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了韓淑妃這根枝攀附著,顧蘭馥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了。

  二皇子的性子,她多少知道,孝順,良善,溫和,只要韓淑妃好生勸他,他便是對自己有些不喜,也必然會聽從母親的,遵守婚約。

  對她母親,她自然是陰奉陽違,見機行事。

  她後面又有韓淑妃幫著她,而韓淑妃兄弟的人脈,也能在必要時刻助她一臂之力。

  如此一來,她還怕鬥不過一個顧錦沅嗎?

  而對於顧錦沅,顧蘭馥也想得很明白了。

  她之前就是一時沒想開,鑽死胡同了,不一定非要讓她嫁給太子,可以讓她隨便嫁一個什麼人,或者乾脆毀了她的名聲。

  只要她能巴住二皇子這根高枝,以後坐上鳳位,怎麼處置顧錦沅,還不是她說了算?

  顧錦沅自然不知道顧蘭馥這些念頭,她最近也有些懶散,更不知道顧蘭馥這些小動作,她只是瞥了一眼顧蘭馥,覺得今天的顧蘭馥好像要上天了。

  這讓她多少有些疑惑,一直到入了西山的行宮,她才明白為什麼。

  西山是天子的獵場,而在獵場之外,自有行宮,行宮就在西山之側,環山面水,鬱鬱蔥蔥,身處行宮,可以觀群層巒疊嶂,可以聽蟲鳴鳥叫。

  進了行宮後,像顧錦沅這等貴女,要先去拜見隨行的皇太后。

  顧錦沅自從來到燕京城後,一切順遂,但是她當然也明白,最關鍵的還在後面,這位皇太后昔日就和自己外祖母不合,之後兩個人,命運天差地別,一個終於熬成了皇太后,另一個卻是在隴西貧寒度日。

  如今自己身為外祖母的外孫女,來到這皇太后跟前,一切也就難免要被皇太后裁決了。

  顧錦沅眼觀鼻鼻觀心,低首不語,神情平淡安靜。

  皇太后看著顧錦沅半響,笑了:「可真好看,乍一看,就像是雪堆的,玉雕的,比你母親當年還要好看。」

  她這一說,旁邊的王皇后也就罷了,韓淑妃卻是臉色微微變了一下。

  當年陸青岫的貌美是如此驚動燕京城,她還是記得的,當年陸青岫進宮時候,她甚至還曾經從旁親自奉茶過。

  現在陸青岫早已經作古了,結果她的女兒竟然又來燕京城了。

  她想起來顧蘭馥之前說的話,不免膽顫心驚,她也是一步步熬過來的,熬到如今不容易,熬到了如今,當上了淑妃,皇太后身邊除了皇后,也就是屬她最有臉面了。

  這一切因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她生下了皇二子。

  她生下的兒子性情恭謙,一向得皇太后喜歡,這才有了她的今天。

  如果她的兒子竟然被這顧錦沅迷上了,那是什麼後果?當年皇太后對陸青岫可是很不屑的。

  韓淑妃想到這裡,望著顧錦沅的目光已經有幾分不喜,只是到底在宮中多年,心思藏著,並不顯露而已。

  反倒是旁邊的王皇后,含笑望著顧錦沅,倒是欣賞得很。

  她自己沒兒子,也就沒有什麼防備顧錦沅的心思。

  作為一個沒兒子的皇后,走到如今,她也不需要防備什麼,只需要安安分分就好了。

  安安分分,熬著,不出大錯,也不出風頭,只要她活得夠久,誰又能怎麼著她呢?

  顧錦沅上次為皇太后拜壽的時候,其實王皇后和韓淑妃也在,但當時場面太宏大,周圍人也太多,根本不可能抬首去看誰,如今都是可以藉機掃一眼。

  一掃之下,她心裡多少有個數了。

  二皇子性情良善柔和,或許是因為他有那麼一個母親――當母親的太能計較,當兒子的反而就心性純良了。

  一個看似安靜不爭不搶,但其實存著心思的母親,這樣的女人,從一個宮人慢慢爬上來的,不可小覷。

  這個時候皇太后笑著讓顧錦沅近前來,拉著她的手,問了她在燕京城覺得可好,顧錦沅自然是說好。

  皇太后又問起來她的外祖母,顧錦沅微微垂眸,輕聲說:「外祖母走之前還算安詳,只是太過瘦弱。」

  這話說出後,她能感覺到,皇太后嘆息了一聲,那嘆息里確實是有些同情的。

  但是那種同情,分明就是勝利者對一個徹底失敗者的同情,居高臨下,回味無窮。

  作為失敗者的外孫女,顧錦沅溫婉含笑,什麼都沒說。

  皇太后又讓顧錦沅坐在她下首,陪著她用茶,和她說起這燕京城裡的茶來,又問顧錦沅會點茶嗎,顧錦沅自然是說不會。

  皇太后嘆息:「你的外祖母,當年可是尤擅點茶。」

  顧錦沅笑嘆:「我長於隴西荒僻之地,哪裡會這個。」

  皇太后搖頭,望著顧錦沅,頗為惋惜:「你啊,就是被耽誤了。」

  被耽誤的顧錦沅垂下了眼睛,自己也是一聲笑嘆。

  說話間,自然也有其它百官家眷過來拜見皇太后,見到顧錦沅就坐在皇太后下首,多少暗羨。

  就在這時,又聽到宮人稟報,說是太子和二皇子過來了。

  此時殿中也有別的女眷在,當然更有年輕貴女,聽得這個,一個個臉上微紅,多少有些期待。

  顧錦沅心裡微動,側首掃了一眼旁邊的顧蘭馥,卻見顧蘭馥袖下的手微微收攏了。

  她有些奇怪,仔細想想,她和顧蘭馥坐馬車一路行來,仿佛她時不時袖子收緊,倒像是袖中藏了什麼東西,只是當時她心裡想著別的,並沒在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