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意間,救下走投無路的文昭公主。

  文昭公主帶來的藥材讓彌留之際的他得以再一次熬過功法反噬的折磨。

  因果相隨,緣生緣滅。

  曇摩羅伽給予公主庇護,看著她入住佛寺,每天一邊懵懵懂懂、裝模作樣地背誦經文,一邊為回到中原奔走操勞,流離之際,還不忘對流亡的同族伸出援手,為他們謀求立身之所。

  他們沒怎麼相處過,也沒有怎麼交談。

  佛寺的僧人對他心懷不滿,他無意和僧人們爭辯,他早已做出選擇,願意為此承擔一切果報,並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名聲榮華,俱是過眼雲煙。

  可是公主卻執著地為他辯解,道出他的所思所想,她對他的理解、尊重和敬仰發自內心,一片赤誠。

  隔著一道花牆聽完公主的那番話後,曇摩羅伽心道:興許文昭公主可以成為他的同門。

  他想起蒙達提婆曾經說過的話,文昭公主頗有慧根。

  曇摩羅伽給公主挑了些合適的經書,讓寺主帶領她做早課,要求她和其他小沙彌一道聆聽宣講。

  公主學得很認真,背起經文來流利順暢。

  大半個夏天,晨光熹微的清晨,曇摩羅伽坐在幽暗的佛殿裡,拈筆翻譯梵語經書,聽外面長廊的瑤英站在沙彌跟前一字一句背誦功課,嗓音清脆,語調輕快,好似珠落玉盤,心中瞭然:公主有慧根,然而公主心智通透,終究不會成為沙門中人。

  他聽得出來。

  那一刻,曇摩羅伽心中掠過一絲淡淡的失望。

  不一會兒,窗外有少女清亮柔和的笑聲傳來,似朝露滴落菩提,澄淨明澈,能洗一切垢染,令眾清涼。

  曇摩羅伽手中的筆停了一停,心底那絲惆悵轉瞬而逝。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

  雪峰之間,風聲怒吼。

  燃燒的篝火被風雪撲滅了。

  曇摩羅伽回過神,試著運功。

  微弱的光亮沉入天際,無邊的黑暗朝他壓了下來,他雙目變盲,神魂在冰冷的黑暗中不斷下沉,飄飄蕩蕩。

  周身一片冷寂,陰風陣陣,鬼影幢幢,黑煙瀰漫。

  他繼續往下墜落,雙眼緊閉,卻能看到一片陰森恐怖的地域景象。

  巨大的鐵城層層疊疊,橫亘千里,遮天蔽日,無數生靈被困其中,備受煎熬。

  鐵蛇銅狗噴吐火舌,被鬼卒驅趕的人們在烈火中慘叫哀嚎。

  夜叉惡鬼滿嘴獠牙,鋒銳如利劍,撕咬人們的血肉,又有兇猛的鐵鷹振翅盤旋,忽然俯衝而下,啄食眾人的眼睛。

  骨碎肉爛,污血成雨,人們無處可躲,哀鳴嚎啕聲匯成巨浪,震動天地。

  無間地獄,萬死萬生。

  曇摩羅伽曾親眼見過這樣的場景。

  狼煙四起,烽火連天,白骨露於荒漠,老弱慘死刀下,戰敗的人被奴役,戰勝的城邦轉眼被另一個強大的部落屠殺,兵戈搶攘,生靈塗炭。

  蒼生黎庶,常為諸苦所侵。

  曇摩羅伽降生之前,曇摩一族被幽禁在王宮之中,那時王庭已經開始流傳他是拯救百姓的救星,大權在握的世家深感恐懼,等他出生,立刻將他奪走,囚禁於佛寺。

  他從小遠離朝臣百姓,在一層層監視中長大,依然表現出不凡的聰穎靈慧,教授他佛法的師尊大喜過望,屢屢對身邊人說:「佛子果然卓越非凡,他將平定亂世,為王庭百姓帶來太平安寧。」

  佛法可以教化人心,卻不能阻止兇惡之徒殘殺無辜民眾,無法阻擋氣勢恢宏、野蠻兇狠的北戎騎兵。

  想要平定亂世,讓王庭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就不得不提起屠刀,鑄下殺孽。

  以修羅無情手段,方能守護一方安寧。

  他犯了殺戒,將永墜無間地獄,和在烈火刀山中慘嚎的眾鬼一樣,忍受煎熬。

  曇摩羅伽雙手合十,腦海中的幻象慢慢淡去,眉間的戾氣煙消雲散。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是他選擇的路。

  曇摩羅伽睜開雙眼,碧色眸子波光瀲灩,似盈滿澄澈星輝,身體一陣顫抖,嘔出一大口污血。

  夜色深沉,寒風咆哮怒吼。

  他倒在熄滅的篝火旁,望著染紅的雪地,慢慢閉上眼睛。

  浩蕩的風聲中傳來一聲突兀的嘶鳴。

  過了一會兒,又是一聲高昂的馬嘶聲。

  有殺手找過來了?

  曇摩羅伽猛地清醒過來,掙扎著爬起來,戴上面具,站起身,循聲望去。

  黯淡的雪光中,一匹健馬在崎嶇陡峭的山道間爬行,馬背上一道身影低伏,一身厚厚的氅衣,身形玲瓏,不像是殺手。

  霎時,風聲停歇,夜風吹散低垂的層雲,幾道清淡月光傾瀉而下,籠在那道身影身上。

  健馬不肯往前走了,馬背上的人翻身下馬,跌跌撞撞地蹣跚前行。

  曇摩羅伽眉眼低垂,俯視著那道身影靠近。

  那人摔了好跤,一聲不吭地繼續攀爬,足足一盞茶的工夫後,長靴踩在雪地的嘎吱嘎吱響聲由遠及近,少女終於爬上雪堆,高興地拍拍身上的雪泥,抬起臉,快步走向曇摩羅伽。

  黯淡的月光和折射的雪光映照出一張年輕嬌艷的面孔。

  「蘇將軍!」

  她看到曇摩羅伽,笑著朝他招手,衣袂翻飛,眸光澄燦,恍如神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