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僕勸過幾次,他不為所動,寧願眠花臥柳,放浪形骸,和那些只認錢帛不認人的花娘來往,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他府中的姬妾大多是賤籍,知他無意娶妻,求他收入府中,他道:「我活著,你們想走就走,我出事了,你們都自尋出路去。」

  所以他一出事,瑤英就給他的姬妾每人一筆銀錢傍身,讓她們自行離去,以免被牽連,她們走得也乾脆。

  「長幼有序,阿兄還沒娶妻,我不急著嫁人。」

  瑤英一字一字道,語帶威脅之意。

  李仲虔瞥瑤英一眼,嘴角翹起,「好了,今天不說這個了。」

  西軍的世家兒郎那麼多,總能找到幾個她看得順眼的。

  他們接著趕路。

  穿過寸草不生,綿延起伏,一座接著一座的沙山,前方出現一片聳立的危岩峭壁,隊伍翻山越嶺,走了一天一夜,呼嘯的風聲慢慢隱去,眼前霍然開朗,大片沃野映入眾人眼帘。

  蒼茫天穹下,幾條河流蜿蜒流淌,波光粼粼。河邊綠樹成蔭,牛羊成群,河谷綠意盎然,鋪青疊翠,大小房屋村莊坐落其中,炊煙裊裊。

  撲面的風變得涼爽起來。

  漫山遍野種滿棉、桑、麥,山坡上的果樹碩果纍纍,葡萄莊園裡,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果香滿溢。

  李仲虔暗暗道,難怪王庭富庶,這裡荒漠縱橫,也有大片連綿的肥沃綠洲,和波斯、天竺、拂林諸國貿易頻繁,商貿發達。

  商隊要留在河谷的市坊和本地商人交易,李瑤英、李仲虔急著趕路,和商隊分開。

  幾日後,兩人和親兵抵達聖城。

  天氣炎熱,瓜果成熟,小販推著小車在街巷裡叫賣酸梅、胡瓜、杏、梨,貨架上琳琅滿目。

  瑤英一行人風塵僕僕,又熱又渴,看到小車貨架,眼中紛紛閃過兩道亮光。

  眾人下了馬,將小販團團圍住。

  瑤英拿了些瓜果給李仲虔嘗:「這裡的瓜果甘甜多汁,阿兄吃些解渴。」

  說著話,她看到小車上一藤籃狀如琥珀、晶瑩剔透的金黃色果子,拿出銀幣買了下來。

  親兵吃飽了瓜果,長舒一口氣,一抹嘴,抱拳道:「公主,小的這就去王寺報信?」

  李仲虔搖搖頭:「先找個地方換身衣裳。」

  他第一次覲見王庭君主,要代瑤英向佛子致謝,還要解決摩登伽女的事,不能這麼灰塵滿面地入宮。

  「王寺的院子肯定早就清理乾淨了,去市坊的綢緞鋪,那裡有我們的人。」

  眾人牽著馬去市坊,市坊格外冷清,綢緞鋪的胡商掌柜在二樓打瞌睡,殷勤地下樓迎接。

  李仲虔仔細地梳洗了一番,換上聯珠狩獵紋錦袍,幞頭裹發,腳踏錦靴,鬢若刀裁,俊朗英挺,一身鮮衣,腰佩長劍,革帶上別了把鑲滿寶石的短匕首。

  他聽親兵說了,在王庭,身上的珠寶玉石堆得越多,越氣派。

  瑤英也去換了身衣裳,李仲虔看到她,眉頭輕皺:「怎麼穿得這麼素淨?」

  她穿了件灰色長裙,長發束起,以玉簪固定,從頭到腳乾乾淨淨,別無其他裝飾。

  瑤英說:「要去王寺,我還是素淨點的好。」

  見到李仲虔後,她如釋重負,心情舒暢,打扮得鮮亮,現在回到聖城,她肯定不能和平時那樣穿著。

  李仲虔皺眉:「你以後不是佛子的摩登伽女了,不用忌諱,去換身衣裳。」

  她還不到十八歲,就該像在中原時那樣,每天裝扮得漂漂亮亮、珠圍翠繞的,不用在意任何人的眼光。

  瑤英想了想,還是搖頭:「今天就算了,等我正式了結摩登伽女的事以後再說。」

  李仲虔只得隨她。

  出了市坊,去王寺報信的親兵折返,回稟說:「佛子不在寺中,今天法會大典,佛子出行。」

  瑤英眉頭輕蹙:「難怪今天市坊這麼冷清……」

  她想起來了,大戰後曇摩羅伽要主持法會,誦經超度陣亡的將士,安撫民心。

  他的腿不知道有沒有好點……

  李仲虔示意親兵帶路:「大典在哪裡?我們過去看看。」

  ……

  大典在王宮前的廣場舉行,一行人向王宮方向走去。

  路上行人越來越多,到了長街前,更是人頭攢動,水泄不通,高台下一片黑壓壓的信眾。

  白袍藍衫的近衛軍駐守在長街幾條入口處,瑤英一行人來得太晚,被近衛攔在廣場外。

  他們和其他擠不進去的百姓站在一起,遙望廣場。

  風聲獵獵,經幡飄揚,氣氛莊重。

  場中台下的百姓雖然多,但所有人虔誠地排著隊上前,除了僧人誦經之外,聽不見半句人聲。

  瑤英站在人群中,仰望高台。

  十數個身著華麗法衣的僧人們站在高台上,當中一人一身絳紅色袈裟,半邊肩膀袒露,率領眾人拈香。

  拈香畢,他徐徐轉過身,面向百姓,手握持珠,念出一串經文,音調宛轉,韻律優雅從容。

  一時之間,廣場之上梵音大作,鼓樂繚繞,香霧裊裊,他屹立其中,身姿挺拔高挑,眉眼沉靜淡然,俊美清冷,周身似有佛光籠罩,不像塵世中人。

  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台下百姓無不深受感動,雙手合十,齊聲念誦佛號,還有人在小聲啜泣,聲音匯成一片涌動的洪流,久久盤旋在廣場上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