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莫遮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您要收回兵權,才能專心應對北戎。」

  他搖頭失笑。

  唯有同心協力才能對抗外敵,這個道理,難道他不懂嗎?

  他懂,其他世家也懂。

  但是誰都做不到,因為誰都不願做那個放棄家族利益的犧牲者。

  「王,您志向遠大,為王庭的長治久安圖謀,可您低估了人心!您打破了平衡,世家貴族暫時臣服,但他們還會死灰復燃。」

  「歷來的英雄,哪個有好下場?」

  康莫遮盤腿而坐,看著曇摩羅伽,仿佛君臣對談。

  「王記不記得賽桑耳將軍?還有摩訶將軍?他們對王庭忠心耿耿,嘔心瀝血,一生為公,到頭來,一個滿門被屠,自己也死於亂匪之手,一個被君主厭棄,五馬分屍,族人淪為奴隸,可笑的是,那些被他們提拔的平民很快成為新貴,為了融入世家不擇手段,和世家一起踐踏奴役平民百姓,他們的嘴臉,和世家有什麼不同?」

  康莫遮哈哈大笑。

  「王,您是佛子,是一國之君,您離不開世家,世家就如離上草,一枯一榮,生生不息。您今日打壓我們,掌控朝局,可地方上的治理還是要靠世家,世家根深葉茂,從王庭建國的那一天起就成了王庭的血脈骨肉,沒有世家來維繫地方,王庭就是一盤散沙,不到幾年,世家會再度興起,您終將向世家妥協。」

  康莫遮渾濁的雙眼閃過幾點亮光,長長地嘆息一聲。

  「摩訶將軍想要改革軍制,他動了世家的利益,觸犯王庭的根本,落到那樣的下場,是他咎由自取。」

  「賽桑耳將軍執意追查世家侵占莊園之事,陷得太深,無法脫身。」

  「他們太天真了。」

  康莫遮抬起頭,看著曇摩羅伽,唇角一抹諷笑。

  「王,百姓愚昧,溫順,只要手拿棍棒,他們就會乖乖順從,仁厚不能換來他們的忠心,他們太善變,太愚蠢,今天他們將你奉若神明,明天他們就會因為你的一點過錯唾棄你,憎恨你,您很快會發現,背叛您的,就是您保護的這群百姓!」

  「曇摩家世代為王,您只需要平衡世家,就能永遠享受榮華富貴。」

  「貿然打破規矩,被損害利益的家族不會永遠順服,即使知道改變不了什麼,他們也會張牙舞爪,等著復仇。」

  「王,您是佛子,怎麼會不懂這樣的道理?看不透其中的利害?」

  案前,燭火晃動。

  曇摩羅伽垂眸,面色平靜,淡淡地道,「王庭已經病入膏肓,亂世流離,一味放任下去,王庭終將覆滅於戰火。」

  這樣的事總得有人來做,若人人都畏手畏腳,誰來平定亂世?

  康莫遮凝視著他,沉默了半晌,手指顫動。

  「所以,您明知後果,也要力挽狂瀾嗎?哪怕代價是像賽桑耳將軍那樣身死名滅?」

  曇摩羅伽書寫的動作平穩從容,道:「人固有一死,若為社稷死,為蒼生百姓死,死得其所。」

  燭火籠在他臉上,映出他線條分明的側臉。

  康莫遮想起那年,世家棄城而逃,十三歲的曇摩羅伽召集中軍守衛王庭,掩護百姓出逃,黃沙漫漫,少年一騎獨行,迎著數倍於他的敵軍,慷慨向前,義無反顧。

  憑己之力,以度眾生,護衛王庭,平定亂世。

  康莫遮久久無言,伏地叩首。

  「臣認罪。」

  康家不會就此沉淪,世家經營多年,就算徹底失勢,只要兩代就會重新崛起。

  他認罪,交出兵權,曇摩羅伽不會趕盡殺絕。

  ……

  除了薛延那之外,其他三家都交出了兵權,並且指認薛延那暗殺蘇丹古。

  一場驚天風波一夜平息,城中百姓一面心有餘悸,一面議論紛紛,滿城風雨。

  瑤英醒來的時候,正好是城外嘯營之時。

  她攏緊衣袍站起身,看到長案上堆疊的經卷,意識到自己還在曇摩羅伽的禪室,呆了一呆。

  如雷的沉悶聲響傳入王寺,大地震動,火光照亮了半邊天際,城外沸反盈天。

  瑤英走出禪室,臉色蒼白。

  巴米爾以為她害怕,小聲安撫她:「公主不必緊張,王寺已經加強守衛,不會再有歹人闖進來。」

  瑤英搖搖頭,裹緊披風,登上高塔,眺望城外的方向。

  大火燃燒了一整夜。

  瑤英在塔上守了一夜,直至天明。

  天亮時分,緣覺匆匆趕回王寺:「這些天讓公主受驚了,現在中軍已經平定叛亂,公主不必憂心。」

  瑤英問他:「死傷多嗎?」

  緣覺一笑,道:「只是放幾把火嚇得他們嘯營而已,四軍里有我們的人,看到信號,他們會故意引發騷亂。天黑的時候,已經有人潛入軍營,割斷他們的弓箭,割掉他們的馬鐙,在他們的武器里灌滿泥漿,讓他們沒法對敵……還有,前幾天,王吩咐阿史那將軍偷偷帶著人在城外大道上挖出了一個個大洞,冬天幾層積雪不化,一眼看去到處白茫茫一片,只有熟悉聖城的近衛軍知道哪一塊積雪下是峽谷坑洞,那一塊是厚實的土壤。」

  他忍了很多天,終於可以暢所欲言,興奮難耐,滔滔不絕。

  「嘯營的時候,近衛故意帶著那些什麼都看不清的人往那些大洞跑,所有人掉進雪窟窿里,爬都爬不出來,誰還顧得上其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