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貴妃便不再焦急盼著了,因為承乾宮裡人人都料准了,皇帝得知消息後必定龍顏大悅,必定萬般榮寵更惠及承乾宮。所以她和眾人一樣,帶著這樣的自信和期盼,從中晌一直等到了入夜。
有了身孕就變得嗜睡,她眯瞪了會兒,醒來的時候驚覺天已經黑了。東邊夾道里傳來太監通稟宮門下鑰的呼聲:「大人們,下錢糧啦,燈火小心……」
這聲音是一張網,只要一個人喊起來,要不了多久這種喊聲便會傳向紫禁城的每一個角落。貴妃撐身朝外看,「皇上還沒來?」
這就有些不對勁了,接見外邦使節也不至於從白天接見到掌燈,這麼看來皇帝是有心不來相見……她覺得不可思議,明明昨兒還摟在懷裡說盡甜言蜜語,怎麼今兒說不理就不理了?難道皇帝只貪圖享樂,壓根兒不在乎慕容家血脈能不能傳承嗎?
之前懷上了孩子的篤定,現在又變成另一種忐忑,她要的是皇帝結結實實高興一番,溫言煦語哄她將養。接下來不管聖眷移向哪裡,至少讓她清淨上十個月,十個月後她有法子再把他勾過來,一旦騙得他答應立太子,那麼皇帝在她這裡的用途就算是終結了。誰知萬事俱備後,第二環上便出了差池,皇帝不聞不問,哪裡有讓她好好養胎的意思。
她下床在地心轉了兩圈,憂心忡忡朝外望,揚聲叫來人,「想法子和柳順探一探皇上的動向,問明今兒夜裡傳召誰侍寢。皇上得知我遇喜,究竟是什麼反應。」
跟前人應個是,忙出去承辦了,她茫然來回踱步,踱了半天喃喃自語:「不對……不對……」
索嬤嬤站在一旁道:「主子稍安勿躁,興許皇上被什麼絆住了腳。」
她搖頭,「承乾宮離乾清宮那麼近,出了景和門就到了。平時門檻都要被他踏平了,怎麼我一有孕,他反倒不來了?」
貴妃到底年輕,就算思慮得再深,也只有十五歲罷了。索嬤嬤瞧她沒了頭緒,忙溫言勸阻:「我的主子,您好歹要沉住氣。您是正經冊封的貴妃,如今肚子裡又懷了龍種,您怕什麼?只要安心養好了胎,等孩子平安落地後,您就有指望了。您聽奴才的,女人年輕指著丈夫,等有了兒子就指著兒子,皇上來不來都是後話。況且他哪兒能不來呢,您的兒子是他的第一子,世上沒有當爹的不心疼兒子的。早前倒是聽說過有位女官懷了龍種,後來卻是死活不知,想必孩子沒養住。將來咱們小主子是皇長子,無論如何地位擺在這裡,您只要保得自己身子健朗,就擎等著享福吧。」
話雖不錯,可貴妃還是七上八下,畢竟這孩子的來歷自己也說不明白。她眼下能依靠的還是聖寵,倘或聖寵忽然沒了,那麼憑慕容家親情淡薄的老例兒,恐怕未必會把這孩子當回事。
「皇帝將來會有很多兒子,除非他明兒就駕崩。」貴妃兀自嘀咕著,「他不來,可見這事兒棘手……」
