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得讓老謝家人看看她的兒子,得有多出息。
王翠花將自己的打算在飯桌上說了出來,自然沒人反對,只是謝青雲是沒有時間跟著他們回去的。
這來回得有兩三個月,謝青雲若是回去,趕不上述職。
王翠花和謝長貴一商量,便準備兩人自行回去,等他們回到謝家村,那放榜的喜訊也該傳到那裡了。
謝青雲送走了爹娘,又在家中休整了一個月,才去了翰林院述職。
孫番和蒙山也是進士,三人是一同去翰林院。
翰林院一天下來,謝青雲都沒找到什么正事,果然翰林院都是閒職,不過謝青雲也沒有辦法。
他們來翰林院就是來鍍金的,必須要經過這一遭。
沒有親娘在家,謝青雲基本都是去酒樓解決的。
第157章
酒樓已經不需要謝青雲操心, 而他和三皇子合作的蔬菜大棚也通過實驗,在今年冬天就在京城打響了名氣,那些上層圈子的官員們, 特別是那群貴族們,能在冬日吃上新鮮的蔬菜都成為一件十分長面子的事。
到謝青雲如今從國子監出來,考完科舉入職翰林院,他都已經是十五歲的兒郎了。
王翠花和謝長貴回到謝家村大出了風頭,那流水席擺了整整三天三夜, 這謝家村出了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不僅僅是謝家村占光, 縣城裡的老爺都特意讓人送了禮。
老謝家人是真沒想到從謝青雲能如此有出息,只是他們二房的三郎也是中了進士,雖沒有六郎那麼風光, 但到底也沒讓老謝家沒臉。
畢竟他們和三房鬧得那麼僵,有了三郎倒也不必腆著臉去求王翠花。
只老謝頭怎麼想還是心裡不痛快,六郎到底是他們老謝家的人,合該這種好事有老謝家的一份。
但是老謝頭和謝老太都知道王翠花是個什麼樣的人,整一個混不吝, 只是這次王翠花和謝長貴回村,那一身的行頭,真的比城裡的官家老爺夫人,還要讓人亮眼。
老謝頭本來還想打打爺孫牌,只謝青雲沒回來,而王翠花又不知從哪學來, 剛回村,就搬了兩大馬車的東西來了老謝家,當著全村人的面,把那孝敬擺的滿滿的。
謝老太看到那馬車的精貴東西,心疼的直抽抽,這個三媳婦就是天生與她作對的,他們鄉下要這麼好的東西作甚,還不如換作銀子更實在。
王翠花就是故意這麼做的,瞅到老太婆那心疼的樣子笑眯了眼。
等兩人回到京城後,都已經是三個月後。
謝青雲這日在翰林院如同往日一樣,準備找些書籍打發時間,卻被一道聖旨,直接召到宮中。
雖不知道是何事,單謝青雲也並不驚慌。
「微臣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謝青雲不卑不亢的行禮。
宣德帝一揮手,神情中有些煩躁,便就開口,「朕見你殿試對治理水災預防瘟疫有獨到見解,此次便跟著三皇子一同去那災荒之地。」
謝青雲應下,便被揮到了一邊,他不過是一個小角色。
接下來的時間便聽朝堂上的大臣討論此次災荒,謝青雲也從中獲取了一些信息。
簡而言之,便是江浙一帶因著發洪水,沖毀了無數房屋還有一座小村莊因此傳起了瘟疫,而此次去治理災荒便是由三皇子領頭,這是宣德帝想給自己兒子攢一大功績,讓天下人看看。
謝青雲如今和朱景煥也算熟識,每隔幾日便能碰到三皇子帶著宣筠去酒樓,見到謝青雲便邀他一起。
下朝之後,謝青雲就被三皇子身邊的侍衛請了過去,商議此次之事。
謝青雲儘量將自己所能想到的都說了出來,大部分都得到了朱景煥的認同,等一同商議的官員都散了。
朱景煥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謝青雲許久,末了輕咳一聲,「你家中是否有一名長姐名為如意。」
謝青雲一愣,他這些日子都在家中,怎麼不知道男女主什麼時候搭上線了。
看來這男女主的感情線終於要發展了,想通之後謝青雲淡定的喝完茶盞中的茶,才道,「那是我家三姐,不知三皇子從何得知?」
朱景煥被這麼一問,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我倒是有緣與你家三姐見過幾面。」
謝青雲「哦」了一聲,不再說話,而朱景煥也因為身份不好再繼續問下去。
兩人尷尬了一會,朱景煥就讓人送謝青雲回家。
三日之後便要出發,王翠花知道兒子這事,心中自然擔心,但這是聖旨,只能絞盡腦汁為謝青雲準備著實用的東西,還一個勁的叮囑。
謝青雲皆是笑著應下,「娘,這些年家中已經攢下不少銀子,我想買些糧食,救濟那些災民。」
王翠花這人摳門,但是蛋糕店的巨大利潤,讓她攢了一大筆銀錢,也沒有拒絕,直接應下。
其實謝青雲如今已經是小有身家,和三皇子合作的蔬菜大棚讓他錢袋子漲了起來,還有酒樓的分成,買些糧食也無可厚非。
謝青雲跟著三皇子去了災荒之地,那裡被洪災所害,真可謂是民不聊生,好在他們早有準備,一大堆物資被一批批運過來。
有三皇子親自坐鎮,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瘟疫也防護的到位,有謝青雲的指點,這次救災的效率是快了一大截。
