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孽緣又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現在做不了活兒,卻也不願意閒著。不能幹活,但是讀書識字還是可以的。

  她在小鈴鐺睡著的時候,就會拿起書本認真的看,之前在京城,她也跟著秦姨娘學了學字,但當時學的不是很認真,以至於認識的字還是不多。現在卻正是讀書識字的時候,小姐要讓她開鋪子,她總不能以後還靠著別人記帳吧?

  姜微瀾偶爾過來看小鈴鐺的時候,發現姜春枝正在看書,倒是贊成的很,她總覺得女人可以不依靠別人生活,如果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未必就比男人差多少。

  得到了姜微瀾的鼓勵之後,姜春枝更是用心了許多,從琳笑著說,看春枝姐這意思,竟是大有要考個女狀元的想法。

  姜春枝認真的思考了多日之後,覺得自己可能再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這一輩子大概就要依靠姜微瀾過日子才能與女兒生活下去,因此她開誠布公的與姜微瀾談了一次,要求一輩子留在姜微瀾的身邊。

  姜微瀾本身沒有這樣的想法,畢竟,她不覺得一個人會願意一輩子只當別人的下人,因此她身邊的人很有一部分都是簽訂了投靠文書,基本是二十年的契約。

  但姜春枝說的誠懇,姜微瀾也考慮過了,姜春枝如果離開了自己的庇護,只怕是日子不會好過,最終答應了姜春枝的要求。

  即便是這一輩子她生活的很順利,可是她也知一個女人沒有任何依靠的在這個世上生活很艱難,姜春枝做出這樣的選擇,不失為一個好的想法。

  對於姜春枝這個孱弱的女兒,無兒無女的朱大嬸很是憐愛,照顧的也就多了些,凡是小鈴鐺能用到的東西,竟然是絲毫都不憐惜的就送了過來。

  小鈴鐺雖然孱弱,但或許知道自己的出身已經讓母親受夠了罪,因此平日裡倒是很乖巧,只要吃飽了,就會乖乖睡覺,基本上不會哭,這讓姜春枝省卻了很多力氣。

  「哎呀,小鈴鐺還真是乖巧的很,這娃娃是個知道心疼人的。」朱大嬸端著飯過來的時候,看著睡態可愛的小鈴鐺不由稱讚了一句。

  姜春枝笑著說道:「朱大嬸,您怎麼又來送飯了,我自己做點兒就成了,天天這樣我怎麼好意思。」

  她不是個軟弱的只知道受別人恩惠的人,但是這一次為了這個孩子,她已經受了太多的恩典,這讓她覺得不知道自己將來怎麼才能報答這些恩情。

  朱大嬸將飯菜放在桌子上笑道:「你客氣什麼?左右家裡頭那麼多的人呢,不差你這一個。小姐說了,等回頭再安排兩個人到廚房裡幫我做法,到時候就更好了。」

  小姐還說呢,現在這些院子都有些小了,等回頭土豆種下去之後,就讓人再建一個五進的大宅子,到時候大家就不用像現在一樣分別住在幾個小院子裡了。

  她還聽見小姐與岳娘子說呢,以後家裡的規矩也要定起來,可不能像是現在一樣散漫。

  朱大嬸雖然不知道是要定什麼規矩,但是她也聽說過,大戶人家規矩多,小姐也是從大戶人家出來的,肯定也有講究。

  一轉眼的功夫,就已經是三月底了,莊子裡所有的地里都已經種上了莊稼,當然了,還是以蔬菜為主,姜微瀾決定,既然要做,就要堅持做下去,蔬菜雖然不如糧食那樣穩妥,但如果遇到好年景,可就是真的賺了。

  姜微瀾寄予厚望的不光是這些蔬菜,更多的是最新鮮的作物土豆,她總覺得,自己要成就一番功業的話,或許最有助益的就是種植土豆了,而且,姜微瀾覺得,如果土豆種植成功的話,不光對於她有用處,就是對舅舅他們也是有幫助了。

  二哥這一走也是兩個月的時間了,竟也不知道京城裡現在是什麼情況了,姜微瀾雖然相信誠意侯府會給劉家幫助,但也不知道誠意侯府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

  萬一誠意侯府不是誠心誠意的幫劉家,劉家要怎麼辦?

  就在姜微瀾十分擔心的時候,李燚忽然又到了莊子上,自然,還是以火四里的名字來的。

  「微瀾,我得給你說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李燚並不像以往那樣還要與姜微瀾多說幾句閒話才開口,而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看著李燚鄭重其事的表情,姜微瀾覺得,李燚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說,因此她忙就正襟危坐,等著聽李燚說話。

  「你父親要來西北!」李燚這話對於姜微瀾來說,無異於是平地驚雷一樣。

  「你說什麼?誰要來西北?」姜微瀾差點兒將手中的茶碗扔在地上,但若是如此,茶碗裡的茶水還是傾倒在了裙子上。

  李燚嘆一口氣說道:「是姜伯康要來西北。」

  李燚當然也知道一些姜微瀾與姜伯康之間的問題,所以這一次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直接就以採購軍需物資的名義來了姜微瀾的莊子上。

  姜微瀾最近可是連做夢都沒有夢到過姜伯康了,卻不想,姜伯康竟然就這樣突兀的又要出現在她的生活中了。

  「不過,你也別著急,我聽說,姜伯康是被宋家推舉來西北的,職務應當是藁城縣縣令。」李燚忙就又接著說道。

  姜微瀾在瀾城一年時間,也知道一些基本情況,藁城縣就在瀾城東北方向,是瀾城下轄的一個縣,如果姜伯康是去藁城縣的話,應當與她的交集不會很多。

  但姜伯康這個人,姜微瀾是一點都不肯相信,她覺得就是沒有交集,姜伯康也會給自己造成無數的麻煩。

  還有,姜伯康這人為什麼要來西北?而且是在宋家的推舉之下來西北,這背後到底又有什麼陰謀?

  隨即,姜微瀾想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她忙就開口問道:「這事情好像有些不對,我祖母去世可不到二十七個月。」

  姜伯康可是長子,就算是朝廷要起復,不是也應該等到出孝之後?宋家到底是打算做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