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第96章 抉擇
長秋宮潛藏那五百士卒, 此刻即便聽不見章後驚呼,也已見形勢不妙, 自然紛紛跳出, 或張弓搭箭,或手持刀槍, 就要去同底下那烏泱泱一片,數不勝數的士卒拼殺。
其中為首者,正是劉安手下的關漢, 只聽他一聲怒號:「兄弟們,且在此殺出條血路來!」
那五百壯兵紛紛相應,摩拳擦掌便要迎上。
卻見隱在重兵之後,一身諸侯王冠服的劉徇又發出一支哨箭,「咻」的破空聲一下引得眾人注意。
但聽他微笑道:「諸位, 徇今日前來, 只為尋仇。爾等本是真定王麾下壯士, 如今真定王已挾少帝奔逃而去,爾等攔我,又有何用?」
那五百人聞言, 不由悚然一驚,面面相覷後, 紛紛將目光轉向關漢, 驚疑道:「關將軍,劉徇所言,可是真的?」
關漢心中一緊, 知曉劉徇已然窺破劉安的謀劃,只怕情況不好。然未到最後一刻,他決計不能先露怯,遂耿著脖子道:「休得胡言!大王怎會如此?」
旁人聞言,這才稍定了幾分。可到底敵強我弱,如此情勢下,著實難捱。
劉徇朗聲笑道:「我為何要誆騙你們?莫說我今日有萬人入宮中,便是你們能逃出宮外外頭亦有我的十萬大軍在。橫豎都是我瓮中之鱉,我若再費心思誆騙,豈非自尋煩惱?」
他說著,伸手指指殿中,道:「諸位且看,可曾有天子身影?」
那五百人忙回頭去看,果然只見章後一人,滿是驚恐地瞪著這處情形,一見他們窺探,忙尖聲呼喝:「愣著做甚?殺出去!」
可面對十倍於我的敵人,又有誰當真敢貿然而動?
劉徇又道:「若爾等就此放下兵器,令我入內,我絕不為難諸位。」
關漢咬牙恨道:「莫聽他蠱惑之言!天下如何有這等好事?」
卻聽人群中,有一人道:「蕭王素有信義,當初西山赤巾曾挾其為質,卻仍能得其重用,毫髮無損至今。如此人物,怎會出言蠱惑爾等?」
劉徇又微微一笑,道:「還是束手就擒吧。我早已派人於各處城門攔截,如今,真定王與天子,只怕已被我手下攔住,無路可逃了。」
此言一出,越將其逼入山窮水盡之境地。
只聽「哐啷」一聲,不只是誰,手中刀柄一下掉落在地。緊接著,又是撲通一聲,關漢身側,竟有個蓄了絡腮鬍的壯兵,涕淚橫流跪倒,連連磕頭道:「求蕭王饒過我吧!我家中婦人才生下一子,尚未見過,實在不忍就這樣拋棄妻兒而死!」
旁人面面相覷,不出片刻,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放下兵器,直接跪倒投降。
「你們——」關漢直被一口氣堵在胸間,說不出話來,揮刀要砍,那頭劉季已快速上前,拔箭射出。
箭鏃深深沒入關漢左胸膛間,他高舉的長刀尚未落下,便哐啷落地,踉蹌兩步,口吐血沫,狼狽倒地,順著長長台階,一圈圈滾落在地,拖出道道血痕。
劉徇有一瞬蹙眉,施施然步上台階去,令那五百人起來離去,隨即便是一揮手,數百兵卒魚貫入殿,將殿中之人團團圍住。
章後已至山窮水盡之時,頹然坐於座上,卻仍強撐著挺直脊背,一手摳入檀木桌案間,瞪眼望著底下那面如冠玉,閒庭信步的男子,掩不住地驚恐顫抖。
只見劉徇微微一笑,先掃視四周,才略一躬身,行禮道:「徇拜見太后。」
