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頁
從某方面來說,大不列顛就是這樣站起來的,大清也是貢獻了很大的一份。硬說恩情可能厚臉皮了,畢竟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但問題是,弘晝很記得大不列顛之後的硝石來源都是從東印度公司得來的。
還有鴉片戰爭的部分。
東印度公司後來得到了鴉片貿易的獨占權,不過因為大清是閉關鎖國,而且嚴禁運送鴉片。所以他們很是用心的周轉其他國家出手,之後再運到大清來。在大不列顛強大的下一個世紀,單單一年,輸送到大清的鴉片瘋狂的高達一千餘噸!
從此之後中華兒女折斷了傲骨,被大不列顛嗤笑為東亞病夫。
說句不好聽的,一千餘噸的糧米都夠養活多少人了?那種害人不飽肚子的東西,竟然這麼肆意的,將輝煌了四千多年的土地蒙上一層黑紗。
為了擺脫東亞病夫,擺脫中華兒女落後挨打,其中死去的人不知道多少。
弘晝想到那個大學生,再看著胤礽送來的信上說,他在東印度公司占有少余的股份,心中狂跳不止,手腳竟然也有些發熱。
他激動的坐立不安,腦子裡飛速划過幾個擅長經商還有外交的人,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幾分狂拽酷炫的笑容。然後像是想到了什麼,弘晝又提筆忙起來。
石中在旁看著頭皮發麻。
弘晝卻抬頭看他,「你瞧瞧,哪個適合做公司名?」
石中應下上前,目光放到紙張上幾個龍飛鳳舞的名字。
『世界第一、中華龍傲天、賺他八個億……』
第163章 快樂的皇帝
弘晝是很開心的, 石中當時覺得, 肯定是自己孤陋寡聞才疏學淺, 所以瞧不出其中的深意。
不過瞧不出,也不妨礙他做排除法。
「中華龍傲天。」
「嗯?為什麼?」
「奴才記得這是主子當初出遊時的別名, 龍傲天所行之事更是正義之風, 就連老百姓都有所耳聞。心中敬仰。」
「朕是打算開一個公司,可以和國外合作, 聞名世界的那種。」
弘晝想著石中不輕鬆, 所以說了一句。
跟著一起出國幾年,石中當然明白公司的意思和組織結構。聽了弘晝的話, 他心中反而笑著更肯定道,「奴才瞧著名字都好, 但主子高才, 世界第一和賺他八個億這些雖然極大,卻不過是探囊之中。」
弘晝很動容,抬眸看著石中,露出開懷大笑,「好好好!朕真是問對人了!」
真不愧是身邊人,拍馬屁的話張口即來, 還說的他通身舒泰。
弘晝的心情別提多美了,直接就敲著桌子定下來,「那就叫中華龍傲天有限公司。」
什麼東印度公司?
他不僅要分割對方, 還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東方商業帝國, 聞名遐邇的那種。就算以後大清真的亡了, 就算未來的子孫真的毫無本事,背靠大樹至少也能當個富足的商戶。
他這個祖宗,真的是太友善了。
弘晝自己幻想著美好的一切,張揚的笑容一滯。
人大概就是奇特的生物,小的時候想長大,讀書時候盼著畢業,畢業之後盼著爵位,有了爵位盼著權利,上位之後盼著退休。時至今日,弘晝發現這個世界裡最說得上自由和快樂的,就是太上皇這個位置了。
太上皇什麼的,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問題。可問題就在於,他想要孩子健康,在這個早婚早孕的年代裡,二十出頭的兩子一女依然是多數人眼裡的膝下單薄人口。最大的永璧,虛歲也就是快五歲的年紀而已。
所以,他想那麼多有個鬼用啊!
弘晝的臉上失去了所有的顏色,忽然之間頹唐一片,氣勢都減了大半,「宮裡有哪個大臣在?」
「這個時辰都走了,不過有幾位奉恩鎮國公。」
石中不好直說名諱,細緻的將所有黃帶子親戚道明白。要知道拔尖上去的爵位不好得,但親戚們多,輔國公一類的爵位就多如牛毛了。得知是大伯家的弘昉幾人,便點頭讓他們都過來。
弘晝在等待的時候回憶,他對於清朝有錢的人,印象中好像是乾隆身邊的和坤?
誒,可這個名字他完全沒有聽過啊!
這不是記錯了,就是沒出聲。弘晝拋開雜念,當即想到南下有名的廣州十三行。
此公行於康熙年間而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當時因為對外貿易的需求,粵海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行,幫助朝廷代理海外貿易業務。直到十幾年後,為了正式化,朝廷中要指定一人為外貌經手人。當時有人拿著四萬兩入官,包攬了這些對外貿易大權。隨之各位行商從利益發出,共同聯合組織了行會團體,也就是如今的公行。
來來往往多國之間的商人,使得那一片成為了獨特的十三行文化。
每當洋船泊靠,隨船而來的西洋人便會被安排到十三行商館內的天主教堂學習漢語。學成後還要奏報皇帝,以便日後到宮廷供職。在得到進京旨令之前,十三行就是他們休整、學習的場所。順應而生,那一片商館區內的十三行夷館,與十三行商館遙相對應,成為供洋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十三行街區是工藝美術製造業的天堂,也是宮廷匠師的人才基地。行棧、作坊星羅棋布,能工巧匠薈萃。肩負皇命的廣東大吏,每年都會將其中的頂尖人才舉薦進宮,成為引領宮廷製造業的主力。
還有鴉片戰爭的部分。
東印度公司後來得到了鴉片貿易的獨占權,不過因為大清是閉關鎖國,而且嚴禁運送鴉片。所以他們很是用心的周轉其他國家出手,之後再運到大清來。在大不列顛強大的下一個世紀,單單一年,輸送到大清的鴉片瘋狂的高達一千餘噸!