這頭正說著,派出去的人回來了。貴妃忙傳進來問話,小太監蝦著腰道:「見著柳總管了,總管說貴妃娘娘遇喜是好事兒,可就是這麼巧的,今兒太醫也診出皇后遇喜了。皇上這會子往坤寧宮去了,今兒怕是沒法子上承乾宮來,請娘娘先歇著,明兒等皇上得了閒,自然會來瞧娘娘的。」
像一盆冷水澆得人透心涼,貴妃慘然笑起來,「什麼?皇后也遇喜了?他不是說皇后像木頭,沒什麼趣致可言嗎,結果初一十五都沒落下,還弄出個孩子來……」
這可真是個諷刺的笑話,皇后再不得寵也是皇后,位分且不說了,連懷孕這種事兒上也壓她一頭,真是應了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
索嬤嬤嘆了口氣,「男人嘴裡的話,聽聽則罷,千萬不能當真。眼下皇后也遇喜,皇上不來說得通,總比轉頭就去臨幸別的妃嬪強。」邊說邊攙貴妃回床上,替她蓋了錦被道,「女人懷孕生子,一隻腳在鬼門關里,就比誰的身底子好。今兒您先歇下,等明兒奴才打聽清楚了再說。」
於是一晚上輾轉反側極不踏實,好容易延捱到第二日,皇帝一早又要視朝。朝會散後倒是過來了一趟,卻不見往日的溫存,只說讓她好生作養,略坐了一會兒,便借著內閣要議事,抽身回乾清宮去了。
貴妃說「不對、不對」,這兩個字幾乎要變成她的口頭禪,思量再三,站住了腳吩咐:「去司禮監找梁遇,就說我有請。」
索嬤嬤不知她要做什麼,她是主子,一向又主意大,待要問明她的打算,底下人已經奉命傳話去了。
至於梁遇,在宮裡摸爬滾打多年,長袖善舞,左右逢源。那張俊雅的臉上帶著笑,進來後趨身上前行了一禮,「大沽口外一別,今兒才來給貴妃娘娘請安,娘娘一切安好?」
貴妃點了點頭,「托廠臣的福,一切都好。不知太醫院報司禮監沒有,昨兒胡院使替我診出了喜脈。」
梁遇聽了長揖,「臣昨兒巡查完廠衛衙門回來,底下人已經通稟了。沒想到還連了個巧宗,皇后娘娘也有了好信兒,臣給娘娘道喜,這回宮裡可說是雙喜臨門了。」
「可是……」貴妃神色一黯,哀致道,「皇上不知什麼緣故,似乎對我遇喜這事兒並不十分看重。廠臣是朝廷股肱,素來也照應我們南苑王府,我如今彷徨得很,又不好問別人,只好請廠臣為我指點迷津……可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惹得皇上不高興了?還是我遇喜衝撞了皇后娘娘,皇上這才對我不聞不問?」
有了身孕就變得嗜睡,她眯瞪了會兒,醒來的時候驚覺天已經黑了。東邊夾道里傳來太監通稟宮門下鑰的呼聲:「大人們,下錢糧啦,燈火小心……」
這聲音是一張網,只要一個人喊起來,要不了多久這種喊聲便會傳向紫禁城的每一個角落。貴妃撐身朝外看,「皇上還沒來?」
這就有些不對勁了,接見外邦使節也不至於從白天接見到掌燈,這麼看來皇帝是有心不來相見……她覺得不可思議,明明昨兒還摟在懷裡說盡甜言蜜語,怎麼今兒說不理就不理了?難道皇帝只貪圖享樂,壓根兒不在乎慕容家血脈能不能傳承嗎?
