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笑眯眯地搖搖他胳膊:「他現在不能讓人認出來,待在我這裡更隱蔽些,而且他救的人是阿兄你啊,為了阿兄,我也得好好照顧他。」

  李仲虔眼角斜挑,揉揉她發頂,心裡覺得舒坦了點。

  裡屋,曇摩羅伽睜開眼睛,看著兄妹二人的方向,碧眸死水一般幽冷。

  第二天,瑤英不再跟著畢娑,而是和使團的人匯合,一起朝聖城行去。

  李仲虔提醒瑤英:「你既然不好公開露面,到了聖城就不必去覲見佛子了,一應事務由我出面。」

  他不想讓瑤英再接觸王庭佛子,要不是因為顧忌到那個陰陽怪氣的李玄貞來了高昌,他根本不會同意瑤英和他一起出使王庭。

  瑤英眨眨眼睛,含糊地答應一聲。

  路上她和曇摩羅伽同乘一輛馬車,夜裡歇宿時住一間屋子。

  不知道是不是他服用的丹藥越來越多的緣故,他比之前更加沉默了,周身氣息冷厲,能不開口就不開口。

  瑤英沒有打擾他,之前在峽谷里她和他說了太多話,說得嗓子都快啞了,之後咳嗽一直沒好,李仲虔問了好幾次。這些天她老老實實養病,也儘量少說話。

  李仲虔本來想打探曇摩羅伽的身份,看看他人品如何,結果愣是沒找到和他交談的機會,心裡不由得嘀咕。

  這男人未免太端嚴了,莫非年紀很大?

  不管怎麼說,總比那個王庭佛子好。

  李仲虔暗暗想。

  北戎大敗,普天同慶,王庭百姓都在慶祝獲勝。

  這天他們抵達聖城,城中正在舉行歌舞盛會,長街前搭了高台,彩棚綿延幾里,身著彩衣、頭戴花冠的男女伎人在台上載歌載舞,表演雜戲,台下觀者如堵,分外熱鬧。

  瑤英靠在車窗前,饒有興味地盯著台上翩翩起舞的伎人看了一會兒,親兵過來稟報:「王庭禮官來了,阿郎要隨他們去王寺覲見佛子。」

  她看一眼角落裡盤腿而坐的曇摩羅伽,點點頭,「告訴阿郎我去綢緞鋪了,若有事,派人去那邊傳信,如果是急事,鷹奴知道怎麼做。」

  使團入住驛館,他們不住在一起。

  李仲虔作為正使,除了正式遞交國書和謝禮,告訴王庭魏朝已經收復各州,還要和王庭商議兩國通商、互派使者的事。其他的也就罷了,關於通商一事,兩邊都不想讓對方占了便宜,到時候免不了爭執。

  當商討陷入僵局時,就得靠精明的商人來疏通關節、調和矛盾。商人門路廣,和王庭貴族部落都來往密切。

  如果還爭執不下,就只能先擱置。現在各地各州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局勢、恢復生產,其他事情可以慢慢來。

  親兵應是。

  一行人在門樓下分開,馬車並沒有像瑤英說的那樣去綢緞鋪,而是拐進了一條小巷道。

  沒多久,緣覺迎了過來,瑤英離開高昌後,他返回聖城,一路快馬加鞭,比瑤英和李仲虔早兩天回來。

  他們從密道進入王寺,畢娑和醫者已經等著了,一應東西都已準備好。

  回來的路上,曇摩羅伽眸色越來越深,渾身肌肉緊繃,散發出一抹陰寒戾氣,明顯有些壓制不住功法了。

  畢娑想起師尊說起過的賽桑耳將軍,暗暗心驚,賽桑耳將軍最後走火入魔時,也是這般。

  曇摩羅伽取下面具頭巾,從他身邊走過,碧眸看向他。

  畢娑寒毛直豎,打了個哆嗦。

  曇摩羅伽面無表情,眼角掃一眼不遠處的醫者。

  醫者正在和瑤英說話,瑤英指著一隻只瓷瓶,詢問每一種丹藥的禁忌用法,問曇摩羅伽散功時要注意什麼,平時應該怎麼調理。

  畢娑會意,忙道:「王,我會照看好文昭公主。」

  曇摩羅伽餘光看著瑤英,眸中沒有一絲波瀾。

  他應該送她走。

  入城的時候,她一直興致勃勃地觀看高台上的歌舞。她說過,她是塵俗之人,喜歡紅塵熱鬧,從前她身處險境,無心玩樂,現在她和李仲虔團聚了,應該好好嬉戲。

  她這麼年輕,青春年少。

  瑤英正好抬頭,感覺到曇摩羅伽的注視,朝他看過來。

  對視片刻,她沖他一笑。

  曇摩羅伽收回視線。

  決定離開時,她走得乾脆,就像是忘了他這個人。決定回來,她也回來得乾脆。

  她已經知曉他的心思,他不會再對她否認。

  可是他明白,自己給不了她什麼。

  現在的她對他應當是感激和憐惜多過於喜歡,她對一個人好,那就是誠心誠意,知道他救了她兄長,傷勢加重,自然要回來照顧他。

  等他好轉了,她可以離開。

  曇摩羅伽轉身走進密室。

  畢娑領著瑤英到外邊等著。

  「公主先在這裡歇著,我叫人給公主送些吃的來。」畢娑道。

  瑤英問:「使團那邊怎麼辦?」

  畢娑笑了笑,說:「這些事有人去料理,不會怠慢貴國使者。」

  他走了出去,不一會兒,親衛送來只灑了鹽粒的烤羊肉、那和豆子湯和鬆脆的薄餅囊。

  瑤英今天凌晨就起來趕路,疲憊不堪,吃了點東西,靠坐在榻邊打瞌睡,迷迷糊糊間覺得軟枕下有什麼東西硌著自己的額頭,不怎麼舒服,伸手在枕下摸索,摸到一團包起來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