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四下皆靜,這些臣屬們面面相覷,一時摸不清他到底何意。
郭瞿細細體味他話中深意,又將方才所閱之書回想一遍,方明白了些,道:「大王所言甚是,如今正是該盡為臣之本分的時候。選賢任能之事,乃至替大司徒昭雪之事,皆只能由天子為之,旁人不可僭越。」
他說到「選賢任能」與「昭雪」時,格外的加重語氣,令眾人漸漸明白。
這是在給天子個體面的機會。
選賢任能何意?分明是令陛下退位讓賢;揪出主謀何意?分明是勸太后自行認罪。
如此,尚能給那對孤兒寡母留個體面。若天子能主動讓賢,興許日後還能做個尋常諸侯,自回封地,安逸富足以渡餘生。
一番回想,眾人疑心焦慮稍散,才一一退去。
郭瞿卻特意留在最後,待無旁人時,方蹙眉凝重道:「大王何時變得這般心地慈軟?」
劉徇面色一僵,隨即笑道:「君卿何出此言?」
郭瞿也不避諱,直言道:「瞿從大王數年之久,雖不敢稱對大王脾性一清二楚,卻也自認略熟悉一二。大王平素雖為人處事的確寬仁大度,然在大事上,卻從無心慈手軟之時。如今耿允已除,即便大王明日便將天子廢了,如今也沒人敢再多言。然大王卻忽然如此,似要放其一條生路,難道不知,斬草而除根的道理嗎?即便天子胸無大志,也難抵擋別有用心之人將其利用。」
劉徇面無表情,揮手道:「罷了,君卿,我心中有數,段不會教此事發生。」
郭瞿卻並未繼續咄咄道:「大王,可是因王后之故?」
劉徇聞言,驟然變色,難得一見的不假辭色,道:「君卿,慎言!」
郭瞿面不改色,直接拜道:「瞿亦請大王三思。」
二人頭一次意見相左,針鋒相對。劉徇怒目片刻,終是以指節煩躁地揉了揉眉心,嘆息一聲,艱澀道:「君卿放心,我覺不會令大伙兒辛苦拼殺而來的基業付之一炬。」
……
第二日一早,將夏陽諸事安頓好後,又將昨日之帛書交郭瞿,令其三日後送往長安,並特囑咐,給天子一月期限決斷。
待一切妥當,便仍與先前一般,領十數人隨行,輕騎往洛陽去。
如今已入十月,暑氣消散,寒意漸起。算算日子,阿姝已懷妊七月有餘,再有不到兩個月,便要生產。劉徇戰事一歇,便想著要回去看看。
此番回去,因只需到洛陽,距離近了許多。一行人快馬加鞭,不過兩日便到了。
傍晚時分,待入得南宮朱雀門,再繞行至嘉德門時,正見阿姝方登罷蘭台,遠眺後,由婢子們攙扶著緩緩步下,劉昭、鄧婉,乃至破奴等都在兩旁,幾人說笑著,看來格外歡欣,應是已聽聞了他戰勝的消息。
果然,眾人一見是劉徇,先是一愣,轉而便笑著沖他行禮祝賀。
尤其破奴,小大人似的沖他深深作揖,以仍稚氣的嗓音肅然道:「叔父用兵如神,有大智,破奴日後定也要如叔父一般,入沙場,立功勳。」
劉徇聞言,朗聲笑著將他抱起,邊與阿姝同行,邊毫不吝惜地誇讚數句,又問了問平日功課。
鄧婉沖劉昭使了個眼色,劉昭心領神會,二人自領著孩子先行離去,回了暫居的阿閣。
劉徇揮手叫跟從的僕婢們離遠些,自伸出雙臂去在旁摟著她,二人一步一步緩緩往長秋宮行去。
他垂目過去望她隆起的肚皮,眉目溫和,說道:「不過一兩月,肚皮仿佛又大了些。」
阿姝亦順他目光看去,笑道:「還有不久便要生了,自然是一天天地長大。」