之前懷上了孩子的篤定,現在又變成另一種忐忑,她要的是皇帝結結實實高興一番,溫言煦語哄她將養。接下來不管聖眷移向哪裡,至少讓她清淨上十個月,十個月後她有法子再把他勾過來,一旦騙得他答應立太子,那麼皇帝在她這裡的用途就算是終結了。誰知萬事俱備後,第二環上便出了差池,皇帝不聞不問,哪裡有讓她好好養胎的意思。
她下床在地心轉了兩圈,憂心忡忡朝外望,揚聲叫來人,「想法子和柳順探一探皇上的動向,問明今兒夜裡傳召誰侍寢。皇上得知我遇喜,究竟是什麼反應。」
跟前人應個是,忙出去承辦了,她茫然來回踱步,踱了半天喃喃自語:「不對……不對……」
索嬤嬤站在一旁道:「主子稍安勿躁,興許皇上被什麼絆住了腳。」
她搖頭,「承乾宮離乾清宮那麼近,出了景和門就到了。平時門檻都要被他踏平了,怎麼我一有孕,他反倒不來了?」
貴妃到底年輕,就算思慮得再深,也只有十五歲罷了。索嬤嬤瞧她沒了頭緒,忙溫言勸阻:「我的主子,您好歹要沉住氣。您是正經冊封的貴妃,如今肚子裡又懷了龍種,您怕什麼?只要安心養好了胎,等孩子平安落地後,您就有指望了。您聽奴才的,女人年輕指著丈夫,等有了兒子就指著兒子,皇上來不來都是後話。況且他哪兒能不來呢,您的兒子是他的第一子,世上沒有當爹的不心疼兒子的。早前倒是聽說過有位女官懷了龍種,後來卻是死活不知,想必孩子沒養住。將來咱們小主子是皇長子,無論如何地位擺在這裡,您只要保得自己身子健朗,就擎等著享福吧。」
話雖不錯,可貴妃還是七上八下,畢竟這孩子的來歷自己也說不明白。她眼下能依靠的還是聖寵,倘或聖寵忽然沒了,那麼憑慕容家親情淡薄的老例兒,恐怕未必會把這孩子當回事。
「皇帝將來會有很多兒子,除非他明兒就駕崩。」貴妃兀自嘀咕著,「他不來,可見這事兒棘手……」
這頭正說著,派出去的人回來了。貴妃忙傳進來問話,小太監蝦著腰道:「見著柳總管了,總管說貴妃娘娘遇喜是好事兒,可就是這麼巧的,今兒太醫也診出皇后遇喜了。皇上這會子往坤寧宮去了,今兒怕是沒法子上承乾宮來,請娘娘先歇著,明兒等皇上得了閒,自然會來瞧娘娘的。」
像一盆冷水澆得人透心涼,貴妃慘然笑起來,「什麼?皇后也遇喜了?他不是說皇后像木頭,沒什麼趣致可言嗎,結果初一十五都沒落下,還弄出個孩子來……」
這可真是個諷刺的笑話,皇后再不得寵也是皇后,位分且不說了,連懷孕這種事兒上也壓她一頭,真是應了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
索嬤嬤嘆了口氣,「男人嘴裡的話,聽聽則罷,千萬不能當真。眼下皇后也遇喜,皇上不來說得通,總比轉頭就去臨幸別的妃嬪強。」邊說邊攙貴妃回床上,替她蓋了錦被道,「女人懷孕生子,一隻腳在鬼門關里,就比誰的身底子好。今兒您先歇下,等明兒奴才打聽清楚了再說。」
於是一晚上輾轉反側極不踏實,好容易延捱到第二日,皇帝一早又要視朝。朝會散後倒是過來了一趟,卻不見往日的溫存,只說讓她好生作養,略坐了一會兒,便借著內閣要議事,抽身回乾清宮去了。
貴妃說「不對、不對」,這兩個字幾乎要變成她的口頭禪,思量再三,站住了腳吩咐:「去司禮監找梁遇,就說我有請。」
索嬤嬤不知她要做什麼,她是主子,一向又主意大,待要問明她的打算,底下人已經奉命傳話去了。
至於梁遇,在宮裡摸爬滾打多年,長袖善舞,左右逢源。那張俊雅的臉上帶著笑,進來後趨身上前行了一禮,「大沽口外一別,今兒才來給貴妃娘娘請安,娘娘一切安好?」
貴妃點了點頭,「托廠臣的福,一切都好。不知太醫院報司禮監沒有,昨兒胡院使替我診出了喜脈。」
梁遇聽了長揖,「臣昨兒巡查完廠衛衙門回來,底下人已經通稟了。沒想到還連了個巧宗,皇后娘娘也有了好信兒,臣給娘娘道喜,這回宮裡可說是雙喜臨門了。」
「可是……」貴妃神色一黯,哀致道,「皇上不知什麼緣故,似乎對我遇喜這事兒並不十分看重。廠臣是朝廷股肱,素來也照應我們南苑王府,我如今彷徨得很,又不好問別人,只好請廠臣為我指點迷津……可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惹得皇上不高興了?還是我遇喜衝撞了皇后娘娘,皇上這才對我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