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驚魂未定,跪地叩首,山呼萬歲。有人喜極而泣,嚎啕大哭。

  李德面色陰沉如水,多少大風大浪都走過來了,居然差點陰溝裡翻船。

  他沒料到李仲虔傷成這樣了還有膽子當眾動手。

  一場風波發生在瞬息之間,又結束在瞬息之間,殿外的低階官員還沒反應過來,有些大臣剛撤出大殿,來不及打聽,風波就結束了。

  幾名太醫奉命重新為李仲虔診脈,小聲討論幾句,稟報李德:李仲虔的武藝確實廢了。

  他剛才那番作態,不全是做戲。

  宰相們沉默不語。

  這幾年刺殺李德的人不少,還沒有人能真的傷了李德。武功盡廢的李仲虔居然敢刺殺李德,用這種孤注一擲的方式!

  他明知註定會失敗,仍然冒死一試,那一下突然爆發出來的氣勢,不是他之前故意收斂,而是他頃刻間爆發了全部潛力,他在搏命!

  畢竟文昭公主是他的胞妹啊!

  鄭宰相長嘆一聲,眼神示意金吾衛趕緊帶走李仲虔。

  其他大臣責備的目光落到他身上:衛國公膽敢弒君,他還要包庇衛國公嗎?

  鄭宰相看向眾人,無聲地吐出兩個人的名字。

  謝無量,李瑤英。

  為謝家,為文昭公主,留下李仲虔的性命吧。

  眾人沉默,挪開眼神,默許了他的小動作。

  他們的目光落到太子李玄貞身上。

  李玄貞站在一旁,從頭到尾一臉事不關己的表情,似乎一點都不在意李德的生死。

  眾人默默嘆息,各自思量。

  ……

  李德沒有當場處置李仲虔。

  李仲虔被金吾衛帶走,投進廷獄中。

  兩天後,鄭景過來看他:「朝中很多大臣為你求情。」

  謝家滿門英烈,文昭公主香消玉殞,李仲虔為大魏南征北戰,武功盡廢,大臣勸李德網開一面,說他因為胞妹的死才會一時失控,情有可原。

  東宮這回罕見的安靜,沒有趁機落井下石。

  鄭景打發走獄卒,問出心中疑問:「二郎,你當時真的想刺殺聖上嗎?」

  他連金錘都舉不起來了,入宮赴宴前經過盤查,身上沒有武器,怎麼敢做出那樣的舉動?弓箭手萬箭齊發的話,他轉瞬就成了篩子!而且李德身負武藝,只要一抽身就能甩開他。

  李仲虔躺在乾草堆上,臉上沒什麼表情:「如果成功,那就同歸於盡。」

  語氣平淡,絲毫不在意他的成功會帶來的驚天巨變。

  鄭景倒吸一口涼氣,李仲虔真的想弒父!

  他沉默了半晌,道:「可是你失敗了。」

  李仲虔冷笑:「三郎,你以為我真的韜光養晦,他們就會放過我?」

  鄭景眼神閃爍。

  最是無情帝王家。

  文昭公主死了,李德知道李仲虔不可能放下仇恨,不管他蟄伏還是像前晚那樣發瘋,李德都不會留下他這個隱患。君王多疑,李德會不計代價地為李玄貞掃清一切障礙,以避免李玄貞登基的時候時局動盪。

  李仲虔很清楚李德的心狠手辣,李德也深知他的性子,假如他真的韜光養晦,李德不僅不會對他放下戒心,反而會對他更加警惕,立刻下手除掉他。

  李玄貞到底是個守諾之人,沒有急著加害他,李德卻不放心他,急著召他回京,想試探他。

  所以他不如一搏。

  反正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賠上性命而已。

  他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不能失去了。

  鄭景幽幽地嘆口氣:「你已經嘗試過了,以後不要再動這樣的念頭,陛下敢放你回京,就不怕你再刺殺他。文昭公主的祠堂才剛剛建起來不久,陛下這次暫時不敢取你的性命……二郎,你以後打算怎麼辦?」

  這一次冒險,李德反而會對李仲虔放下心,一個心浮氣躁的皇子總比一個心機深沉的好對付,不過他也不能掉以輕心。

  李仲虔望著牢室頂部潮濕的磚牆:「三郎,為我準備乾糧車馬。」

  鄭景怔住:「你要去哪兒?」

  李仲虔平靜地道:「去河隴。我會上疏請求去河隴。」

  李德會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鄭景皺眉:「二郎……文昭公主已經不在了,胡人親眼看見的,河隴現在為北戎侵占,形勢嚴峻。」

  李仲虔輕聲道:「她死了,我也要把她帶回來,她膽子小,一個人害怕,我要帶她回家。我答應過她,不管她在哪兒,我都會找到她。」

  鄭景覺得李仲虔完全是異想天開:在茫茫塞外尋一個人的屍骨,怎麼找得到?

  他不知道該怎麼勸說李仲虔,想到死在塞外的七公主,他的心口像被針扎一樣,密密麻麻的疼。李仲虔是七公主的胞兄,只會比他更痛苦。

  但是李仲虔要怎麼找啊?

  「你的武功……」鄭景欲言又止。

  李仲虔面色不改:「拿不起金錘,我可以改拿長刀,改用短劍,改用槍……我曾經棄武從文,又棄文從武,幾支毒箭留下的損傷毀不了我。」

  在沒有找到小七之前,他不會倒下。

  鄭景長長地嘆口氣。

  不管他說出多少勸阻的話,李仲虔聽不進去,他無法阻止李仲虔去塞外。

  李仲虔的請罪書很快遞了上去,民間百姓聽說他要去河隴尋回李瑤英的屍骨,沒幾天就集齊萬言書,請求和他同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