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此言,幫助蕭翊進入蕭族長的視線,接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奪得家族之位。

  那麼這則至關重要的預言,是否是蕭翊勾結道士說的?

  最後,蕭翊還跟宗紹結盟,他為什麼要跟宗紹結盟?

  蕭翊真實身份一出來,結論很清楚了,蕭翊想造反,所以聯合宗紹。

  於是,曾經王敦率兵攻入建康的陰影再次席捲,罩在每個人,特別是建康人心頭。

  第73章

  半月後,親率大軍伐蜀的宗紹在作戰中被刺,幾日不得好轉,身亡,緊接著宗明錫上書朝廷請求接替父親職位。

  因宗氏在荊州的權勢,朝廷不可能將刺史職位留給旁的士族,不然宗氏可能立刻就造反了,只能在宗氏族中選,宗明錫是最好的人選。

  其一,朝臣們認為宗明錫不過是個紈絝子弟,繡花枕頭,難當大任,容易對付,其二,宗明錫在建康就跟蕭翊結下樑子,宗氏和蕭氏的結盟極有可能隨著宗明錫的上任破裂,於是欣然應允。

  朝臣們沒想到,宗明錫已與蕭翊冰釋前嫌,還前往興湖跟隨蕭翊。他們更沒想到,宗明錫在建康長期受人鄙夷厭憎,心中充滿怒火和仇恨,上任後,宗明錫命荊州軍從蜀國撤離,休養生息半月,就聯合蕭翊出兵東下。

  還好謝氏在京口組建了一支強勁之師,宗明錫率兵一路勢如破竹,即將攻進建康,卻被京口新軍死死攔截。而蕭翊部曲先被聯合起來的豫州各大部曲圍攻,突出重圍後,與王珩率領的江州軍交戰數月,蕭翊部曲落敗,蕭翊身中百箭,戰死沙場。

  接著,王珩率軍支援京口,宗明錫所率荊州軍不敵,節節敗退,兩日後,宗明錫自盡於營帳。

  蕭翊身死的消息傳入宮中,司馬妍發了好一會呆。

  蕭翊為尹笠之子尹襄的消息傳出後,司馬妍就被王珩派人護送到建康城。

  當時司馬妍見王珩臉上並無驚色,聯想到明明沒有仗打,他卻急著擴充兵力,壯大江州軍,詢問他是不是早就知道蕭翊的真實身份。

  王珩承認。

  「若蕭翊是尹襄,那他與楊氏不是死敵?」司馬妍疑惑。

  楊氏和蕭氏都與宗氏結盟,然而楊氏與蕭翊有滅門之仇,楊氏還會站在宗氏那邊麼?

  王珩:「楊太后與尹襄有過婚約。」

  司馬妍愣了下,臉霎時蒼白。

  她想起乞巧節那天宗明姝被刺殺,之後沈美人勒死阿兄,楊氏投靠宗紹,宗明姝和蕭翊的婚約莫名其妙解除。

  她懷疑過楊太后謀殺阿兄,但一直沒有證據。

  若楊太后跟尹襄有過婚約,就能將一系列事件解釋通。

  楊太后在宮中過得太苦,人過得太苦,總會放大從前的種種美好,可能她一直記著從前跟尹襄的婚約,如果楊虞文沒有「揭發」尹笠,楊太后順利嫁給蕭翊,過得就是另一種人生,不管過得怎麼樣,總歸不可能比在宮裡苦。

  或許宮裡的苦,逼瘋了楊太后,所以一點點念想,就能讓楊太后鋌而走險。

  「阿兄……是不是楊太后設計殺害的?」司馬妍抖著聲問王珩。

  王珩:「勒死宣元帝的沈美人是楊皇后的人。」

  往事一件件浮現在司馬妍腦海里,串成一根線。

  尹氏被冤枉,父皇卻無力保護,一番周旋,最終尹笠被斬首,尹氏一族被抄家流放,尹襄逃脫,成為蕭翊,跟宗紹結盟。楊太后對尹襄有情,謀殺阿兄,臨朝稱制,掌控阿鏈,家族改投宗紹,間接站到了蕭翊一方。

  一系列事件,都因一個「權」字。

  司馬妍痛苦地扯頭髮,父皇爭奪權力,失敗後鬱郁終生,阿兄沒有爭權之心,卻因為擋了別人的道喪生。以後還會發生什麼?阿鏈和王珩的結局是什麼?

  她煩透了政治鬥爭。

  沒幾下,她的髮髻就被扯亂,還扯掉了一把頭髮,她卻似乎感覺不到疼,繼續扯,整個人暴躁如困獸。

  王珩加重力道才制住她扯頭髮的手,擁住她,一隻手順她後背的頭髮:「阿妍,不要亂想。」

  司馬妍呆愣了一會,稍微冷靜下來,痛哭出聲。她哭了一整夜,王珩一直擁著她,輕聲安慰。

  最後王珩道:「阿妍,等戰事結束,我們便離開建康,遊歷,隱居,你想去哪就去哪。」

  八月後。

  建康城。

  「公主?」宦侍站在司馬妍身側,輕聲提醒發愣的司馬妍。

  「走罷。」昏暗中,司馬妍淡淡道。

  仗打了大半年,又到梅雨季。整座建康城籠罩在烏雲之下。雨水啪嗒啪嗒打在屋頂、窗柩和地板上。

  司馬妍邁出屋子,一路聽著白色油紙傘上雨水的拍打聲,走到囚禁楊太后的棲安宮。

  楊太后在佛堂禮佛,佛堂只點了一根蠟燭,視線昏暗。檀香爐升起裊裊香菸,濃烈刺鼻,細小灰塵漂浮,司馬妍忍不住咳了幾聲。

  宗明錫和蕭翊起兵前,楊階就領兵殺進皇宮,但朝臣早有防備,楊階剛起兵就被鎮壓,楊階在鎮壓中被亂刀砍死,緊接著,楊氏所有人被撤職,困在府中,嚴加看管,楊太后被囚禁在宮中。

  楊太后閉眼滾著念珠,沒有理會司馬妍。

  「沈美人是太后的人,對罷?」司馬妍問。

  楊太后沒說話,眼皮都沒抬,手裡的念珠不疾不徐地滾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