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窗戶下邊靠牆的地方是一張寫字桌,桌子的兩邊靠著兩面牆,寫字桌的抽屜里放著書,紙,筆,柜子里放著首都寄來的麥乳精,罐頭,水果糖還有一些自己買來的糕點等吃的。寫字桌前放著一張大的靠背椅。

  寫字桌的旁邊是一個背簍和衣帽架,上面掛著她的那件軍大衣和空槍套,軍用水壺以及木質衣架。

  正對著床的扇牆離門不遠的位置是壘好的小爐子,小爐子旁邊放著用厚紙箱裝好的煤球,再過去一點是小飯桌,桌上放著飯盒和筷子,桌前有一張小靠背椅,另一邊放著一個暖壺。

  再過去兩扇牆的夾角立著一個洗臉架,架子上面放著一個臉盆,洗臉架底下的空位里放著一個洗澡桶,洗臉架上面掛著兩條毛巾。旁邊還用一塊帘子拉出了一個比較小的位置供黎秋洗澡。

  知青院沒有單獨的洗澡間,北方冬天冷平時都是擦一擦,偶爾自己燒了水在自己的臥室裡面草草解決,夏天的時候可以去隊裡特地修出來的洗澡堂洗澡,水自備。黎秋既不想去洗澡堂也不想去女知青的房間湊打擾到她們,索性自己弄了一個小洗澡間。平時的時候拉開帘子房間還是那麼大,洗澡的時候拉上帘子鎖上門也很好隱蔽性。哪怕她可以在空間裡面洗澡,平時還是要打一點水裝裝樣子。

  黎秋打理好了自己,然後從柜子里把自己準備好要寄出去的東西拿出來檢查一遍,想了想又從空間裡拿了幾件東西出來打包好放進背簍里,這才拿著飯盒出去吃飯。

  第6章

  次日一早,黎秋找大隊長請了假去縣城,這段時間地里的小麥都種下去了,其它的作物沒有那麼趕知青們休息一天也沒什麼,大隊長痛快的批了假。

  黎秋背著背簍拿了假條就往公社趕,和她一塊請假了的還有餘紅英,劉美玲,胡衛國,張志遠,姜越幾個知青,石妮兒這一回沒去,只託了黎秋給她買一根紅頭繩。

  這一回農忙石妮兒弟弟放了農忙假從縣裡回來了,不用石妮兒再去送糧。從公社到縣裡一來一回的車費要一毛錢,隊裡的老鄉沒有什麼特別要緊的事兒都不會費這個錢去縣裡。

  同行的男知青幫著女知青背背簍,黎秋的背簍被姜越背在背上,身上空無一物一時間走路都快了許多。

  坐著班車搖搖晃晃的到了縣城之後,一行人也沒有分開集體前往郵政局。幾個知青們都有要寄回家裡的信,像余紅英還有攢了許久的錢票要寄回家裡去補貼家裡的爹娘弟弟妹妹。知青們每個月都有知青補貼,但是不多,一個人吃一個月都很難,余紅英可以省下那麼多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黎秋要寄的東西的東西比較多,有三個包裹。她不用寄錢票,三個包裹里裝著的都是跟隊裡的老鄉換來的臘肉,有野豬、飛龍、兔子、狍子,還有一些黃豆,花生,野菜乾和蘑菇干以及她自己添進去的芝麻油和花生油。

  三個包裹連同信一塊分別寄到三個地方,一個是黎老元帥那裡,一個是一號首長那裡,還有一個給專門幫她跑腿寄東西的警衛員。三個包裹給的人不一樣,裡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黎秋都仔細斟酌過了才決定好怎麼分配的,既能表明心意也不會太出格給團結大隊的老鄉以及自己帶來麻煩。臘的野味也是隊裡分配下來給隊裡的社員的,並不是挖牆角。

  她的幾個大包裹看的余紅英胡衛國張志遠幾人眼饞不已,劉美玲和姜越兩個人倒是比較淡定,黎秋也能明白為什麼。

  劉美玲是家境使然,說通俗點就是自己也能有所以瞧不上。姜越是真的成熟沉穩心態好,也隱約能猜到一些黎秋的背景所以不驚奇。

  幾個人寄了東西之後直奔百貨商店,男知青對百貨商店裡的東西倒不是什麼很心動,蛤喇油和雪花膏他們用不上,大老爺們的也不會保養臉,別的糖果糕點又要錢又要票買不起,不要票買得起的也不想去費這個錢,有這個錢攢下來干點啥不好啊。所以男知青們也就買了生活必需品,這年頭雖然不興什麼牙刷三個月一換,可是牙膏還是要買的,男知青們買了牙膏之後就站在一邊等她們。

  而女知青們到了百貨商店直奔蛤喇油和雪花膏放的地兒,黎秋跟在後面不著急,她的空間裡有很多的護膚品,而且她的木系異能和治癒系一塊兒結合起來用能提取很多植物精華,用起來又有效又沒有副作用,所以這些東西她都瞧不上也不會去用。

  蛤喇油都有長的像貝殼一樣的硬殼殼裝著,而雪花膏有小鐵盒子裝的,一盒子兩塊錢。也有帶蓋的大瓶子裝的,這種可以散賣,想要多少百貨商店的銷售員會給你稱,不過要自己帶裝雪花膏的東西來裝,百貨商店不提供盛放物品。

  這還是縣裡的百貨商店才有那麼足的貨,要是公社裡的供銷社很多東西都不齊全的,平時買個蛤蜊油供銷社有時候都會斷貨,知青們也不愛往供銷社去。

  劉美玲財大氣粗的買了一盒小鐵盒子裝的雪花膏,余紅英眼饞的看著櫃檯上的鐵盒子,最後買了一瓶蛤喇油。

  黎秋不需要這些,她掏出糧油本把這個月的副食品都買了,布票是一年過期的暫時不慌動,可以先攢攢到時候扯一塊大一點的布,她也就沒管了。但是副食品不一樣,這些票券的使用期限短不用就浪費了,現在買來就算她不吃也能用來跟隊裡的小孩子做交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