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發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耘昭最終還是沒有拗得過劉賢,帶著她的銀票回到了姜家。但是當初劉賢借給她的十萬兩銀票給劉賢留下了。

  對於這些銀票,劉賢沒有拒絕,這本來就是借的,雖然當初借給姜耘昭的時候並沒有打算讓姜耘昭真的還回來,但現在姜耘昭手中有錢了,他收回來也是應當。

  對於耘昭來說,手邊十幾萬兩銀子已經太多了,對於她一個小姑娘來說,太多的銀子未必是好事。

  做生意有賺有賠,這一次耘昭雖然賺了不少,但誰能保證她一直都賺而不是賠錢呢?

  過了正月之後,各地的災情基本都得到了控制,因為雪災而延遲開學的書院也開學了,姜德之姜銘之兄弟二人重新回到了學堂,姜家的日子似乎又回到了當初。

  姜老太太再度讓邱氏立規矩,對此,姜伯康很有些怨言,但每次說情都被姜老太太給堵回去。

  「老太太,要不然您就寬恕了太太吧,老爺那邊不高興,影響了您和老爺的情分。」平嬤嬤緩緩的勸著姜老太太。

  怎麼知道,姜老太太聽了這話,反而更生氣了。

  「邱氏若是知道改過的,我還能這樣?進門十幾年的時間,我什麼時候磋磨過她?還不是因為她最近越發的沒規矩了?」

  對於這個長媳,稚嫩說姜老太太是越來越失望,尤其是與懂事的二兒媳婦相比的情況下,姜老太太越發的不待見她了。

  姜老太太沒有注意,平嬤嬤聽到了她的話之後,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起來。

  「老太太,老爺終究是向著太太的,您又何必一定要拗著來?現在順著老爺不是更好?」

  「我順著他,那這個家會被徹底的毀了,這事兒你也不用勸我。邱氏這一個多月背後不知道做了多少事,她還打量著我不知道呢,大郎是個糊塗的,我可不糊塗。」姜老太太誤以為平嬤嬤是得了長子的示意才來說情的,故而對平嬤嬤頗有微詞。

  「是,我知道了。」平嬤嬤看姜老太太面色不虞,忙就開口說道。

  老太太見平嬤嬤不一意孤行的為邱氏說話,面色好了很多,又說起最近劉家的情況,那語氣中頗有些悔不當初的意思。

  早知道一個商人都能如此風光,當初為什麼要與他們鬧成那樣僵?如果與劉家保持良好的關係,現在姜家還能是這樣捉襟見肘,連捐點兒銀子都沒有麼?

  而平嬤嬤,總覺得自己這才算是又幫著大小姐做了些事情,因為她勸的緣故,老太太越發的厭惡太太了,對於大小姐來說,這便是天大的好處了。

  大小姐說了,她現在不光要得到老太太的信任,還需要一個寬鬆的環境,而大小姐要寬鬆的環境,最要緊的就是太太不能在老太太跟前吹風,甚至是老爺也不能在老太太跟前吹風。

  真是不知道老爺是怎麼想的,大小姐可是他親生的女兒,為什麼會那樣厭惡大小姐?難道真的是看到大小姐就想到了前頭的太太?

  到了二月,災情的影響越來越小,據說,各地的災民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朝廷上下總算是因此而送了一口氣,這才來得及料理那些在災難中不聽話的人。

  那些因為大發國難財而被抄家關入大牢的商戶們到了最後雖然僥倖留了一條命,但萬貫家財盡數被沒收的不在少處。

  朝廷為了避免下一次有災難的時候,還有人從中牟取暴利,這一次下了重拳處置這些人。

  很快,西市上空出來了不少的鋪子。

  姜耘昭手中有錢,自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乘著鋪子的價格便宜,她很快就物色了三個鋪子,都是地段不錯的。

  現在經濟有些蕭條,倒是看不出什麼來,等到了將來經濟復甦,絕對都是好鋪子,便是租出去,一年也能有一兩千兩的收益。

  這幾個鋪子裡,有一個二層小樓,十分雅致,最得姜耘昭喜歡,她打算用來開藥膳鋪子。

  其他的一個在劉家綢緞鋪子的隔壁,姜耘昭打算開脂粉鋪子,當然是與劉家合作。

  最後的一個,地段最次一點,距離市場最近,姜耘昭打算將來賣菜。

  而這個鋪子裡的菜,姜耘昭打算都是自家種植的,現在她手中已經有不少的蔬菜種子,一部分是從神農空間發現的,還有一部分是當初從七家村帶來的,還有一些則是最近這段時間,劉家的幾兄弟幫著姜耘昭找到的。

  姜耘昭相信,有了手中這些種子,自己的菜一定能獲取非常大的利潤。

  劉賢在冬天的時候,安排人去了七家村,從那邊傳來的消息是七家村的菜買的很不錯,杜家那邊一直都按照之前簽訂的合同在收購。

  而且杜家還說了,希望今年七家村能增加蔬菜的種植,就目前那點兒菜,不夠青州城用。

  劉賢打發去的人自是做了詳盡安排,七家村原本不想跟著姜耘昭種菜的人看到了明晃晃的利益之後,也一個個主動去找齊伯和齊嬸,甚至是送禮給齊伯和齊嬸,說是自家也要種菜。

  齊伯是個妥當人,他又從中揀選了一部分的人跟著種菜,這樣菜的面積增加了,供應量自然也就夠了。

  劉家安排去的人不光引導齊伯做生意,而且還幫著打理之前姜耘昭建起來的小碼頭。

  劉賢身邊的人,到底不一樣,從七家村的發展和小碼頭的位置,他敏銳的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因此對碼頭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建,現在不光是最小的小船可以靠岸,就是稍微大一點的船也可以靠岸了。

  阿德叔並不知道為什麼要一再的往碼頭上投錢,但他覺得,這些人這麼做肯定有她不知道的理由,因此並不反對。

  阿德叔的想法很簡單,七家村周邊的環境越好,七家村的發展才會更好,現在沒有一條好的路可以通往縣城,但有了這條水路就不一樣了,七家村的許多東西可以直接送到大碼頭去,然後買到青州去。

  七家村的人若是想,也可以去青州做工,青州的工價比起肅寧縣城要高不少,村子裡的人有了這條路子,日子能好過不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