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玄貞迎著瑤英冷淡懷疑的視線,艱難地張了張嘴,卻無法發出聲音。

  她看李仲虔的眼神盛滿驚喜,嬌柔,孺慕,信賴,親近,歡喜濃烈得幾乎快要溢出來。

  看他的眼神,只有冷淡。

  差別居然如此之大。

  大到有那麼一刻,李玄貞胸腔里充溢著嫉妒、不甘和一些他自己也分不清的東西,真希望李仲虔從不存在於這個世上。

  瑤英手上用力,匕首緊抵他的咽喉:「李玄貞,你對我阿兄做什麼了?你怎麼拿了他的金錘!」

  李玄貞望著她的眼睛,「他還活著……」

  他猛地咳嗽起來,唇邊溢出血絲,身上直顫,瞳孔放大。

  親兵臉色一白,掏出一瓶強心保命丹藥,塞進李玄貞嘴裡:「公主,他身上好幾處大傷口,都能看到骨頭了,這是虛脫、快不行了!得趕快給他止血,送他回營地!」

  瑤英蹙眉,收回匕首,站起身,示意親兵繼續為李玄貞包紮傷口。

  李玄貞命大,每次都能絕境逢生,沒那麼容易死。

  親兵都圍了過來,認出李玄貞,瞠目結舌,不敢相信地擦了擦眼睛,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太子殿下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瑤英把匕首塞回腰間,「他肯定是來找朱綠芸的。」

  遇到朱綠芸的時候她就猜到李玄貞會為了朱綠芸離開中原,他被北戎兵追殺,說不定就是因為和朱綠芸會面時暴露了身份。

  親兵面面相覷,問:「公主,救還是不救?」

  瑤英點點頭,淡淡地道:「救。」

  留著李玄貞有用,收復河西之地,必須和他結盟,而且他拿著李仲虔的雙錘,說不定知道李仲虔在哪裡。

  等弄清楚他是怎麼得到李仲虔的雙錘,再和他算帳。

  瑤英整理思路,徹底冷靜下來,臉上難掩失落。

  她真的以為夢中的場景再現,騎馬朝她奔過來的人是李仲虔,怕他受傷,情急之下沒看清他的臉就迎了上去。

  李玄貞又不是沒聽到她叫了什麼,為什麼不出聲?

  他要是出聲了,她馬上就能聽出來。

  旁邊扛旗的親兵撓了撓腦袋,「太子殿下剛才怎麼那麼關心公主?還抱著公主不放手?」

  亂箭到處飛竄時,李玄貞緊緊抱著瑤英躲避流矢,他們都看在眼裡。

  另一個親兵哼了一聲,道:「肯定是逃命的時候看到熟人,太激動了,想求公主救他,怕公主不搭理他,就緊抱著公主不放!」

  眾人深以為然,齊齊點頭。

  討厭歸討厭,他們還是盡全力救治李玄貞,牽來一匹馬,把人抬了上去,撤退到遠離戰場的地方。

  ……

  另一頭,莫毗多結束戰鬥,留下一部分人打掃痕跡,帶著救下的漢人後撤。

  幾個漢人從絕境中脫身,整理了一下儀表,綁好散亂的長髮,爬上山丘。

  兩個受傷最重的人忽然脫力,倒在了沙地上,其他人扶起他,一行人就這麼沉默著,一步一步朝瑤英走來。

  瑤英等在山丘旁,迎上前,目光掃過這幾個身負重傷、身穿北戎騎兵服飾的漢人,忽然覺得他們有些眼熟。

  蒼涼的暮色下,幾個漢人形容狼狽,渾身浴血,目光堅毅,相互攙扶著走到她面前,鄭重地朝她行禮。

  「不到涼州,絕不回頭。公主殿下,幸不辱命!」

  他們抬起臉,含笑望著她,目光熱切,天真明朗。

  記憶里的場景浮現在眼前,瑤英望著眼前滿身是血的青年,心頭湧起一陣激動,心臟怦怦狂跳,嘴巴張了張,眼眶濕潤。

  李玄貞帶來的情緒波動霎時煙消雲散。

  瑤英翻身下了馬背,朝漢人們走去,俯身揖禮,一揖到底。

  她曾為眼前的青年們送行,對他們說:他日,你我定有重聚之日!

  今天,他們在沙丘重聚,那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郎死的死,傷的傷,埋骨他鄉,默默無聞,活著的只剩下這幾個人了。

  他們含笑看著她,一如離開時的模樣。

  少年強,家國盛。

  漢人中的一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黃絹包裹的冊書,捧在手中,朝瑤英單膝跪下:「公主,我等奉命穿過重重封鎖,抵達涼州,找到魏朝守將,在鄭景和杜思南的幫助下呈交萬言書和國主的信件,魏朝皇帝回信了。」

  其他人跟著單膝跪下,右手抱拳置於胸前,眼中迸射出火星般炙熱的。

  瑤英定定神,壓下心頭的震動,接過信。

  李德已經統一北方,完全控制西蜀,正是需要安撫人心、穩固政權的時候,曾經隸屬中原王朝的西域諸州請求朝廷出兵,漢家遺民哭求王師收復故土,他當即將萬言書張貼於榜,寫了一封慷慨激昂地回信,字字泣血,句句振奮人心。

  但是他沒有保證會馬上出兵收復河西。

  青年們臉上閃過一抹羞愧之色。

  「公主,鄭景告訴我們,朝廷沒有忘了我們,可是他們現在沒辦法出兵……」

  他們急著趕回高昌報信,不敢在中原久留,雖然中原的官員個個都表現得十分熱情,和他們同仇敵愾,恨不能立馬收復故土,但是說起何時發兵,官員們就支支吾吾,故作拖拉,他們看得出來,魏朝現在沒有那麼多兵力。

  失望是難免的,但是他們可以等,等魏朝統一南北,就能派兵收復故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