緊接著,在章後驚疑不定的目光中,倏然抬頭,笑容不變,目光變冷,道:「吾兄徜,喪命於此,徇一日不敢忘。」
章後忙指著底下長跪的眾人道:「劉徇,你身歷兩朝,當知我與陛下的逼不得已,一切只怪耿允!他的眷屬皆在此,妻妾也好,兒孫也罷,任你處置!待你了了家仇,我即刻讓陛下下旨以你輔政!」
悽厲的聲線迴蕩在寂靜的大殿中,卻教劉徇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他蹙眉揮去心中異樣,只淡淡冷笑:「多謝太后提醒,害兄長之人,徇必一個也不放過。」
說出此話,又令他心口莫名一震。
然這是他期待了整整三年的時刻,絕不容一絲猶豫。
只見他一抬手,周遭兵卒紛紛張弓搭箭,對準殿中那數十人,與高座之上瑟瑟發抖的章後。
便於他揮手下令放箭前,章後忽然顫聲指他道:「劉徇,你娶了我的女兒為妻,怎可殺她生母!」
劉徇腦中忽然一陣疼痛,恍惚間,竟見個模糊而熟悉的身影,戚戚然落淚,決絕地拔劍,刺入章後心窩間。
他胸腔間一陣躁鬱,不過一瞬,面上便再沒了方才的淡然平靜,轉而變作冷凝森寒。
「阿姝那樣好,有你這般的母親,實是她之恥。」
說罷,再不顧她驚顫惶恐,風度盡失之態,將揚起的手毫不猶豫揮下。
一時間,無數支箭密密麻麻射出,織作一張密不透風的箭網,將殿中之人射得體無完膚,淋漓鮮血四處流淌,慘然可怖。
太后既死,大仇得報。
劉徇無心多看,遂轉身離去。
心中沉甸甸三年的重壓忽然卸去,令他一下難以適應,甚至隱隱覺出些莫名的窒悶與痛苦。
恰此時,郭瞿等已將被挾逃至城門處的少帝劉顯帶回。
劉顯本就怯懦膽小,今日逢此巨變,已是嚇得哆哆嗦嗦,腿腳虛軟,此刻竟是由數個兵卒架在中間行來。
長秋宮潛藏那五百士卒, 此刻即便聽不見章後驚呼,也已見形勢不妙, 自然紛紛跳出, 或張弓搭箭,或手持刀槍, 就要去同底下那烏泱泱一片,數不勝數的士卒拼殺。
其中為首者,正是劉安手下的關漢, 只聽他一聲怒號:「兄弟們,且在此殺出條血路來!」
那五百壯兵紛紛相應,摩拳擦掌便要迎上。
卻見隱在重兵之後,一身諸侯王冠服的劉徇又發出一支哨箭,「咻」的破空聲一下引得眾人注意。
但聽他微笑道:「諸位, 徇今日前來, 只為尋仇。爾等本是真定王麾下壯士, 如今真定王已挾少帝奔逃而去,爾等攔我,又有何用?」
那五百人聞言, 不由悚然一驚,面面相覷後, 紛紛將目光轉向關漢, 驚疑道:「關將軍,劉徇所言,可是真的?」
關漢心中一緊, 知曉劉徇已然窺破劉安的謀劃,只怕情況不好。然未到最後一刻,他決計不能先露怯,遂耿著脖子道:「休得胡言!大王怎會如此?」
旁人聞言,這才稍定了幾分。可到底敵強我弱,如此情勢下,著實難捱。
劉徇朗聲笑道:「我為何要誆騙你們?莫說我今日有萬人入宮中,便是你們能逃出宮外外頭亦有我的十萬大軍在。橫豎都是我瓮中之鱉,我若再費心思誆騙,豈非自尋煩惱?」
他說著,伸手指指殿中,道:「諸位且看,可曾有天子身影?」
那五百人忙回頭去看,果然只見章後一人,滿是驚恐地瞪著這處情形,一見他們窺探,忙尖聲呼喝:「愣著做甚?殺出去!」
可面對十倍於我的敵人,又有誰當真敢貿然而動?