她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頰邊的酒窩愈深,側目道:「昨日才得知夫君已然戰勝,怎今日便回來了?前線還有那樣多的人,都等著夫君呢。」
劉徇不由想起郭瞿之言,無聲蹙眉,轉而又鬆開,若無其事道:「奸人才除,大戰方歇,恰給將士們以慶祝喘息之機,我亦要回來看看你。放心,定不誤事。」
阿姝莞爾,心中亦想起他即將入長安,不由稍收起笑,道:「耿允雖已滅了,到底大局還未全定下,夫君可已有了成算?」
她心底約有七八分的確定,知他目標絕非僅僅殺太后,替兄長報仇,只是事到臨頭,他要殺太后也好,要處置天子也好,要做皇帝也好,她只覺有些惶恐與迷茫,不知如何自處。
卻不知,劉徇聞言,只下意識想起少帝之時,撫撫她腮邊,略乾澀道:「我有成算,你放心,答應你的事,總不會食言。」
阿姝只沉默望他一眼,未再說話。
待入得長秋宮,她方坐下,雀兒便自覺行到近前,將阿姝雙腿抬起放平,伸手一點一點揉捏起來。
劉徇入內室稍換過衣裳出來,見此忙問:「做什麼?可是腿腳傷著了?」
阿姝擺手道:「不曾,我好得很。只是近來亦水腫,每日裡這兩條腿都脹得難受,只得多去走一走,再回來按一按才好。」
劉徇湊近一瞧,果然見她兩條筆直纖細的腿,仿佛比從前稍圓碩了一些。
阿姝見他目光看來,不由縮了縮,咬唇緊張道:「教你見了這副模樣,實在羞愧。」
劉徇知她又是疑心自己沒了從前少女的美貌,遂暗嘆一聲,令雀兒下去,親自去捧起她雙腿,擱在自己膝頭上,一點一點地替她按揉起來。
郭瞿細細體味他話中深意,又將方才所閱之書回想一遍,方明白了些,道:「大王所言甚是,如今正是該盡為臣之本分的時候。選賢任能之事,乃至替大司徒昭雪之事,皆只能由天子為之,旁人不可僭越。」
他說到「選賢任能」與「昭雪」時,格外的加重語氣,令眾人漸漸明白。
這是在給天子個體面的機會。
選賢任能何意?分明是令陛下退位讓賢;揪出主謀何意?分明是勸太后自行認罪。
如此,尚能給那對孤兒寡母留個體面。若天子能主動讓賢,興許日後還能做個尋常諸侯,自回封地,安逸富足以渡餘生。
一番回想,眾人疑心焦慮稍散,才一一退去。
郭瞿卻特意留在最後,待無旁人時,方蹙眉凝重道:「大王何時變得這般心地慈軟?」
劉徇面色一僵,隨即笑道:「君卿何出此言?」
郭瞿也不避諱,直言道:「瞿從大王數年之久,雖不敢稱對大王脾性一清二楚,卻也自認略熟悉一二。大王平素雖為人處事的確寬仁大度,然在大事上,卻從無心慈手軟之時。如今耿允已除,即便大王明日便將天子廢了,如今也沒人敢再多言。然大王卻忽然如此,似要放其一條生路,難道不知,斬草而除根的道理嗎?即便天子胸無大志,也難抵擋別有用心之人將其利用。」
劉徇面無表情,揮手道:「罷了,君卿,我心中有數,段不會教此事發生。」
郭瞿卻並未繼續咄咄道:「大王,可是因王后之故?」
劉徇聞言,驟然變色,難得一見的不假辭色,道:「君卿,慎言!」
郭瞿面不改色,直接拜道:「瞿亦請大王三思。」
二人頭一次意見相左,針鋒相對。劉徇怒目片刻,終是以指節煩躁地揉了揉眉心,嘆息一聲,艱澀道:「君卿放心,我覺不會令大伙兒辛苦拼殺而來的基業付之一炬。」
