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章後眸中閃過嘲諷。他哪裡只是想要阿姝那樣簡單?分明是想作第二個耿允,第二個劉徇。否則,他為何不趁阿姝尚未許嫁前,便先去求親,卻偏等知曉阿姝是她這個太后所生後,才起了意?
美色固然能引他覬覦,可歸根結底,不過是追尋那能令他盡攬天下美色的無上權力罷了。若大權在握,何愁得不到阿姝?
只可惜,他的智謀與膽識皆不足與那二人相提並論。不過,這也是她願用此人的原因——日後若要除去,不必大費周章。
她遂假意笑道:「這是自然。此番若能成功,往後你我便高枕無憂,何愁旁事?」
劉安一咬牙,道:「臣明白,即刻便照太后吩咐行事。」
待他離去,劉顯滿是憂慮道:「母后,蕭王此信豈非好意?為何咱們不能與他言和?」
章後面色一冷,伸出細長指甲用力戳了戳他細嫩面頰,怒道:「陛下怎如此無知?這信中哪裡有好意?他是教陛下將你的母后我,直接交他處置,替他兄長出氣!他要殺了我,陛下可願意?待殺了我,下一個便是陛下,陛下可願意?」
劉顯陡然慘澹起來,狐疑地將那帛書看了一遍又一遍,臉色漸白,連連搖頭,道:「不不不,我不願意!母后救我!」
章後將他瘦小的身子摟緊,低聲道:「陛下莫怕,只管聽母后的便是。」
……
劉安自長樂宮離去後,便馬不停蹄趕往早已暗中在城外駐下的軍營中,照著太后吩咐,將人分作幾撥,於每日傍晚時分,喬裝打扮,一點一點往城中去,再由宮人趁夜偷偷放入宮中。
如此,數日下來,宮中便已埋伏下數千人手。
而弓箭刀槍等,為掩人耳目,亦藏於宮中每日出入採買之馬車中偷偷運入。
關漢等人皆被派出,暗中部署此事,唯姜瑜一人,卻另有安排。
「子沛,先前令你所作之文,我已盡閱,著實妙哉。只稍改兩處,一旦發告天下,定能引群情激憤,一呼百應。」
姜瑜想起先前耗費多日,才忍下心中不滿,而作下之文,稍有不悅,卻仍恭敬道:「大王請說。」
劉安微笑了笑,道:「也非言語用詞之事。只是你文中言,劉徇無天子詔,擅入長安,此言不對,他不久後入長安,乃由天子召見。」
姜瑜蹙眉:「既如此,蕭王何罪之有?」
劉安笑意愈深:「便道他——殺害太后吧。」
姜瑜一怔:「殺害太后?可——大王分明正——」
他話至一半,便忽然明白了,滿是震驚錯愕。劉安此舉,分明是料定太后非但不能除去劉徇,反而會為其所殺。
果然,劉安道:「太后到底是婦人,用慣了下作手段,不曉得劉徇此人,心思當不比她淺,如何會這般輕易便信了她?此次在宮中設埋伏,絕對成不了事。」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便舍了太后。子沛,到那日,我便攜天子逃出,一同往蜀地去,另立朝廷。你與李天師相熟,過兩日便先領一隊人過去,到時我請陛下封你作太常,如何?」
姜瑜垂眸,掩住其中複雜情緒,暗暗握拳,道:「全聽大王吩咐。」
……
洛陽城中,劉徇每日不但接自夏陽與長安來的書信奏報,還需與洛陽當地郡官豪族交通,絲毫不比在夏陽時清閒。
然饒是如此,他仍是每日傍晚前準時歸來,趁著日光還暖時,親自陪著阿姝在南宮中散步,時而登蘭台與雲台,時而往旁的宮室中觀瞻。
南宮中凡宮殿數十間,十日下來,二人也不過觀了不到十五間。
阿姝嘆道:「此地南宮,著實比信宮規制更大許多,氣勢亦磅礴。」
劉徇仍是將她雙腿放膝上輕輕按揉,聞言笑道:「自然,信宮建於戰國,後只撥出作信都衙署,未多加修葺。此地不同,非但給高祖做過都城,更為先帝作梁王起事時暫居,幾經修葺,自然頗具規模。」
阿姝轉眼望向長秋宮外的其餘殿閣,不經意笑道:「不愧為帝王居所,後宮竟也這樣廣闊,不知需多少嬪妃宮人,才能將此填滿。」
劉徇正將她雙腿小心放下,聞言默默望她一眼,在她身邊坐下,將婢子捧來的熱羹攪了攪,又親自嘗了嘗,才遞給她:「用些吧,溫的,不燙口了。」
阿姝如今吃得多了,一日兩餐已是不夠,夜裡時常餓醒,他便記得每日散步後,多給她飲些熱羹。
見她一口一口飲,他也望一眼屋外,道:「宮中地廣,你可是嫌空曠無人了?」
阿姝側目想了想,搖頭道:「倒是不空曠,這裡有阿嫂、阿昭,還有破奴和阿黛,再有雀兒她們,每日裡也是熱鬧的。」
劉徇勾了勾唇角,俯身過去舔了口她唇邊晶瑩,笑道:「既不空曠,你住著豈不很好?做什麼要填滿。」
阿姝舉勺的手倏然一頓,抬眸莫名瞧他一眼,又若無其事的垂眸繼續飲羹:「也並非定要填滿,只是帝王后宮,既然有這樣多宮室,自然是有道理的。」
劉徇抿唇,未再說話,只將袖中雙拳攥緊。
……
又過兩日,漸至十一月,眼看一月將近,劉徇只得離開洛陽。
臨別前,他令阿姝留在屋中,勿去相送:「我此去便能將事全定下,待你生產之時,定會回來。」
美色固然能引他覬覦,可歸根結底,不過是追尋那能令他盡攬天下美色的無上權力罷了。若大權在握,何愁得不到阿姝?