劉徇又道:「若爾等就此放下兵器,令我入內,我絕不為難諸位。」
關漢咬牙恨道:「莫聽他蠱惑之言!天下如何有這等好事?」
卻聽人群中,有一人道:「蕭王素有信義,當初西山赤巾曾挾其為質,卻仍能得其重用,毫髮無損至今。如此人物,怎會出言蠱惑爾等?」
劉徇又微微一笑,道:「還是束手就擒吧。我早已派人於各處城門攔截,如今,真定王與天子,只怕已被我手下攔住,無路可逃了。」
此言一出,越將其逼入山窮水盡之境地。
只聽「哐啷」一聲,不只是誰,手中刀柄一下掉落在地。緊接著,又是撲通一聲,關漢身側,竟有個蓄了絡腮鬍的壯兵,涕淚橫流跪倒,連連磕頭道:「求蕭王饒過我吧!我家中婦人才生下一子,尚未見過,實在不忍就這樣拋棄妻兒而死!」
旁人面面相覷,不出片刻,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放下兵器,直接跪倒投降。
「你們——」關漢直被一口氣堵在胸間,說不出話來,揮刀要砍,那頭劉季已快速上前,拔箭射出。
箭鏃深深沒入關漢左胸膛間,他高舉的長刀尚未落下,便哐啷落地,踉蹌兩步,口吐血沫,狼狽倒地,順著長長台階,一圈圈滾落在地,拖出道道血痕。
劉徇有一瞬蹙眉,施施然步上台階去,令那五百人起來離去,隨即便是一揮手,數百兵卒魚貫入殿,將殿中之人團團圍住。
章後已至山窮水盡之時,頹然坐於座上,卻仍強撐著挺直脊背,一手摳入檀木桌案間,瞪眼望著底下那面如冠玉,閒庭信步的男子,掩不住地驚恐顫抖。
只見劉徇微微一笑,先掃視四周,才略一躬身,行禮道:「徇拜見太后。」
緊接著,在章後驚疑不定的目光中,倏然抬頭,笑容不變,目光變冷,道:「吾兄徜,喪命於此,徇一日不敢忘。」
章後忙指著底下長跪的眾人道:「劉徇,你身歷兩朝,當知我與陛下的逼不得已,一切只怪耿允!他的眷屬皆在此,妻妾也好,兒孫也罷,任你處置!待你了了家仇,我即刻讓陛下下旨以你輔政!」
悽厲的聲線迴蕩在寂靜的大殿中,卻教劉徇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他蹙眉揮去心中異樣,只淡淡冷笑:「多謝太后提醒,害兄長之人,徇必一個也不放過。」
說出此話,又令他心口莫名一震。
然這是他期待了整整三年的時刻,絕不容一絲猶豫。
只見他一抬手,周遭兵卒紛紛張弓搭箭,對準殿中那數十人,與高座之上瑟瑟發抖的章後。
便於他揮手下令放箭前,章後忽然顫聲指他道:「劉徇,你娶了我的女兒為妻,怎可殺她生母!」
劉徇腦中忽然一陣疼痛,恍惚間,竟見個模糊而熟悉的身影,戚戚然落淚,決絕地拔劍,刺入章後心窩間。
他胸腔間一陣躁鬱,不過一瞬,面上便再沒了方才的淡然平靜,轉而變作冷凝森寒。
「阿姝那樣好,有你這般的母親,實是她之恥。」
說罷,再不顧她驚顫惶恐,風度盡失之態,將揚起的手毫不猶豫揮下。
一時間,無數支箭密密麻麻射出,織作一張密不透風的箭網,將殿中之人射得體無完膚,淋漓鮮血四處流淌,慘然可怖。
太后既死,大仇得報。
劉徇無心多看,遂轉身離去。
心中沉甸甸三年的重壓忽然卸去,令他一下難以適應,甚至隱隱覺出些莫名的窒悶與痛苦。
恰此時,郭瞿等已將被挾逃至城門處的少帝劉顯帶回。
劉顯本就怯懦膽小,今日逢此巨變,已是嚇得哆哆嗦嗦,腿腳虛軟,此刻竟是由數個兵卒架在中間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