……
第二日一早,將夏陽諸事安頓好後,又將昨日之帛書交郭瞿,令其三日後送往長安,並特囑咐,給天子一月期限決斷。
待一切妥當,便仍與先前一般,領十數人隨行,輕騎往洛陽去。
如今已入十月,暑氣消散,寒意漸起。算算日子,阿姝已懷妊七月有餘,再有不到兩個月,便要生產。劉徇戰事一歇,便想著要回去看看。
此番回去,因只需到洛陽,距離近了許多。一行人快馬加鞭,不過兩日便到了。
傍晚時分,待入得南宮朱雀門,再繞行至嘉德門時,正見阿姝方登罷蘭台,遠眺後,由婢子們攙扶著緩緩步下,劉昭、鄧婉,乃至破奴等都在兩旁,幾人說笑著,看來格外歡欣,應是已聽聞了他戰勝的消息。
果然,眾人一見是劉徇,先是一愣,轉而便笑著沖他行禮祝賀。
尤其破奴,小大人似的沖他深深作揖,以仍稚氣的嗓音肅然道:「叔父用兵如神,有大智,破奴日後定也要如叔父一般,入沙場,立功勳。」
劉徇聞言,朗聲笑著將他抱起,邊與阿姝同行,邊毫不吝惜地誇讚數句,又問了問平日功課。
鄧婉沖劉昭使了個眼色,劉昭心領神會,二人自領著孩子先行離去,回了暫居的阿閣。
劉徇揮手叫跟從的僕婢們離遠些,自伸出雙臂去在旁摟著她,二人一步一步緩緩往長秋宮行去。
他垂目過去望她隆起的肚皮,眉目溫和,說道:「不過一兩月,肚皮仿佛又大了些。」
阿姝亦順他目光看去,笑道:「還有不久便要生了,自然是一天天地長大。」
她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頰邊的酒窩愈深,側目道:「昨日才得知夫君已然戰勝,怎今日便回來了?前線還有那樣多的人,都等著夫君呢。」
劉徇不由想起郭瞿之言,無聲蹙眉,轉而又鬆開,若無其事道:「奸人才除,大戰方歇,恰給將士們以慶祝喘息之機,我亦要回來看看你。放心,定不誤事。」
阿姝莞爾,心中亦想起他即將入長安,不由稍收起笑,道:「耿允雖已滅了,到底大局還未全定下,夫君可已有了成算?」
她心底約有七八分的確定,知他目標絕非僅僅殺太后,替兄長報仇,只是事到臨頭,他要殺太后也好,要處置天子也好,要做皇帝也好,她只覺有些惶恐與迷茫,不知如何自處。
卻不知,劉徇聞言,只下意識想起少帝之時,撫撫她腮邊,略乾澀道:「我有成算,你放心,答應你的事,總不會食言。」
阿姝只沉默望他一眼,未再說話。
待入得長秋宮,她方坐下,雀兒便自覺行到近前,將阿姝雙腿抬起放平,伸手一點一點揉捏起來。
劉徇入內室稍換過衣裳出來,見此忙問:「做什麼?可是腿腳傷著了?」
阿姝擺手道:「不曾,我好得很。只是近來亦水腫,每日裡這兩條腿都脹得難受,只得多去走一走,再回來按一按才好。」
劉徇湊近一瞧,果然見她兩條筆直纖細的腿,仿佛比從前稍圓碩了一些。
阿姝見他目光看來,不由縮了縮,咬唇緊張道:「教你見了這副模樣,實在羞愧。」
劉徇知她又是疑心自己沒了從前少女的美貌,遂暗嘆一聲,令雀兒下去,親自去捧起她雙腿,擱在自己膝頭上,一點一點地替她按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