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瑤英看著尉遲達摩的眼睛:「上一代國主不知道中原是否一統時,尚且冒險派人向中原請求援兵,東歸之志何等堅定,那時朝廷無暇西顧,如今中原一統,魏朝兵強馬壯,國主身為尉遲家之後,難道會拒絕和魏朝結盟?」

  聽她念出信,楊遷神情激動,虎目含淚,父親為他起這個名字,就是要他時刻謹記他們是被迫遷至高昌的,他當繼承祖父、父親的遺志,誓死歸國!

  他看向尉遲達摩,一字字道:「達摩,你還在等什麼?我們這些年費盡心思聯繫中原,不就是為了請求朝廷發兵嗎!」

  尉遲達摩雙手搭在憑几上,紅髮披散,姿態閒適,像喝醉了似的,褐色雙眸浮起朦朧之色,漫不經心地道:「我什麼都沒答應。」

  楊遷額前青筋暴跳:「你——」

  瑤英笑了笑,拉住快要暴跳而起的楊遷,和尉遲達摩對視。

  尉遲達摩很謹慎,這幾年他默許楊遷聯絡各地義士,自己卻從沒露過面,假如楊遷事發,他可以撇清干係,把楊遷推出去當替罪羊。

  他這個人,既不得罪瓦罕可汗,也不得罪海都阿陵,更不會得罪曇摩羅伽和她,他和每個人都保持著微妙的合作關係,哪方勢力強大,他就偏向哪方,任你搓圓捏扁,他始終能找到求存之法。

  所以,可以和他合作,但不能完全信任他。

  瑤英含笑說:「我明白,尉遲國主什麼都沒答應,我今天也沒見過尉遲國主。」

  尉遲達摩眸中精光一閃。

  兩人四目相接,都領會了對方的意思。

  「我聽說公主招募義軍,僱傭商隊,贖買被販賣為奴的河西人……」尉遲達摩道,「若有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公主可以給楊四帶句口信。」

  這是讓她有事找楊遷。

  瑤英點頭。

  楊遷挺起胸脯,道:「我一定會照顧好公主!」

  尉遲達摩臉色緩和了幾分。

  幾人商量了一些怎麼秘密訓練義軍、傳遞消息的事,氈帳外樂聲陣陣,歌舞喧囂。

  不知道過了多久,帳外響起幾聲唿哨。

  楊遷眼神示意瑤英該走了。

  瑤英起身告辭,像是忽然想起什麼,低頭從袖中拿出一枚圓潤小巧的瑟瑟,遞給尉遲達摩。

  尉遲達摩接過寶石,臉色驟變,猛地抬起頭,眼睛瞪大,雙手輕顫。

  瑤英輕聲道:「前不久,我的親兵途經大海道,發現幾個北戎人在追殺一對姐弟,出手救了他們,這枚瑟瑟是小娘子的飾物。」

  尉遲達摩雙拳握緊,渾身發抖。

  「請國主放心,他們會被送去王庭,得到最妥善的照顧,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身份。依娜夫人那邊,可能以為他們已經死在大海道了。」

  瑤英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公主。」

  身後傳來尉遲達摩的聲音。

  「公主為什麼現在才告訴我這件事?」

  瑤英回頭。

  尉遲達摩雙眼微眯,在黯淡的光線中仔細觀察她臉上的神情。

  這枚瑟瑟是他女兒的,他不會認錯。

  依娜想殺了他的兒子和女兒,文昭公主救了他們,又或者文昭公主為了勸說他答應結盟,直接派人攔住依娜的人,救下姐弟,陷害依娜……不論真相如何,他寧願自己的孩子被送去佛子的王庭。

  孩子被送走時,他還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他們了。

  文昭公主救下姐弟倆,為什麼不早些說出他們的下落?

  瑤英笑了笑,「國主風採過人,剛才乍一下看到國主,一時沒想起來。」

  她派人救下尉遲達摩的孩子,確實打算以此來打動達摩,讓他可以少些顧慮,不過如果一開口就提起姐弟倆,更像要挾,所以她沒提。

  不管尉遲達摩答不答應,孩子已經救下了,她不會把人送回依娜夫人手裡,什麼時候說都是一樣的。

  尉遲達摩、楊遷不忘故國,值得欽佩,她願意拿出自己的誠意。

  瑤英轉身走了出去。

  尉遲達摩凝望著她的背影,出了一會兒神。

  就如楊遷所說,他盼望早日和中原恢復聯繫,擺脫任人欺凌踐踏的處境,文昭公主從中原而來,又得到佛子的眷顧,不必她開口,他會主動向她示好。不過他不想暴露自己的心思,又怕文昭公主是個只會哭哭啼啼的嬌弱女子,想等見過她之後再做決定。

  現在,他心頭陡然浮起一道強烈的直覺,這次冒險,他能得到遠超他期望的回報。

  ……

  瑤英從氈帳中走出,楊遷跟在她身邊。

  兩人一邊走一邊小聲說話,瑤英道:「明天我讓老齊送些東西到四郎府上,四郎拿去招募更多義軍。」

  楊遷點頭應是,他不擅長經營料理庶務,這幾年變賣田地莊園供養義軍,有些入不敷出,公主伸出援手,正好可以解他燃眉之急。

  廊道黑魆魆的,廳堂搖曳的燭火在地上籠了一層柔和的薄光。

  幾個戴面具的胡女提著裙角,從廊道走過,嘰嘰喳喳討論著什麼。

  瑤英恍惚間聽到自己的封號,呆了一呆,側耳細聽。

  「今天張家女郎那身十二色的間色裙真漂亮,是哪裡的料子?」

  「還不是王庭商人帶來的料子!聽說文昭公主就是穿著一條十二色的裙子給佛子獻舞,舞動的時候裙子散開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