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曇摩羅伽問斥候:「山崖對面通向哪裡?附近可有部落?」

  斥候答道:「山崖對面是沙漠,人跡罕至,再往南幾百里外有一塊小綠洲,葫蘆州,住在那裡的部落是突厥人。」

  葫蘆州是一個小部落,因為他們的整塊綠洲形狀像個葫蘆,所以被稱為葫蘆州。

  畢娑眼皮直跳,腳底竄起一陣涼意,朝曇摩羅伽看去。

  曇摩羅伽沒說話,濃密的眼睫顫動了幾下。

  葫蘆州再往南,就是高昌。

  李瑤英應該到高昌了。

  ……

  就在葛魯向曇摩羅伽匯報軍情的時候,海都阿陵帶著餓得兩眼直冒綠光的部下穿過寸草不生的沙漠,經過一個小部落,殺光男人,飽餐一頓,養足了精神。

  部下問海都阿陵他們是不是應該去沙海道接應瓦罕可汗。

  海都阿陵遙望撒姆谷的方向,思索片刻,鷹眼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閃爍,果斷搖頭:「我們還沒靠近聖城就遇到伏兵,佛子早有準備,大汗此戰凶多吉少,我們不能再去送死。」

  他感激瓦罕可汗,但他不會為了瓦罕可汗葬送自己的性命。

  部下們茫然地道:「那我們現在去哪裡?」

  海都阿陵眯了眯眼睛:「天高海闊……我們哪裡都去得。」

  部下對望一眼,拔出佩刀,雙手平舉,跪在他腳下:「王子,您對大汗忠心耿耿,仁至義盡,大汗敗了,他不是佛子的對手,我們需要一個英明的首領,而不是一頭虛弱的老狼!」

  海都阿陵掃視一圈,拔刀直指南方。

  瓦罕可汗大敗,北戎現在群龍無首,他崛起的時機終於來了。

  第137章 抱一下(修別字)

  山崖前一地雜亂的腳印,風聲凜冽。

  畢娑立刻叫來軍中工匠,讓他比較北戎人的繩索和王庭軍中常用的藤索,問:「北戎人用了這種鐵索……我們有藤索,可不可以用藤索鐵鉤臨時搭建索道,讓士兵滑過去?」

  工匠仔細查看地形,搖搖頭:「我們的藤索可以用來攀爬城牆,搭建索道懸渡需要的是更堅固、更長的鐵索,需要時間準備,倉促援索懸渡,風險實在太大了,強行使用藤索,要死不少人吶!」

  曇摩羅伽示意工匠退下,撥馬轉身。

  畢娑衝上去,「末將願冒險以懸渡過去追擊海都阿陵,阻止他攻打高昌……」

  從山崖邊的痕跡來看,海都阿陵鋌而走險,死了一批部下才成功脫身。他也可以冒險一試,以儘快追上海都阿陵。

  曇摩羅伽搖頭,「地形破壞了。」

  畢娑一怔,回頭遙望對面。

  是了,以海都阿陵的謹慎,到達對面後肯定會破壞地形,阻止追兵,現在王庭即使派出最好的工匠也沒法在一天之內搭建好索道。

  他滿頭是汗,「末將這就帶中軍南下,走沙城,阻截海都阿陵。」

  曇摩羅伽面無表情:「來不及。」

  大軍馬上動身南下,行進速度也追不上。

  畢娑抹了把汗。

  海都阿陵的隊伍行軍速度可謂快如閃電,如果李瑤英已經到了高昌,高昌總能守十天半個月,那王庭還來得及馳援,如果她在去高昌的路上遇見窮凶極惡的海都阿陵……那後果不堪設想。

  他心急如焚,「末將可以帶先鋒精銳南下,以最快的速度趕至高昌,讓援軍隨後!」

  曇摩羅伽叫來緣覺,遞給他一張銅符。

  「她會走水城那條商道,你先帶人追上去,找到人,不要去高昌,直接帶她返回王庭。如果她已經到了高昌,留下保護她。若有緊急軍情,可向周圍部落求援。」

  緣覺神色嚴峻,應了聲是,猛地一提韁繩,帶著十幾個騎士朝南狂奔而去。

  海都阿陵已經逃竄,葛魯留下搜查河谷中是否還有他的部下,其他人拔營返回聖城,路上詳細報告數日來的軍情。

  畢娑跟在後面,心頭著實不安,幾個奉命留守的將領找到他,向他打聽撒姆谷的大戰,他心不在焉地答了幾句,問起聖城的情形。

  一人道:「海都阿陵雖然未能衝出河谷,軍中還是死傷了不少人。消息傳到聖城,城中那幫貴族人心惶惶,不知道是誰吃飽了撐的,趁機散播謠言,說什麼瓦罕可汗親自帶兵打過來了,撒姆谷的軍隊全軍覆沒,還說你小子也戰死了,十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一個個說得有板有眼的,我都差點信了!城中起了幾場騷亂,一群貴人收拾了細軟哭爹喊娘要出城躲避戰禍,亂糟糟的,還有人讓私兵衝擊城門。內城守軍派人來求援,海都阿陵就在眼皮子底下,我們哪敢擅離職守啊?」

  聽到這裡,畢娑心裡咯噔一下:「城中起了騷亂?」

  散布謠言的人肯定是北戎細作,他們事先混入聖城,製造騷亂,想從內部打開城門,引海都阿陵入城。假如他們的計謀得逞,葛魯這些守將肯定會派兵回城幫忙,海都阿陵就能長驅直入了!

  那人笑了笑,道:「不是什麼大事,聽說寺中僧兵出面,騷亂很快平息了。」

  畢娑心有餘悸,還好留守王寺的巴米爾經驗豐富,處理這種狀況駕輕就熟,沒有釀成大禍。

  大軍很快返回聖城,嗚嗚的號角聲響起,百姓聞風而動,簞食壺漿,爭相出城迎接大軍,少女捧著晶瑩的美酒上前,唱起歌謠,拋灑鮮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