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心善的老闆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德叔與齊伯二人看姜耘昭如此,也就不客氣了,當下也各自端過一碗麵。

  三個人一人端著一碗熱乎乎的麵條開始吃起來,早上走的早,凌晨還是很冷的,到現在全身都覺得涼透了,吃一碗熱乎乎的面能讓人全身都熱乎起來。

  姜耘昭自己吃這一碗麵正好能吃飽,考慮到其他兩個人的飯量,又開口道:「老闆娘,再端五個饅頭來。」

  「還要饅頭幹啥?吃麵就很好了。」阿德叔已經吃的差不多了,碗裡就剩下湯了,聽姜耘昭又要饅頭,忙就阻攔道。

  「阿德叔,咱們走這一趟總不能餓著肚子回去吧?知道您飯量大,這一碗麵吃不飽,再加兩個饅頭吧。」姜耘昭笑著說道。

  「姑娘,這是您要的饅頭。」婦人已經端了大白饅頭上來,這裡的饅頭也算很實在了,一個個都是成年人的拳頭大小,白白胖胖的。

  阿德叔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吃的已經端上來,也就不客氣了,當下拿起饅頭就著湯開始吃。

  「我再給您添點兒湯吧,今天的天氣不算暖和,喝點兒熱湯心裡舒坦。」那婦人笑著說道。

  她做個小本生意過日子,靠的就是熱情熱心,平日裡也不嫌棄那些沒錢吃飯的,若是有餓得狠的,就算沒有麵條吃,也會送一碗麵湯半個饅頭。

  阿德叔聽了忙就將碗遞過去,一碗冒著熱氣的滾湯上來,阿德叔就著吃了三個大饅頭,這才覺得飽了。

  「這饅頭可真香啊,我有些時候沒吃過了。」阿德叔靦腆的笑著說道,那表情很明顯就是覺得自己吃的多了不好意思。

  姜耘昭看看盤子裡還有兩個饅頭,遂笑道:「若是香,您再吃一個。」

  饅頭也不貴,男人拳頭大的饅頭一個一文錢,比湯麵還划算呢。阿德叔就算是添了三個饅頭才吃飽,也不過三文錢而已。

  阿德叔憨厚的搖搖頭道:「不吃了,不吃了,已經很飽了,再吃要撐著了有福不能一天享。」

  家裡頭的日子過的也不是很好,幾個兒子又一天天的長大了,吃的多,他們家裡已經有好些時候沒有吃乾飯了,就靠著野菜糊糊過日子呢。今天這一頓,已經吃了好幾頓的糧食了,雖然要讓他吃,他最少還能吃得下兩個饅頭,但總不能因為不是自己掏錢就不心疼吧。

  姜耘昭也不多勸,只是臨走的時候,又讓店家包了十個饅頭,這麼些吃的算下來,統共花了三十文錢。

  姜耘昭想起來之前在京城就是在自己家裡想吃個愛吃的份例里沒有的菜,要花的錢也比這個多,就一點都不心疼。

  何況今天還辦成這麼大的事兒呢,就花這點兒錢,太值得了。

  「老闆娘,這是三十文錢,您收著,下次我進城還到您這裡來吃飯。」姜耘昭甜甜的笑著說道。

  這個老闆娘比她前世見到的時候要年輕的多,但是人還是這麼和善。沒有人知道,前世她在王家吃不上飯的時候,有好機會偷偷跑出來,就是在這個小麵館里得了老闆娘的幫助才沒餓死。

  那老闆娘笑著謝了姜耘昭自去招呼別的客人,根本不知道,她與姜耘昭有什麼樣的淵源。

  阿德叔看姜耘昭對一個陌生的麵館老闆娘都這麼和善,心裡對姜耘昭又高看一眼。

  「阿德叔,您也知道,我們才搬來,要什麼缺什麼,家裡頭吃的用的都沒有,難得來一趟縣城,就想買些東西回去,只是不知道您這邊是不是方便等等我們?」姜耘昭看看時間,覺得還不算晚,買些東西回去應該成,因此試探的問了一句。

  阿德叔也憨憨的道:「來的時候你嬸子也說讓我買些東西回去,咱們一同去吧,你們才來這裡,也不熟悉,我帶著你們也省的被人騙了。」

  縣城裡的東西比起鎮子上的要便宜一點,質量也好些。就是姜耘昭沒想到,他還打算給個建議讓買東西呢。

  姜耘昭笑道:「這樣那就太好了,我也正在想呢,我與齊伯都是才來的,說話也不像本地的,有您跟著就不怕了。」

  姜耘昭露出歡喜的表情,阿德叔也笑開了,三個人坐在牛車上朝著集市的方向走去。

  姜耘昭家裡現在確實是要什麼沒什麼,之前姜耘昭已經列了單子出來,打算這一趟將需要的東西都買回去。

  縣城距離七家村太遠了,來一趟就要差不多一天時間,這次之後,什麼時候再來還不知道呢。

  不多時候,幾個人就買了一大堆的東西,舉凡是日常用的物品還有白面粳米雜糧之類,姜耘昭都買了不少,除此之外,還買了幾匹布,都是細麻布,價錢算不得高,可是也不算低。

  姜耘昭早就想過了,她的衣裳都當了,可總不能不穿,麻布便宜,一匹才三十文錢,夠做好幾身衣裳了。

  在布莊裡,姜耘昭還看見了一種細棉布,摸起來柔軟的很,雖然比不得綢緞光滑,但是觸感非常好,問了價格,才知道一匹要七八百文。

  這還是最差的,據說好一點的更是要一貫錢,都快趕上綢緞的價格了,姜耘昭雖然很喜歡,但是這麼貴的料子,她可捨不得買。

  其實從上輩子開始,姜耘昭就喜歡棉布,總覺得棉布貼身穿著很舒服,只可惜的是,當初她也只得了一塊棉布尺頭,做了一套衣裳。

  棉布在肅寧縣極少,認識這種料子的人也不多,因此這價錢還算低的,要是放在其他的地方更高一些,也就只有大戶人家才用。

  姜耘昭正好知道棉布的來歷,這東西據說是一種叫做棉花的東西織成的,工藝非常複雜,比起綢緞不遑多讓,而且據說是不好織就,因此價錢才會居高不下。

  她上一世見過一個棉花商人,許是覺得她知道了也無妨,那人也沒瞞著她,曾當著她的面說起過。

  棉花據說原本是海外種植的東西,是二百多年前大齊朝有一位商人出海的時候帶回來的種子,後來逐漸推廣種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會種的緣故,產量十分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