等災荒結束,一群人回到京城自然就是論功行賞,三皇子賺的是名聲,其他人自然是官名。
王翠花將自己的打算在飯桌上說了出來,自然沒人反對,只是謝青雲是沒有時間跟著他們回去的。
這來回得有兩三個月,謝青雲若是回去,趕不上述職。
王翠花和謝長貴一商量,便準備兩人自行回去,等他們回到謝家村,那放榜的喜訊也該傳到那裡了。
謝青雲送走了爹娘,又在家中休整了一個月,才去了翰林院述職。
孫番和蒙山也是進士,三人是一同去翰林院。
翰林院一天下來,謝青雲都沒找到什么正事,果然翰林院都是閒職,不過謝青雲也沒有辦法。
他們來翰林院就是來鍍金的,必須要經過這一遭。
沒有親娘在家,謝青雲基本都是去酒樓解決的。
第157章
酒樓已經不需要謝青雲操心, 而他和三皇子合作的蔬菜大棚也通過實驗,在今年冬天就在京城打響了名氣,那些上層圈子的官員們, 特別是那群貴族們,能在冬日吃上新鮮的蔬菜都成為一件十分長面子的事。
到謝青雲如今從國子監出來,考完科舉入職翰林院,他都已經是十五歲的兒郎了。
王翠花和謝長貴回到謝家村大出了風頭,那流水席擺了整整三天三夜, 這謝家村出了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 不僅僅是謝家村占光, 縣城裡的老爺都特意讓人送了禮。
老謝家人是真沒想到從謝青雲能如此有出息,只是他們二房的三郎也是中了進士,雖沒有六郎那麼風光, 但到底也沒讓老謝家沒臉。
畢竟他們和三房鬧得那麼僵,有了三郎倒也不必腆著臉去求王翠花。
只老謝頭怎麼想還是心裡不痛快,六郎到底是他們老謝家的人,合該這種好事有老謝家的一份。
但是老謝頭和謝老太都知道王翠花是個什麼樣的人,整一個混不吝, 只是這次王翠花和謝長貴回村,那一身的行頭,真的比城裡的官家老爺夫人,還要讓人亮眼。
老謝頭本來還想打打爺孫牌,只謝青雲沒回來,而王翠花又不知從哪學來, 剛回村,就搬了兩大馬車的東西來了老謝家,當著全村人的面,把那孝敬擺的滿滿的。
謝老太看到那馬車的精貴東西,心疼的直抽抽,這個三媳婦就是天生與她作對的,他們鄉下要這麼好的東西作甚,還不如換作銀子更實在。
王翠花就是故意這麼做的,瞅到老太婆那心疼的樣子笑眯了眼。
等兩人回到京城後,都已經是三個月後。
謝青雲這日在翰林院如同往日一樣,準備找些書籍打發時間,卻被一道聖旨,直接召到宮中。
雖不知道是何事,單謝青雲也並不驚慌。
「微臣叩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謝青雲不卑不亢的行禮。
宣德帝一揮手,神情中有些煩躁,便就開口,「朕見你殿試對治理水災預防瘟疫有獨到見解,此次便跟著三皇子一同去那災荒之地。」
謝青雲應下,便被揮到了一邊,他不過是一個小角色。
接下來的時間便聽朝堂上的大臣討論此次災荒,謝青雲也從中獲取了一些信息。
簡而言之,便是江浙一帶因著發洪水,沖毀了無數房屋還有一座小村莊因此傳起了瘟疫,而此次去治理災荒便是由三皇子領頭,這是宣德帝想給自己兒子攢一大功績,讓天下人看看。
謝青雲如今和朱景煥也算熟識,每隔幾日便能碰到三皇子帶著宣筠去酒樓,見到謝青雲便邀他一起。
下朝之後,謝青雲就被三皇子身邊的侍衛請了過去,商議此次之事。
謝青雲儘量將自己所能想到的都說了出來,大部分都得到了朱景煥的認同,等一同商議的官員都散了。
朱景煥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謝青雲許久,末了輕咳一聲,「你家中是否有一名長姐名為如意。」
謝青雲一愣,他這些日子都在家中,怎麼不知道男女主什麼時候搭上線了。
看來這男女主的感情線終於要發展了,想通之後謝青雲淡定的喝完茶盞中的茶,才道,「那是我家三姐,不知三皇子從何得知?」
朱景煥被這麼一問,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我倒是有緣與你家三姐見過幾面。」
謝青雲「哦」了一聲,不再說話,而朱景煥也因為身份不好再繼續問下去。
兩人尷尬了一會,朱景煥就讓人送謝青雲回家。
三日之後便要出發,王翠花知道兒子這事,心中自然擔心,但這是聖旨,只能絞盡腦汁為謝青雲準備著實用的東西,還一個勁的叮囑。
謝青雲皆是笑著應下,「娘,這些年家中已經攢下不少銀子,我想買些糧食,救濟那些災民。」
王翠花這人摳門,但是蛋糕店的巨大利潤,讓她攢了一大筆銀錢,也沒有拒絕,直接應下。
其實謝青雲如今已經是小有身家,和三皇子合作的蔬菜大棚讓他錢袋子漲了起來,還有酒樓的分成,買些糧食也無可厚非。
謝青雲跟著三皇子去了災荒之地,那裡被洪災所害,真可謂是民不聊生,好在他們早有準備,一大堆物資被一批批運過來。
有三皇子親自坐鎮,底下的人自然不敢怠慢,瘟疫也防護的到位,有謝青雲的指點,這次救災的效率是快了一大截。
等災荒結束,一群人回到京城自然就是論功行賞,三皇子賺的是名聲,其他人自然是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