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大隊長這麼說了之後那個開門的女知青臉色才好看一些,忙不迭的招呼她們進院子。才走了幾步那開門的女知青腳步一頓:「大隊長,我才想起來,知青院房子不夠,男知青那裡還勉強能住下,我們這邊女知青已經住了四個了,現在最多就只能住兩個人。」

  知青院的院子本來就小房子也不大,除了男女兩間屋子之外還有一個廚房一個之前就有半破不破的雜貨間。其實知青們也沒什麼雜貨要放的,自己的私人物品都是放在自己的房間的,農具也都是隊裡統一存放,只有一些平時用不著的東西才放到雜貨間裡,就這樣知青們還怕哪天下雪雜貨間會塌個徹底呢。

  「不是還有個小屋子當時沒動?」

  那女知青指了指雜貨間,一臉的一言難盡:「大隊長,那房子本來就破,去年下雪塌了一大半,這會兒根本住不了人。」

  幾人順著女知青的目光看過去。

  「……」

  這哪是塌了一大半,就剩下半扇牆瞧著都要塌了。

  大隊長看著那房子也愁,哪曉得上面要一口氣安排那麼多的城裡娃子過來,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還得給他們操心這個操心那個,這不是浪費資源嗎!

  可上頭下來的任務也不能不聽,大隊長煩悶的撓了撓頭,目光從黎秋三人中間掃過,另外兩個女知青手挽著手朝來開門的那個女知青那裡靠了靠,就是沒說話體現的意思無比明顯,這是要抱團了。

  行吧,黎秋心裡暗暗嘆了一口氣。還以為換個地方就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結果只是因為沒有觸及到利益而已,好在離恢復高考也沒有多久了,而且自己一身的秘密一個人獨居也是比較好。

  雖然這個小破房是磕磣了點,可是位置比較好啊,沒有和廚房和男女知青宿舍挨在一起,門一關充分保證了她的隱私不泄漏。想了想,她開口道:「大隊長,我有一個想法,您看現在能找到人把房子修一修嗎,我可以出工錢不讓鄉親們白干。」說著她低著頭做出一副害羞的模樣:「只是我沒有糧食沒法兒包飯了,不過工錢我可以多給一毛,您看這樣可以嗎?」

  大隊長還正想著要把多餘的女知青安排到隊裡哪戶人家去呢,聽了黎秋的話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是烈士家屬,琢磨了一下點頭應了:「那行,我現在就去給你找人。隊裡還有一些材料正好扛過來給你修房子。」他頓了頓:「材料我先去湊湊,可以便宜一些算給你」。說著直接找人去了。

  不能薅羊毛,這道理黎秋懂,她也不差這麼一點錢,把房子先拿下來來也好,房子是自己出的錢建的到時候有新的知青來也不好安排和她一塊兒住,還是能保證她的隱私。

  看了眼腕上的手錶,又看了眼小破屋,黎秋覺得今天是住不上了,就是今天動作快房子修好了也不一定能馬上就住進去,也不知道大隊長會怎麼安排自己。

  那個開門的女知青也不含糊,見幾個人還站著就招呼他們坐。知青院的凳子千奇百怪,有木頭樁子也有用木釘釘的板凳,做工比較粗糙,不過看起來就很結實,打磨的也精細不扎人。

  「這會兒缺糧,其他的知青都上山摘野菜去了,要晚一些才會回來。」那個女知青拎了一壺水過來,裝水的不是暖壺而是鐵皮壺子,這讓黎秋對老知青們的生活又了解了個大概。

  「我們這裡都是各自用各自的飯盒,只有裝菜是統一的菜盆,你們要是沒有的還得去供銷社買了才行。」說著女知青一拍腦門:「看我這記性,說了那麼多了我不知道你們叫什麼呢。我叫余紅英,杭城人,70年來的。」

  戴

  眼鏡的男知青還有一些靦腆,白嫩的臉上泛著些紅:「我叫席然,寧市的。」

  「我叫胡衛國,安城的。」

  「張志遠,西市人。」

  幾個男知青介紹了自己之後黎秋才知道她們這裡來的新知青並不是都是首都來的,她朝眾人笑了笑:「我是黎秋,首都的。」

  一開始和老鄉搭訕的女知青臉色有些難看,她瞪了黎秋一眼:「我叫劉美玲,武安的。」

  黎秋被她瞪得莫名其妙,索性不搭理她省的越搭理越來勁兒。

  「我叫趙曉曉,是平城人。」最後那個比較羞澀的女知青聲音細細小小的,說完話之後看了大家一眼又低下了頭。

  新知青里胡衛國特別會來事兒,只聽見他嘰嘰喳喳跟余紅英聊了一會兒,沒幾下就把知青院的情況打聽了個七七八八,黎秋也沒閒著,趁著胡衛國和余紅英說話的時候把關鍵信息記了下來,算是撿了個漏。

  等余紅英說到團結大隊裡誰誰誰不能惹誰誰誰家裡有工人的時候大隊長帶著七八個人扛著工具和材料過來了。其中兩個人手裡還拎著給幾個新來的知青的口糧。幾人連忙站起來給他們讓路,趁著這個機會也順便把東西收到屋子裡面去。只有黎秋的行李還在外面放著。

  大隊長朝黎秋招了招手:「建個五六平的小房子很快的,今天就能做完,你看看有什麼要交代的跟我說一聲我好交代他們。工錢一人五毛,不管飯就是六毛。我估摸著房子建完也得隔個幾天才能住人,這幾天你先去我家裡和我閨女住。」

  六毛錢在黎秋的印象中是很便宜的,就算知道這個年代的勞動力比較廉價也冷不丁的楞了一下,回過神來才應了大隊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