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聞言,蹙眉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所有理由聽起來都很合理,但是她直覺最後一個才是真正的原因,蘇丹古知道她盼著早日和李仲虔團聚,為她安排好了一切。

  「攝政王怎麼不親口和我說?」

  畢娑垂下眼眸,「攝政王太忙了。」

  因為親口告訴你,就是親自送你走,他怕自己動搖,被你看出端倪。唯有倉促的離別,才能沖淡所有不舍。

  瑤英巴不得能早日和李仲虔見面,西軍那邊她也確實需要和楊遷幾人見面商談,但是欣喜過後,她心裡還是有淡淡的悵惘。

  她拿出一封信,遞給畢娑:「這是我給攝政王寫的信,煩請將軍代我轉呈給攝政王。」

  畢娑接過信,點點頭,和瑤英商量了一些細節,目送她出去,拿起那封信,神色掙扎,遲疑了一會兒,隨手將信塞進書案上堆疊的卷冊里。

  ……

  翌日,瑤英啟程,隨作為後軍的隊伍撤往沙城。

  李玄貞暫時和他們同行,等他傷勢好轉,可以南下,繞一段路後,走更為便捷的中道回西域,再從焉耆、五烽至瓜州,那樣比直接走北道更安全。

  一路上,瑤英繼續讓親兵一天給李仲虔送四次信,以確保信件不會被全部攔截。

  楊念鄉幾人的傷勢漸漸好了些,開始幫她處理西軍事務。

  一天,楊念鄉和瑤英抱怨,說只要是涉及西域各州的事,傳信的親兵就要求必須有她和李玄貞的戳印,少了誰的都不行。

  瑤英起初沒多想,這日又聽到屬下念叨說王庭的要求嚴格到了嚴苛的地步,只要不符合要求的文書全都被打回,心裡納悶,問後軍的將軍:「每一道文書都要求戳印是誰下達的命令?」

  將軍答道:「阿史那將軍就結盟的事請示過王,手令是從聖城方向送過來的,上面有王的花押,是王的命令,所以末將等不敢怠慢。」

  瑤英怔住。

  是曇摩羅伽下的令,那其中必有深意。

  她叫來楊念鄉,讓他找出所有王庭官員通過和打回來的文書,一張張翻看。

  楊念鄉緊張地問:「公主,是不是我們出了什麼差錯?」

  瑤英搖搖頭,問:「這些文書存檔嗎?」

  楊念鄉點頭:「王庭會存檔,他們以皮紙絹帛記錄文書,存放在書館裡,這裡氣候乾燥,據說留檔的文書可以保存很久。」

  瑤英心裡有了一個猜想。

  曇摩羅伽在幫她。

  她是魏國的文昭公主,和李仲虔團聚後,他們要回中原,那時即使西軍順利收復失地,讓李德忌諱,她也要防著李德指派大臣接管西軍。

  所以她提出西軍、魏國和王庭結盟,楊遷、河西世家頭一個贊成,他們更信任受王庭佛子庇護的她,不希望其他人接管西軍。其他小部落也要求她擔任西軍首領,因為魏國還不能派出大軍,而近在眼前的王庭可以出兵庇護他們,她受佛子庇護,在他們看來,她可以輕而易舉從王庭借兵。

  瑤英這麼做,既是安撫楊遷,拉攏更多搖擺不定的世家和部落,讓徵兵之事更順利,也有自己的私心。

  這事她沒和曇摩羅伽提起,沒想到他早想到了這一點,要求官員每一份文書上必須有西軍的戳印,就是在幫她樹立威望,確定她西軍首領的身份,那麼以後李德沒有任何藉口質疑她的地位。

  曇摩羅伽連她回中原可能會遇到的難題都想到了。

  他為什麼對她這麼好?

  瑤英坐著出神,楊念鄉問:「公主,文書都沒問題吧?」

  「沒有問題。」瑤英疊起紙張,「照王庭的要求來。」

  ……

  畢娑送走瑤英後,帶著剩下幾路大軍趕路,半個月後,終於追上曇摩羅伽。

  斥候不斷送回情報,可以確認瓦罕可汗的主力正在抓緊時間搶占有利地形,為大戰做準備。曇摩羅伽命大軍分批進入撒姆谷,背對著峽谷紮營。

  「不用再掩藏行蹤。」

  這道命令傳達下去,王庭軍隊不再顧忌,北戎斥候很快發現王庭前鋒的蹤跡,登時嚇得魂飛魄散,飛快回營通報。

  此時,畢娑和曇摩羅伽一行人早已藉助繩索悄悄攀爬上山嶺,眺望遠處的北戎大營。從營盤上空飄揚的旗幟分辨不出是不是瓦罕可汗的大帳所在,從規模來看,大約有一萬人。

  畢娑道:「瓦罕可汗很快就會派出一個兒子來試探我們的實力,第一場仗怎麼打?為鼓舞士氣,先打個大勝仗?我願出戰!」

  曇摩羅伽搖頭:「不,第一場仗,必須輸。」

  畢娑一愣。

  曇摩羅伽叫來莫毗多:「你明天率三千先鋒軍出戰。」

  莫毗多抱拳響亮地答應一聲,兩眼放光,躍躍欲試。

  畢娑看著興高采烈的莫毗多離開,神情怔忪。

  曇摩羅伽瞥他一眼。

  「你以為我有私心?」

  畢娑忙低頭。

  曇摩羅伽迎著雪峰間傾灑而下的晨曦,負手而立,衣袍獵獵。

  「我對文昭公主有貪慾。」

  他輕聲道。

  畢娑心口猛地一跳。

  曇摩羅伽一臉坦然,問:「畢娑,世俗女子追求情愛,想要得到什麼?」

  畢娑從震驚中回過神,閉了閉眼睛,回答說:「自然是想要和心愛的情郎雙宿雙棲,想要夫妻和美,永結同心,男歡女愛,大抵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