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六姑娘美眸睜大,並不同意他的話:「怎麼會?我明明聽說,陛下對你信重有加,還有意將皇位傳給你。」

  段琢道:「他有自己的兒孫不傳位,卻要傳位給我這個侄兒,這話你信嗎?」

  羅六姑娘咕噥道:「可那位不是到現在都沒認祖歸宗嗎?連姓都沒改,怎麼可能繼承皇位?」

  「怎麼不可能,改姓上玉碟很難嗎?」段琢聲音如冰,卻又隱隱透出悲涼,「不過是他們父子倆鬥法,拿我做磨刀石呢。等到姓聶的得勢之日,便是我墜入地獄之時。」

  羅六姑娘臉色「唰」的一下變得慘白,搖頭道:「不會的。」

  「怎麼不會?」段琢似乎笑了笑,「我和姓聶的,有不共戴天之仇,有他無我,有我無他。皇伯父明面上對我更寵愛些,實則呢?我與你父親走得近了些,他便立刻要將你許給他兒子。」

  羅六姑娘嘴唇翕動,眼中的淚快要掉下來了。

  段琢看了她一眼,語氣溫柔起來:「六姑娘,你也知道,我在家中本就孤立無援,這世上再無他人能幫我。你跟著我,不會有好下場,不如趁早改了主意;嫁他,以後有潑天的富貴等著你。」

  「殿下,」羅六姑娘的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美人垂淚,如雨打梨花,海棠承露,「你別難過,你不是孤立無援的,我會幫你,也會說服父親幫你。」

  段琢輕嘆:「何必連累你們?」

  羅六姑娘含情帶淚看向他:「昔日殿下救我一命,如今我不過是還殿下之情罷了。」

  段琢道:「可惜你的婚事,我沒法開口。」

  羅六姑娘搖頭:「殿下的難處我已經知道了,不必過意不去。嫁就嫁吧,嫁過去了也好,或許我還能為殿下做些什麼。只是,」她面上帶笑,淚已如雨下,「從此與君無緣,殿下能不能抱抱我?就當告別。」

  段琢擰著眉頭,一時沒有動作。

  羅六姑娘眸中帶了哀求:「殿下。」

  段琢沒有說話,跨前一步,伸手將她攬入懷中。羅六姑娘眉眼彎彎,踮起腳,紅唇飛快地啄了他唇一下,臉紅得仿佛雲霞一般,藏進了他懷中。

  年年望著這一幕,整個人都石化了:這位羅六姑娘,該不會就是定北郡王那個打算許給聶小乙的庶女吧?

  這一幕,好生熟悉。當初她還是福襄時,段琢哄她為他做內應,不就是這樣嗎?段琢,還真是專注撬聶小乙牆角一百年。

  可憐的聶小乙,相隔七年,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續弦,結果又碰到個段琢的仰慕者,他頭頂的帽子該有多綠啊。

  年年忍不住想為聶輕寒掬一把同情之淚,一邊心生不耐:也不知那對有情人什麼時候結束,她站在這裡,腳都麻了,也不敢動。

  好在,那兩人似乎也知道私會不能太久,羅六姑娘戀戀不捨地從段琢懷裡退出,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段琢站在原地,目送她離開,取出帕子,面無表情地擦了擦唇。

  年年鬆了一口氣:只等段琢離開,她便可以走了。

  卻見段琢隨手將擦過嘴的帕子丟棄。轉過身,朝向她的方向,似笑非笑地開口:「看夠了嗎?看夠了就出來。」目中殺意閃過。

  第77章 第 77 章

  危機感自心頭生起。年年暗自叫糟, 想也不想, 轉身就逃。下一瞬,尖銳風聲破耳,她小腿上一陣劇痛, 不知被什麼刺中, 驀地一軟,整個人都失了平衡, 狠狠摔倒在地。

  段琢漫不經心的聲音響起:「殺了吧。」

  劍光耀眼, 寒意迫來,年年渾身汗毛都豎了起來。生死一線之際,她驀地想起什麼, 掏出懷中當初在桃花谷救段琢時,他給的玉玦,高高舉起:「殿下,我用此玦換我一命。」

  一命換一命, 他總不至於不認帳。

  段琢一怔, 神色微動,下令道:「退下。」森冷的劍光堪堪在年年面前幾寸處停下, 在聽到信的命令後很快後撤。

  腳步聲響起, 段琢緩緩走近, 在她面前停下,垂眸看她。

  年年稍稍鬆了一口氣,低頭察看自己的傷勢。她的膝蓋、手心、手肘都摔傷了,渾身都在疼, 最嚴重的是,小腿上被刺了一劍,血流不止,劇痛刺骨。

  年年又是氣惱,又是後怕。段琢這廝,不愧是終究反派,手段也太狠辣了些,若不是她反應快,若不是她恰好帶著那塊玉玦,只怕這會兒她已成了他暗衛的劍下冤魂。

  段琢無動於衷地看著她狼狽悽慘的模樣,聲音淡漠:「你怎麼會在這裡?」千里之外江南山村的村女,突然身穿華服,出現在皇家獵場,怎不叫他疑心?

  年年心知,段琢這人,素來疑心極重,他這麼問,顯然疑慮猶在,殺機未消。她若答得不好,只怕就要命喪當場。玉玦剛換了她一命,再來一次,她可拿不出第二塊玉玦。

  年年低著頭,一邊拿帕子扎住小腿上方止血,一邊老老實實地答道:「我是被人擄來的。」簡單地將怎麼被段瑞擄走,怎麼訓練她,又將她送入聶府的事說了一通。

  她是他派出的細作,父母家人都捏在他掌心,他總該放心了吧。

  段琢意外:原來她就是柔喜說的,段瑞送給聶輕寒,卻被柔喜調理後策反的那個與福襄極為相似的女孩子。

  他還記得桃花谷中,見到的她的模樣。與福襄是有幾分相似,尤其是那雙眼睛,幾乎一模一樣。可鄉野長大的姑娘,雖有一種與貴女全然不同的蓬勃之氣,到底少了那種錦繡膏粱養成的金尊玉貴,並不會叫人將兩人弄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