傷未愈,又加新傷,著實兇險。他昏昏沉沉,問起文昭公主,堅持要來看望公主。」

  曇摩羅伽淡淡地道:「攔著。」

  緣覺應是。

  「她今天……」曇摩羅伽忽地道,停了一會兒,接著問,「公主今天高興嗎?」

  緣覺悄悄看他的臉色,想了想,小聲說:「今天公主很高興……公主說各地風俗不同,各有各的熱鬧,她還給王買了東西……公主還說,她也想和那些舞伎一起跳舞……」

  曇摩羅伽靜靜聽完,臉上沒什麼表情,擺擺手。

  緣覺退了出去。

  曇摩羅伽掃一眼榻邊几上堆著的東西,目光頓住,抬手,撥開錦袋。

  一疊經書露了出來。

  他抽出經書。

  經書像貝葉一樣成冊,但不是在中間打一個小孔再用繩子裝訂,而是一種摺疊式樣,紙頁是經過一道道複雜工序鞣製後變得柔軟細薄的羊皮紙,上面繪有精美的圖案,線條以金、銀、寶石粉繪出,精緻靈巧。

  他房中有許多經書,都是厚重的經卷。有一次般若要她找幾本經書,她搬了一大疊,小聲嘀咕,經書太重了,不如製成可以方便攜帶的書冊,取用方便,再配以精美的圖畫,還好看。

  自從那次他說只需要送幾本經書就夠了,她後來經常送他經書,刊印了什麼新樣式就會送幾本給他,還把他的手稿借去印。

  這幾本經書,一定是新花樣。

  曇摩羅伽把經書塞回錦袋,拿起剛才撿起的包裹放回去,想到什麼,手上一頓,解開袋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