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纓趕到的時候,蘇俊文和王鳳英正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肯相讓。丈夫和父親吵架,太子妃自然也在,只是縮在陸逢附近,被侍女扶著,低著頭小心地抹眼淚。

  周纓也趕緊走過去問陸逢怎麼回事,陸逢對他做了個噓聲的動作,只是搖搖頭,讓他自己仔細聽。

  周纓仔細一聽,才明白事情棘手。太子竟然發起狠來,想趁此時宮裡混亂,逼老皇帝退位。

  王鳳英氣得罵太子魯莽。

  太子則說陛下現在病得動不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死,邊疆胡人虎視眈眈,他需要立刻登基整兵備戰。還冷嘲熱諷說,陛下現在退位,之後還能多活好幾年。

  王鳳英自然不允許,且不論這樣會招致前朝言官的口誅筆伐。如果此時逼皇帝退位,原本站在道德高點平叛的太子,就會立刻被懷疑是一手策劃了叛變,而非被迫還擊。

  周纓從沒見過這樣發脾氣的太子。

  蘇俊文披盔戴甲,渾身陰森森的,一副下一秒就要衝出去殺父弒君的模樣。

  第16章

  周纓自覺剛惹了太子,現在並不想去觸太子的逆鱗。

  他腦子轉了轉,沒有急著去勸太子,反而先湊近太子妃,小聲問:「皇后娘娘呢?」

  太子妃對他搖了搖頭,又掩面哭了起來。

  周相見他來了,一努嘴讓他趕緊哄哄太子。

  周纓則把袖子一攏,跟太子妃咬耳朵:「娘娘若是害怕,就先回去休息吧。殿下和太傅不會吵翻臉的。」

  陸逢離得近聽見了,皺眉用眼神狠狠剜他。

  周纓只是覺得不太對勁。太傅他們覺得太子年輕魯莽,但以他對太子的了解,蘇俊文要是想逼皇帝退位,應該是有著周密計劃,此時正在和太傅商量才對。現在這麼吵架,其實是在浪費時間。

  於是周纓推斷出太子在撒氣,還隱約覺得這氣跟自己或者太子妃有關。

  當務之急,是先讓太子冷靜下來。然而周纓其實並不知道怎麼勸,他甚至還有些支持太子。

  但既然所有的人都默認他是儲君的貼心好侍從,哄殿下的小能手。周纓也只能當仁不讓,走上前去說:「殿下,動怒對身體不好,您先冷靜一下。」

  蘇俊文見他來了,仍拉著一張臉,脾氣卻顯然溫和了下來。他冷冷地說:「你受著傷還亂跑?」

  周相瞅準時機,趕緊把怒沖沖的王太傅也拉開。然後對兒子說:「你也勸勸殿下。」

  於是周纓說:「臣惶恐,有句不當講的話對殿下說。殿下要謀大計,也不必非在此時。」

  蘇俊文輕嗤:「那你說什麼時候?」

  周纓轉頭去求助陸逢,陸逢用一種看禍國妖臣的眼神看著他。

  周纓破罐子破摔:「殿下心裡有數,臣腦子不如殿下,想不出來。」

  「你也想讓我做明君?」蘇俊文輕輕地問。

  那誰不想呢?只是周纓還沒回答,蘇俊文就嘆一口氣,繞開他出門了。

  周纓對陸逢指了指被晾在一邊的太子妃,趕緊追了上去。

  陸逢則和侍女一起,一邊安慰,一邊把抽噎不止的太子妃請了回去。

  城樓上東風還有些料峭,周纓找不到蘇俊文,四處詢問,最終得知他去了城樓。

  蘇纓眼皮一跳,急奔過去。看見蘇俊文只是在那靜靜佇立著,像在思考什麼。

  周纓緩步走過去問:「殿下在這裡看什麼?」

  蘇俊文也在自問。

  上一次他剿滅儷妃一黨,也站在這裡,看見握在手裡的江山,想要勵精圖治,想要開疆拓土。

  這一次他站在這裡,依然在看江山,依然想名傳青史。只不過目光放得近了一些。他看見了這場戰火下,那些死傷的兵士,和城中哭泣的百姓。這是加在他身上的責任。

  蘇俊文又看著周纓,他一身武袍,英姿颯爽,精神得像初春剛發芽的小樹。上一世的皇后,柔弱溫和,笑起來也是淡淡的,眉卻總是微微蹙著,仿佛總有著揮之不去的愁意。

  他總以為周穎兒和自己一樣,就是那種沉靜緘默的脾氣。現在想來,周家的姑娘千嬌萬寵長大,其實不該是那樣的性子。

  他沒有跟周纓說逼宮的事,反去問周纓:「你以後想做什麼,有什麼志向?」

  周纓目光灼灼:「聽說殿下想征討胡族,臣願意到前線去,為陛下守護江山太平。」

  蘇俊文沉默了一會兒說:「我答應你。」

  周纓頓時摩拳擦掌:「殿下,什麼時候?」

  「還早,得等上幾年。」蘇俊文瞪他一眼,「你先跟我說說,你昨夜殺了人,現在怕不怕。」

  周纓羞愧地回答:「怕得很,現在還沒緩過來。」

  蘇俊文慈祥地拍拍他的背:「那孤借你點龍氣鎮鎮。」

  周纓忽然覺得不對勁,他是來安撫太子的,怎麼反變成太子來安慰他了?

  於是周纓趕緊問:「殿下為什麼忽然跟太傅生氣,是對太子妃不滿,還是……因為臣?」

  第17章

  蘇俊文被戳中了心事,一時不願意回答,反問周纓:「你覺得呢?」

  「臣好男風……殿下應該已經知道了,但殿上之事,決不是臣對殿下有非分之想。」周纓磕磕絆絆地解釋,「殿下不要為了此事煩惱,或者對臣心生芥蒂。」

  蘇俊文聽了,點頭說:「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