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莫名其妙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午,姜耘昭與趙氏二人攜手來到梅花林,姜耘昭對於賞花這種事沒什麼興趣,或者說是重活一回之後,對這種附庸風雅的事就沒了興趣。

  不管多少人稱讚梅花品行高潔什麼的,但在姜耘昭看來,一切不能轉化為錢財的都是奢侈,梅花林也不例外。

  她之所以願意來,就是為了陪著趙氏。

  其實不管前世還是今生,姜耘昭都有些看不上梅花,她喜歡嬌艷如牡丹之類,相對於牡丹,梅花並不出眾五片樸素的花瓣,太過簡單。

  但是,今天,當姜耘昭邁步進入梅花林的時候,就看到,在凜凜寒風中,一大片梅花傲然怒放。枝頭上,那白色的紅色的、粉色的小花在斗寒爭艷,硬是為蕭條的寒冬增添了幾分生機。

  而趙氏的表現就更強烈了一些,她看著燦若雲霞的梅花,簡直可以說是有些激動了,她也顧不得身邊的姜耘昭,整個人朝著梅花林撲過去。

  一面還發出驚喜的感嘆聲。

  「在京城這麼長時間了,我竟然從來沒來過青雲寺。竟然不知道還有這麼大的一片梅花林。」趙氏笑的像個孩子一樣。

  就是姜耘昭也被趙氏的燦爛笑容感染了,笑嘻嘻的說道:「表嫂果然是喜歡梅花。」

  「我從小就喜歡梅花,沒有出閣的時候,家裡頭有好大的一個梅花園子,到了冬天的時候,經常會邀請小姐妹們賞花吃梅花酒。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那時候真好!」趙氏回憶起多年以前的往事,臉上露出少女的嬌憨。

  姜耘昭看著很有感觸,到底是從小父親疼母親愛著長大的,那時候的大表嫂應該很受寵愛,在家裡金尊玉貴的養著吧,與她的經歷根本不一樣。

  現在想想,這兩世為人,似表嫂這樣的笑容,她從來不曾走過吧?母親的早逝註定了她的悲劇。

  如果母親還在的話,她是不是也會一樣有個美好的回憶?那些少女心的過往也會擁有?

  姜耘昭的心裡特別難過,很不舒服,因為周圍也沒有外人,她的失落就明顯的表現在了臉上。

  趙氏在梅花林里繞了一圈,回頭的時候就看到了姜耘昭臉上濃濃的失落和感傷!

  「耘昭,你怎麼了?不開心嗎?」趙氏站在姜耘昭旁邊拉著她的手問道。

  「沒有,我沒有不開心,只是我真的很羨慕你,大表嫂,你有父母雙親在,真的很幸福。」姜耘昭臉上滿滿的都是羨慕。

  趙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姜耘昭,在她的記憶中,原來的姜耘昭是個囂張跋扈的人,現在的姜耘昭是個溫文爾雅十分懂事的女孩子。

  她們只看到姜耘昭的變化,卻忽略了她在這樣大的變化之後所經歷的一切,是她們的疏忽,雖然自從姜耘昭回到京城之後,他們家對姜耘昭的關注很多,但到底忽略了這些。

  趙氏是個感性的人,她馬上伸出雙臂將姜耘昭抱在懷裡,拍著她的後背說道:「耘昭,是我們的不是,我們只看到你長大了懂事了,卻忘了你實際上也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以後,大表嫂會想親嫂子一樣疼你。」

  姜耘昭冷不防被趙氏保住,全身都是一僵,但是,她很快就放鬆了下來,這便是親人的懷抱,溫暖、親切。

  姜耘昭沒有注意的是,就在遠處的一棵梅樹下,有那樣一個人正盯著她目不轉睛的看。

  「雲飛,你說劉家最近被人盯上了,正在打壓?」那人看著姜耘昭若有所思的說道。

  「是,接到的消息確實如此,劉家這兩年並沒有尋到新的靠山,現在有人看上了他們手中的綢緞生意,所以正在對劉家進行打壓。按照我這邊得到的消息,劉家可能撐不住了。」他身旁的一個男子立刻回答。

  也不知道自家主子這是怎麼了,忽然就對一個商戶有了興趣,讓他專門去打聽劉家的消息。難不成是與眼前的女子有關係?

  「這件事交給你去辦,無論如何都要讓劉家撐過這一次,最好是能成為皇商。」那人隨意的說著,眼睛卻一直都盯著姜耘昭。

  「是,主子!」被成為雲飛的人躬身應道。

  不過是些商人之間的事兒,要解決起來容易,不用費神。只是,要做皇商,那就需要運作一番才成。

  「娘,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兩天打壓我們生意的人都沒有動靜了,咱們到底是按照原計劃退回老家,還是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劉賢有些匪夷所思,只能去找母親說。

  劉老太太對兒子所說的話也很意外,忽然之間就不打壓了?她可不會覺得是對手覺得他們劉家可憐,所以要放一馬。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莫不是現在短暫的停止是為了下一次更加猛烈的打擊?

  「現在我們的一切準備都已經做好,隨時可以抽身回去,不如暫且觀察幾天,看看情況,若是對方再有動作,咱們就撤回老家去。如果是其他的原因,能留在京城是最好的選擇。」老太太沉吟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要回老家容易,全家的人都能帶走,但是只有耘昭,她是姜家的人,姜家不可能容許他們將耘昭帶走,可只留在耘昭一個人在京城,劉老太太還真不放心。

  以前沒覺得,現在才發現,姜家真的就是虎狼之窩,那些人不知道那一天就會將耘昭拆吃入腹,劉家在還好說,或許還能幫幫耘昭,但如果他們離開了,耘昭就真的是孤立無援任人宰割了。

  劉賢嘆一口氣,他自然知道,母親之所以不願意離開京城並不是為了京城的繁華和富庶,而是因為那可憐的耘昭。

  「母親,耘昭已經長大了,她應該可以照顧自己。」

  「她才只有十二歲,雖然你妹妹在的時候給她定了親事,但你也清楚,這門親事馬上就要保不住了。那邱氏為了這門親事能落在親生女兒的頭上,只怕是要對耘昭下手,上次沒得手,那是耘昭的運氣,可我們不在了,就算耘昭知道邱氏算計她,又能找誰求援?」劉老太太明顯不贊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