從此之後中華兒女折斷了傲骨,被大不列顛嗤笑為東亞病夫。
說句不好聽的,一千餘噸的糧米都夠養活多少人了?那種害人不飽肚子的東西,竟然這麼肆意的,將輝煌了四千多年的土地蒙上一層黑紗。
為了擺脫東亞病夫,擺脫中華兒女落後挨打,其中死去的人不知道多少。
弘晝想到那個大學生,再看著胤礽送來的信上說,他在東印度公司占有少余的股份,心中狂跳不止,手腳竟然也有些發熱。
他激動的坐立不安,腦子裡飛速划過幾個擅長經商還有外交的人,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幾分狂拽酷炫的笑容。然後像是想到了什麼,弘晝又提筆忙起來。
石中在旁看著頭皮發麻。
弘晝卻抬頭看他,「你瞧瞧,哪個適合做公司名?」
石中應下上前,目光放到紙張上幾個龍飛鳳舞的名字。
『世界第一、中華龍傲天、賺他八個億……』
第163章 快樂的皇帝
弘晝是很開心的, 石中當時覺得, 肯定是自己孤陋寡聞才疏學淺, 所以瞧不出其中的深意。
不過瞧不出,也不妨礙他做排除法。
「中華龍傲天。」
「嗯?為什麼?」
「奴才記得這是主子當初出遊時的別名, 龍傲天所行之事更是正義之風, 就連老百姓都有所耳聞。心中敬仰。」
「朕是打算開一個公司,可以和國外合作, 聞名世界的那種。」
弘晝想著石中不輕鬆, 所以說了一句。
跟著一起出國幾年,石中當然明白公司的意思和組織結構。聽了弘晝的話, 他心中反而笑著更肯定道,「奴才瞧著名字都好, 但主子高才, 世界第一和賺他八個億這些雖然極大,卻不過是探囊之中。」
弘晝很動容,抬眸看著石中,露出開懷大笑,「好好好!朕真是問對人了!」
真不愧是身邊人,拍馬屁的話張口即來, 還說的他通身舒泰。
弘晝的心情別提多美了,直接就敲著桌子定下來,「那就叫中華龍傲天有限公司。」
什麼東印度公司?
他不僅要分割對方, 還要創造一個真正的東方商業帝國, 聞名遐邇的那種。就算以後大清真的亡了, 就算未來的子孫真的毫無本事,背靠大樹至少也能當個富足的商戶。
他這個祖宗,真的是太友善了。
弘晝自己幻想著美好的一切,張揚的笑容一滯。
人大概就是奇特的生物,小的時候想長大,讀書時候盼著畢業,畢業之後盼著爵位,有了爵位盼著權利,上位之後盼著退休。時至今日,弘晝發現這個世界裡最說得上自由和快樂的,就是太上皇這個位置了。
太上皇什麼的,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問題。可問題就在於,他想要孩子健康,在這個早婚早孕的年代裡,二十出頭的兩子一女依然是多數人眼裡的膝下單薄人口。最大的永璧,虛歲也就是快五歲的年紀而已。
所以,他想那麼多有個鬼用啊!
弘晝的臉上失去了所有的顏色,忽然之間頹唐一片,氣勢都減了大半,「宮裡有哪個大臣在?」
「這個時辰都走了,不過有幾位奉恩鎮國公。」
石中不好直說名諱,細緻的將所有黃帶子親戚道明白。要知道拔尖上去的爵位不好得,但親戚們多,輔國公一類的爵位就多如牛毛了。得知是大伯家的弘昉幾人,便點頭讓他們都過來。
弘晝在等待的時候回憶,他對於清朝有錢的人,印象中好像是乾隆身邊的和坤?
誒,可這個名字他完全沒有聽過啊!
這不是記錯了,就是沒出聲。弘晝拋開雜念,當即想到南下有名的廣州十三行。
此公行於康熙年間而立,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當時因為對外貿易的需求,粵海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行,幫助朝廷代理海外貿易業務。直到十幾年後,為了正式化,朝廷中要指定一人為外貌經手人。當時有人拿著四萬兩入官,包攬了這些對外貿易大權。隨之各位行商從利益發出,共同聯合組織了行會團體,也就是如今的公行。
來來往往多國之間的商人,使得那一片成為了獨特的十三行文化。
每當洋船泊靠,隨船而來的西洋人便會被安排到十三行商館內的天主教堂學習漢語。學成後還要奏報皇帝,以便日後到宮廷供職。在得到進京旨令之前,十三行就是他們休整、學習的場所。順應而生,那一片商館區內的十三行夷館,與十三行商館遙相對應,成為供洋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十三行街區是工藝美術製造業的天堂,也是宮廷匠師的人才基地。行棧、作坊星羅棋布,能工巧匠薈萃。肩負皇命的廣東大吏,每年都會將其中的頂尖人才舉薦進宮,成為引領宮廷製造業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