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隊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輕,一些人還在阿里爾城的戰爭中失去了親人,同瓦姆之前的情況十分類似。如果他們不冒險,家族的生計就很難繼續維持,與其坐吃山空陷入困境,不如跟著瓦姆的商隊到東部荒漠來搏一次。

  “瓦姆,我聽說你見過普蘭城主,還受到神諭者的賞識?”

  “是的,那當然。”瓦姆故意擺出一副得意的樣子,“普蘭城中的富人很多,部族裡牛羊成群,連普通牧民都不缺金子和寶石。我上次來這裡,就曾經用一小袋鹽換了兩塊上等寶石……”

  瓦姆說得活靈活現,年輕的商人們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神諭者才是真正的大巫!”被米雅灌輸的觀念深深刻印在瓦姆的腦海里,加上在阿里爾城中發生的一切,更是讓他成為何寧忠實的信徒,“他能召喚雨水,讓大漠變成綠洲,在東部大漠的深處有一片花海,美得就像是仙境……還有普蘭城外,城外有一片草原……”

  商民們聽得入神,露出了神往的表情。縱然瓦姆的話中有誇大的成分,大部分內容卻是實情。

  荒蕪的大漠變為了草原,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牧人揮舞著鞭子驅趕成群的牛羊,駱駝脖頸上的駝鈴叮噹作響。

  “瓦姆,這都是真的?”

  “當然。”瓦姆撿起一根樹枝丟到火堆中,拍拍手,取出隨身的乾糧架在火堆上加熱,“等到了那裡,大家可以親眼證實,就知道我說的都是真的。不過在那之前要先去比提亞城。”

  商隊的路線一直由領隊決定,眾人也沒有提出異議。據說瓦姆失蹤的父親就在比提亞,此行或許能找到他。

  翌日,商隊在太陽剛升起時上路。

  途經阿里爾城,商人們看到了倒塌的城牆和大量被火焚毀的建築,城內的街道顯得破敗,不復往昔的繁榮。城主府徹底不見了蹤影,除了被火焚毀,餘下的殘垣都被阿里爾人剷平。可見阿里爾人對關鍵時刻棄城而逃的城主有多麼的憎恨。

  城外多出了一個清澈見底的大湖,湖邊綠草茵茵,阿里爾人將帳篷扎在湖邊,每日放牧牛羊,在大臣和普蘭城派來的官員指揮下重建房屋和城牆。

  阿里爾人使出了渾身的力氣,就連老人和孩子都會幫忙搬運土石。女人們天不亮就走出帳篷,做出足量的麥餅留給在城中幹活的男人,在男人幹活時騎著駱駝帶著畜群去尋找青草。

  大漠民族在災難和乾旱中生存了幾百年,只要有機會,就能將毅力和頑強發揮到極致、城外的大湖和綠洲是何寧留下的。

  降臨在阿里爾城的那場的大雨徹底征服了阿里爾人。他們不再信仰倒塌的神殿,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巫女也失去了權力,不得人心的巫女全被趕走,餘下的則被牧民接納,作為一個普通的女人在部族中生活下去。

  阿里爾人用木頭和石塊雕刻出何寧的樣子,擺在族長的帳篷里,象徵著他們對神諭者的虔誠。

  比起荒城中的工匠,阿里爾人的手藝實在不怎麼樣,無論木雕還是石雕,樣子都十分的抽象,例如一尊石雕的眼睛占據了半張臉,而另一尊木雕的四肢根本不成比例。

  這種誇張的“形象設計”非但沒有隨著歲月的不斷流逝而消失,反而一代一代的傳了下去。在重建的阿里爾城中,有一座專門為何寧建造的神殿,神殿前立著一尊神諭者的雕像,無論怎麼看樣子都很奇怪,以至於何寧再次來到阿里爾城時,壓根就沒認出那尊雕像是按照他的樣子做出來的。

  或許這也是好事,否則堂堂大巫恐怕要被自己在阿里爾人心目中的“形象”氣吐血。

  霍希姆城同樣有這樣一座神殿,神殿前卻沒有雕像,而是請手藝最好的畫師在神殿的牆壁和穹頂上繪出“神諭者降臨”的故事。

  故事忠實的記載了霍希姆城被攻破以及之後發生的一切。

  城主的無能,大臣和族長們的背叛,都被赤裸裸的昭告天下。

  神諭者的慈悲和帶給霍希姆城的豐饒和雨水,成為了霍希姆人絕望中唯一的光明。

  霍希姆人拜服在神諭者的腳下,避免了成為奴隸和戰俘的悲慘命運,女人和孩子得以倖存,男人能夠繼續放牧。普蘭城派遣的官員沒有更改這座城市的名字,他們和他們的後代,仍是霍希姆。

  “感謝神諭者!”

  畫師的技巧高超,雖然他沒有真正見過何寧,卻能憑藉霍希姆人的敘述描繪出何寧的樣子,竟然有五分相似。

  黑髮長袍,手握銀色權杖,立在綠蜥之上俯瞰大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