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村子裡的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換個身份?咋換?」阿德叔有些意外的問道。

  大戶人家出來的姑娘就是不一樣,這樣大膽的想法,就是他一個男人也不敢有。

  「我之前聽說柳風鎮上有一家子四口人都病死了,哪家有個姑娘今年十二歲,與我同年。」姜耘昭試探的問道。

  這個消息也是之前閒聊的時候知道的,正好用一用。

  阿德叔聽了這話,倒開始認真考慮了,這事兒說不定還就真成,哪家的是從別的地方逃難來的這裡,也沒什麼親戚故人的,用他家的戶籍倒是安全的很。

  何況,一家子也沒人了,要是花一點錢財,說不定就真能辦成這事呢。這姑娘倒真是個有算計的。

  當下,阿德叔看姜耘昭的眼神中多了幾分讚許。

  「成,我就去試試。不過我把醜話說在前頭,這事不一定能成,就是能成,可能也要花些銀子。」阿德叔思考了良久終於開口道。

  姜耘昭眉開眼笑的說道:「這事兒就拜託阿德叔您了,花銀子咱不怕,只要不是很多我就能拿出來。」

  花一點小錢給自己換個身份,這可是個頂頂好的事兒呢,將來說不一定,那戶籍還有大用處呢。

  不是姜耘昭小人之心,而是上輩子的慘痛經歷讓她不得不長心眼兒,姜家雖然還有個親爹,可是那爹有與沒有的差別也不是很大。而繼母更是根本容不下她,她必須要防備。

  將來有一天,萬一姜家對自己不仁不義,自己便是換了身份重新來過也一樣過日子,到時候自己名下的產業還是自己的,誰都搶不走。

  阿德叔看著姜耘昭如此,倒是心疼她,這娃娃看起來在家裡頭過的不好,要不然咋就連這樣的想法都有了?

  難怪人說情願要個討飯的娘也不要個當官的爹,瞧瞧這爹都是啥樣兒的。

  這姑娘要真是這樣的遭遇,還真換個身份過日子更好,要不然,就算是她置辦了產業,也是屬於家裡頭的,與她自己沒啥關係。

  齊嬸知道這事兒之後,心疼的嘴都開始抽抽了,統共家裡頭才多少銀子?這一下就拿出這麼多,以後的日子可咋過?

  「齊嬸,您就別擔心了,這些銀子咱們湊一湊也就夠了。」姜耘昭一面將手中的衣衫重新收拾一番,一面說道。

  「我這不是怕咱們這裡沒有辦法過日子?錢都花出去了,以後可咋辦?」齊嬸十分擔憂的說道。

  姑娘到底是沒有受過罪的,並不知道錢的用處,雖然只有三口人,可一年下來那開銷也不少,可不像是在京城府里的時候,吃的喝的都不花錢,現在三個人所有的開銷就指望著這點兒錢呢。

  「齊嬸,手裡有了產業,咱們還有兩隻手,還能餓死不成?」姜耘昭笑著說道:「三天之後,咱們就把這些東西都帶到縣城裡去,總能換回來不少錢吧。」

  齊嬸見姜耘昭定了心思,也就不多勸了,只是嘆息一聲。姑娘啥身份,居然要連這最後的家當都全當了。要是前頭太太活著,姑娘何至於如此?

  要是太太知道姑娘居然過這樣的日子,九泉之下怕是也不能安穩。

  第二日一早,姜耘昭與齊嬸二人用糙米做了些米糕備著,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今天應當有人會來自家走動,總要招呼客人。

  果然,到了中午的時候,就來了幾個女人,帶著幾個十來歲的女孩子。

  這些人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心思,可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大概也想過了,她們這樣的年紀與姜耘昭這種小姑娘沒什麼話說,所以才帶了自家的姑娘來。

  姜耘昭端出米糕,落落大方的她們說話,不光是與小姑娘們能說道一處去,就是那些三十來歲的女人,姜耘昭也能遊刃有餘的應對。不時的姜耘昭還能說上幾句風趣的笑話兒讓這些女人們開懷一笑。

  其實,對於姜耘昭來說,鄉下的姑娘都是淳樸的,並沒有多少算計,左不過是說些家長里短瑣碎的事兒,最多有大膽的紅著臉偷偷說一句隔壁村上誰家的少年長的好等等,她們說到這些的時候,姜耘昭就靜靜的聽著,雖然前世也是在七家村生活了好些年,但因為自視甚高,根本沒留心過她們口中所說的這些優秀的小伙子。

  姜耘昭一點架子都沒有,讓村子裡的女人很是意外,之前她們還擔心姜耘昭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姑娘,看不起她們這些粗人,可沒想到,姜耘昭對人如此客氣可親,也不嫌棄她們,不光與他們說話,還給她們指點做針線。

  尤其是那些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看著姜耘昭,心裡頭羨慕嫉妒有,可更多的是覺得她聰明美麗待人和氣。有些甚至就拿姜耘昭當自己的楷模了。

  原本打算只留一會兒就離開的人們一直留到了太陽西斜才依依不捨的告辭回家。

  一天相處下來,姜耘昭與村子裡的人相處的十分不錯,村子裡的女人們對姜家這一老一少兩個女人都十分友好。

  畢竟,姜耘昭也好,齊嬸也好,在他們眼中都是高高在上有身份的人,就算和她們一樣穿了粗布衣裳,也不妨礙她們骨子裡流露出來的人上人的氣息。

  就算他們都知道,齊嬸只是姜耘昭家裡的下人,也不妨礙她們看齊嬸的時候帶著羨慕和仰視的目光。

  有了這些人的宣傳,原本心中有疑慮的人也少了幾分膽怯,到姜耘昭家裡的人越發的多了,有些是為了讓孩子能吃一塊糙米糕,有些是為了見見大戶人家的姑娘長什麼樣,有些是為了來看看姜耘昭做的針線活,總之這些人的理由都不一樣,但是都來了姜家。

  不過兩三天的時間,姜耘昭的名聲在村子裡就傳開了,都是說姜耘昭好的,人和氣,針線活做的好,繡出來的花兒活了一樣等等的。

  整個村子裡的人雖然說不上都喜歡姜耘昭,可總有九成以上的人是樂意與姜耘昭打交道,雖然王氏總說姜耘昭這個娃娃如何如何不好,卻沒什麼效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