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來了興趣,「什麼寶物?我看看。」

  她覺得送幾本經書就夠了,沒想過另外給曇摩羅伽送禮物的事,他看起來不像是喜歡過生辰的人。她問過緣覺和般若,他們說每年確實有很多信眾從西面八方趕來為他賀壽,可是他反應冷淡,不會出席那天的法會。

  不過老齊他們不這樣麼想,他們堅持認為她應該尋一樣舉世罕見的寶物,這樣才能把其他公主的禮物比下去。

  親兵轉身出去,不一會兒捧著寶匣進屋,揭開蓋子。

  頓時,一室金光閃爍,寶氣浮動。

  親兵一臉期待。

  瑤英看清寶匣里的珍寶,嘴角抽了抽。

  「老齊花多少銀幣買的?」

  親兵報出一個數字。

  瑤英一陣肉痛:她賣出這隻銅像的時候,只多要了幾十個銀幣!老齊買回來,居然就貴了十倍!

  第110章 長公主

  親兵不知道銅像是瑤英賣出去的,讚嘆道:「難怪那些波斯商人說得天花亂墜的,這尊佛像果然精美,仆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樣式。」

  瑤英合上寶匣,問:「現在城裡的部落酋長和公主都在搜羅珍寶?」

  親兵點點頭,道:「咱們綢緞鋪子的綢緞也漲價了,就這樣,他們還是搶著要呢!」

  他偷偷看一眼瑤英,剩下的話沒敢說出口,鋪子的綢緞之所以價格水漲船高,原因是城中風傳瑤英穿著從中原帶來的衣料裁的衣裳為佛子獻舞。

  瑤英看著寶匣,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道:「把銅佛送回老齊那裡,告訴他,把這佛像交給那幾個波斯人,讓他們賣出去,價高者得。」

  既然波斯商人都說這銅佛難得,不如趁著現在城中王公貴族、酋長公主都想要銅佛的時候高價賣出去。

  親兵一臉惋惜,恭敬應是,又問:「那公主送什麼為佛子賀壽呢?」

  瑤英擺擺手,道:「你們別操心這個了。」

  親兵欲言又止。

  瑤英瞥他一眼,眉頭輕蹙,問:「你們在擔心什麼?」

  親兵遲疑了一下,囁嚅著道:「老齊他們怕其他公主的禮物更好……」

  瑤英哭笑不得,「爭這個做什麼?」

  又不是送壽禮大賽。

  「你們別管這個了,去薩末鞬、羯霜娜國、北天竺、吐蕃的商隊快回來了,你們注意接應。」

  親兵撓撓頭皮,訕訕地退下。

  ……

  王寺。

  畢娑隨緣覺趕到禪室,穿過長廊的時候,迎面一個頭戴錦帽、身穿半袖豹皮錦花袍、足踏長靴的年輕男子大踏步走了過來。

  錯身而過的時候,畢娑發現對方的個頭竟然和自己一般高,漫不經心地掃了他一眼。

  男子十七八歲的年紀,劍眉入鬢,鼻樑挺拔,輪廓硬朗,臂膀結實粗厚,錦花袍緊緊地繃在身上,臉頰邊有一道狹長猙獰的刀痕,這一點都不損他的俊朗,正好讓年輕的他少了稚氣,多了幾分成熟男子的沉穩,整個人英氣勃發,頎長矯健,一望而知是個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部落勇士。

  他人雖年輕,卻絲毫不畏懼畢娑的氣勢,一雙褐色眼睛直直地和畢娑對視,似一把凌空斬下的銀劍,鋒芒畢露。

  兩人一言不發,朝對方頷首致意。

  等男子走遠,畢娑問:「他是誰?」

  緣覺小聲答道:「將軍,這位是莫毗多小王子。」

  畢娑恍然大悟,「原來是他。」

  幾萬世家私兵人馬駐兵在聖城外的那晚,一支萬人部落騎兵從天而降,和混入四軍的王庭中軍裡應外合,衝散四軍戰陣,驅趕意志崩潰的殘兵,勢如破竹。

  其中為首的青年衝鋒勇猛,勢如電擊雷震,指揮部族作戰的氣勢儼然像個沙場大將,等他結束戰鬥,帶領部族在城下向曇摩羅伽行禮,摘下頭盔之時,眾人才發現他竟是個少年人模樣,大為詫異。

  一夜之間,莫毗多的名聲傳遍王庭。

  莫毗多所在的遊牧部族名為烏吉里,曾為波斯王朝放羊牧馬,後來波斯滅亡,烏吉里部流亡至蔥嶺一帶,經常劫殺過路商隊。

  王庭富庶,商道上的遊牧部族屢次劫掠王庭商隊,攝政王蘇丹古帶兵肅清商道,軍隊差點打到哈扎爾海之東的撒馬爾干城下,三個月內,二十八個部族被王庭軍隊圍追堵截,無路可逃,不得不舉族投降,其中就包括烏吉里部。此後,商道暢通無阻,王庭商隊再不必擔心被沿途的小國、部落劫掠。

  烏吉里部歸附後,原以為會被奴役殘殺,沒想到曇摩羅伽只懲治了劫匪,沒有降罪於平民,為其他人找了一塊領地,允許他們放牧務農,族中老少男女感激涕零,烏吉里部從此改了信仰,信奉佛教。

  數日前,接到蒼鷹的傳信後,老酋長立刻連夜帶兵趕往聖城,期間和其他部落匯合,莫毗多隨父親出征,主動要求當前鋒,老酋長欣然應允。

  這兩日論功行賞,老酋長向曇摩羅伽提出一個請求,希望他的兒子莫毗多可以留在聖城,讓他長長見識,聆聽佛子教誨。

  曇摩羅伽答應了。

  畢娑心道,莫毗多留在聖城,多半是想成為曇摩羅伽的近衛,以便將來順利繼承烏吉里部。

  這些年,所有歸附部落幾乎都改信佛教,繼任酋長若能得到曇摩羅伽的承認,不管出身如何,都會被部族接受,地位穩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