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兄……我後來認識了一個人……」

  李仲虔俯身,「什麼人?」

  「一個很好的人……」瑤英語氣柔和,「他是個僧人,對我很好。」

  李仲虔淡淡地嗯一聲。

  她說的僧人,自然是王庭佛子無疑了。

  在北戎,語言不通,他聽不懂胡人說的話,到高昌就不一樣了,當地漢人多,他聽了太多謠言。那些胡商聚在一起侃天說地時,最喜歡提起佛子和漢地公主的韻事,言辭香艷,下流猥瑣,把瑤英說成一個不知廉恥的放蕩之人,他忍了又忍,好幾回實在忍不住,掀桌將胡言亂語的人一拳打翻在地,為此惹了麻煩。

  後來聽到商人談起佛子,他會避開,免得自己控制不住再傷人,耽誤行程。

  今天他問過親兵,親兵都說佛子對瑤英頗為照顧,而且佛子是個得道高僧,不近女色,對瑤英並無輕慢之舉,他才鬆了口氣。

  出家人到底不一樣。

  「阿兄……法師知道我找到你了……一定會為我高興……」

  瑤英聲音沙啞,「我們去聖城見他,好不好?」

  「好,佛子救了你,於情於理,阿兄都應該當面向他致謝。」

  李仲虔臉上揚起一絲笑。

  然後,他就可以帶明月奴回家了。

  李仲虔給瑤英蓋好薄毯,把她的手臂塞進毯子底下,手指碰到硬物,像是一串佛珠。

  他沒多想,站起身,去隔間榻上睡了。

  ……

  次日早上,李仲虔先醒了。

  他在外奔波太久,養成了習慣,聽到點聲響就會驚醒,飛快披衣起身,先去隔間看李瑤英。

  她睡得很熟,眉宇舒展。

  李仲虔拉高毯子,走出屋,下樓,皺眉問親兵:「外面什麼聲音?」

  親兵答道:「阿郎,和您同行的那些馬賊全都投降了……他們鬧著要見您。」

  那些馬賊見李仲虔隨瑤英回城,立馬放下武器投降,跟著他們入城,趕都趕不走。

  李仲虔冷冷地道:「上來糾纏的人,不用客氣,直接打走。」

  親兵應是。

  ……

  瑤英好幾夜沒能安眠,這晚一覺香甜,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拉開房門,看到在樓下庭院裡練劍的李仲虔,眉開眼笑。

  想到他自幼使的那對金錘,她臉上的笑意淡了些。

  小時候李仲虔練錘,她在一邊看著,好奇心起,也想試試。李仲虔抬起一隻金錘遞給她,她伸手去接,噗通一聲,臉朝下摔了下去。

  金錘太重了,她兩隻手搬都搬不動。

  李仲虔哈哈大笑,後來讓人給她做了一雙塞滿穀殼的布錘,她玩了幾天就沒興趣了,拿來撓癢。

  他的金錘沒了。

  瑤英出了一會神。

  親兵過來稟報,門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除了那幾個馬賊,還有大批這幾天入城的流民。

  「他們認得阿郎,要追隨阿郎。」

  原來李仲虔一路上殺了好幾個匪首和趁亂作惡的惡霸,一騎絕塵,彪悍孤勇,流民記得他眉間那道疤。他每天不言不語,一身破衣爛衫,流民不知道他的身份,聽馬賊說他和西軍認識,認定他一定是個大人物,趕過來投奔他。

  這些流民不是王庭人,王庭允許他們入城避禍,之後他們還是回原來的部落,希望李仲虔能帶著他們殺回去。

  瑤英眼珠轉了轉,等李仲虔練完劍,端了盞茶給他,道:「阿兄,等這邊事了,我們和阿青匯合,阿青會有很多事請教你。」

  李仲虔擦汗,道:「再說吧,現在北戎大亂,正是我們回中原的好時機,見了佛子以後,我們立刻動身。」

  瑤英怔了怔:「阿兄,我們現在不能回中原。」

  李仲虔兩道劍眉擰起。

  「你說什麼?」

  瑤英認真地道:「阿兄,我現在是西軍首領,不可能丟下西軍不管。」

  李仲虔雙眉緊皺:「這些事不該由你來承擔,西軍這個重擔哪能說背就背?阿兄帶你回去。」

  瑤英正色,道:「阿兄,這個擔子我已經背了,我既然起了頭,就要履行自己的諾言和責任,不能說不管就不管……而且謝家早就沒了兵,阿兄和我就這樣回去,豈不是任人魚肉?我們不能就這麼回去。」

  李仲虔眉心直跳:「現在西軍在哪?你隻身在王庭,楊遷在高昌,瓜州、沙州兵更遠。」

  瑤英搖搖頭,「阿兄,現在西軍不在我身邊,是因為他們在他們應該在的地方。」

  她拿起李仲虔的劍鞘,在地上劃出幾條線條。

  「在東邊,李玄貞帶兵攔截北戎救兵,在西邊,楊遷守著高昌。」

  「阿青替我守著一個更重要的地方……」

  「王庭軍隊追擊瓦罕可汗和其他殘部,北戎自顧不暇……」

  瑤英手中的劍鞘在沙地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將大片土地劃入其中。

  「阿兄,現在不是我們回中原的最佳時機,而是我們收復失地的大好機會!」

  「這些地方,會插滿西軍的旌旗。」

  她輕聲道,語調平緩。

  幾束曦光傾灑而下,籠在她身上,金光燦爛中,她神情平靜,顯然已經習慣謀劃這些事。

  李仲虔凝望著她,沉默不語,手心發麻。

  他曾經怕她像阿娘。

  現在他發現,他更怕她像舅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