只可惜,他的智謀與膽識皆不足與那二人相提並論。不過,這也是她願用此人的原因——日後若要除去,不必大費周章。
她遂假意笑道:「這是自然。此番若能成功,往後你我便高枕無憂,何愁旁事?」
劉安一咬牙,道:「臣明白,即刻便照太后吩咐行事。」
待他離去,劉顯滿是憂慮道:「母后,蕭王此信豈非好意?為何咱們不能與他言和?」
章後面色一冷,伸出細長指甲用力戳了戳他細嫩面頰,怒道:「陛下怎如此無知?這信中哪裡有好意?他是教陛下將你的母后我,直接交他處置,替他兄長出氣!他要殺了我,陛下可願意?待殺了我,下一個便是陛下,陛下可願意?」
劉顯陡然慘澹起來,狐疑地將那帛書看了一遍又一遍,臉色漸白,連連搖頭,道:「不不不,我不願意!母后救我!」
章後將他瘦小的身子摟緊,低聲道:「陛下莫怕,只管聽母后的便是。」
……
劉安自長樂宮離去後,便馬不停蹄趕往早已暗中在城外駐下的軍營中,照著太后吩咐,將人分作幾撥,於每日傍晚時分,喬裝打扮,一點一點往城中去,再由宮人趁夜偷偷放入宮中。
如此,數日下來,宮中便已埋伏下數千人手。
而弓箭刀槍等,為掩人耳目,亦藏於宮中每日出入採買之馬車中偷偷運入。
關漢等人皆被派出,暗中部署此事,唯姜瑜一人,卻另有安排。
「子沛,先前令你所作之文,我已盡閱,著實妙哉。只稍改兩處,一旦發告天下,定能引群情激憤,一呼百應。」
姜瑜想起先前耗費多日,才忍下心中不滿,而作下之文,稍有不悅,卻仍恭敬道:「大王請說。」
劉安微笑了笑,道:「也非言語用詞之事。只是你文中言,劉徇無天子詔,擅入長安,此言不對,他不久後入長安,乃由天子召見。」
姜瑜蹙眉:「既如此,蕭王何罪之有?」
劉安笑意愈深:「便道他——殺害太后吧。」
姜瑜一怔:「殺害太后?可——大王分明正——」
他話至一半,便忽然明白了,滿是震驚錯愕。劉安此舉,分明是料定太后非但不能除去劉徇,反而會為其所殺。
果然,劉安道:「太后到底是婦人,用慣了下作手段,不曉得劉徇此人,心思當不比她淺,如何會這般輕易便信了她?此次在宮中設埋伏,絕對成不了事。」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便舍了太后。子沛,到那日,我便攜天子逃出,一同往蜀地去,另立朝廷。你與李天師相熟,過兩日便先領一隊人過去,到時我請陛下封你作太常,如何?」
姜瑜垂眸,掩住其中複雜情緒,暗暗握拳,道:「全聽大王吩咐。」
……
洛陽城中,劉徇每日不但接自夏陽與長安來的書信奏報,還需與洛陽當地郡官豪族交通,絲毫不比在夏陽時清閒。
然饒是如此,他仍是每日傍晚前準時歸來,趁著日光還暖時,親自陪著阿姝在南宮中散步,時而登蘭台與雲台,時而往旁的宮室中觀瞻。
南宮中凡宮殿數十間,十日下來,二人也不過觀了不到十五間。
阿姝嘆道:「此地南宮,著實比信宮規制更大許多,氣勢亦磅礴。」
劉徇仍是將她雙腿放膝上輕輕按揉,聞言笑道:「自然,信宮建於戰國,後只撥出作信都衙署,未多加修葺。此地不同,非但給高祖做過都城,更為先帝作梁王起事時暫居,幾經修葺,自然頗具規模。」
阿姝轉眼望向長秋宮外的其餘殿閣,不經意笑道:「不愧為帝王居所,後宮竟也這樣廣闊,不知需多少嬪妃宮人,才能將此填滿。」
劉徇正將她雙腿小心放下,聞言默默望她一眼,在她身邊坐下,將婢子捧來的熱羹攪了攪,又親自嘗了嘗,才遞給她:「用些吧,溫的,不燙口了。」
阿姝如今吃得多了,一日兩餐已是不夠,夜裡時常餓醒,他便記得每日散步後,多給她飲些熱羹。
見她一口一口飲,他也望一眼屋外,道:「宮中地廣,你可是嫌空曠無人了?」
阿姝側目想了想,搖頭道:「倒是不空曠,這裡有阿嫂、阿昭,還有破奴和阿黛,再有雀兒她們,每日裡也是熱鬧的。」
劉徇勾了勾唇角,俯身過去舔了口她唇邊晶瑩,笑道:「既不空曠,你住著豈不很好?做什麼要填滿。」
阿姝舉勺的手倏然一頓,抬眸莫名瞧他一眼,又若無其事的垂眸繼續飲羹:「也並非定要填滿,只是帝王后宮,既然有這樣多宮室,自然是有道理的。」
劉徇抿唇,未再說話,只將袖中雙拳攥緊。
……
又過兩日,漸至十一月,眼看一月將近,劉徇只得離開洛陽。
臨別前,他令阿姝留在屋中,勿去相送:「我此去便能將事全定下,待你生產之時,定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