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7頁
俄國起義軍占領了莫斯科之後,又占領了聖彼得堡,並抓獲了尼古拉二世一家人,起義軍領袖列寧為了夜長夢多,派遣自己的特務頭子將尼古拉二世全家秘密處死。而在此時,奉曹躍的命令,一部分白人士兵在俄國製造混亂,屠殺俄國貴族,並宣揚人人平等人人平均的理念,分享了貴族們的莊園、財產、女人和食物。
原本起義軍的領袖列寧打算安撫國內貴族,慢慢處理,但是沒有想到此時居然發生了大規模屠殺貴族報復,並引起了全民的仇富行為,大約有數十萬人遭到波及,被殺死的富裕家庭和貴族將近五萬人。隨後,俄國國內貴族勢力開始反撲,俄國內戰開始,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俄國東西都面臨著大量的敵人,在東面面臨著中華帝國兩個軍團一百二十萬人的壓力,在西線面臨著俄國八十萬精銳部隊的壓力,同時起義軍內部也有著巨大的分歧。有一部分人希望在掀翻了帝國之後,俄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精英,他們掌握著大量的財富,理所應當認為自己應該在新俄國中占據話語權。另外一部分以列寧為首的人則主張建立屬於工農代表的國家,他們的支持者更多,也更加能代表俄國人的心聲,因此他們理所應當認為自己是新俄國的未來。
而德國已經開始行動,三十個陸軍師朝著察里津撲來,如果俄國人占領察里津,俄國將只剩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堅持戰鬥了,而且俄國便再也沒有南方工業基礎,從此之後淪為一個徹底的農業國家,並喪失黑海。
而中國的兩個軍團,在得知德國的軍事行動意圖之後,自然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他們甚至於主動找到了前俄國貴族們,支持他們的白軍,並武裝起來50萬軍隊,打算推翻新俄國。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列寧毅然決定放棄對爭議領土的索求,簽署了俄國歷史上兩個最大的賣國條約《布雷斯特條約》和《中俄迪化條約》,其中《布列斯特條約》是新俄國與同盟國包括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署的一份合約,俄國割讓了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並賠償三十億盧布。
《中俄迪化條約》的內容也很簡單,俄國承認烏拉爾山以東亞洲領土歸屬中華帝國以及其藩國,俄國從此之後不再覬覦亞洲的領土,俄國從此將腳步停在烏拉爾山,俄國是歐洲的俄國,不再是歐亞的俄國。中國不再支持白俄軍隊,但俄國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曹躍要求俄國派遣史達林來到中國簽署這條條約,此時史達林在俄國的政治地位很低,大概只排在十一位,他是列寧的書記官,沒想到被中華帝國的皇帝曹躍點名簽約這條最大的賣國條約。
史達林當然想反抗,可是如果他不簽署的話,他在俄國再也沒有政治前途,將會被列寧打入冷宮,甚至列寧的契卡也會對他下手。被迫無奈,史達林來到了中華帝國的迪化,與中華帝國皇太子曹儉簽署了《中俄迪化條約》,宣布中俄之戰從此之後停戰。
當史達林回到俄國之後,由高爾察克率領的俄國舊軍隊已經對新俄國發起了反擊,俄國已經由托洛茨基掌握全部軍對,病入膏肓的列寧只能躲在冬宮裡治療疾病,留給史達林的時間不多了。史達林動用手腕,聯合文化部門,掌握俄國的口舌與宣傳工作,更加重要的是,因為列寧口不能言,實際上史達林成為了列寧的傳聲筒,他的話代表著列寧。在取得了列寧的新任之後,他隨後掌握了契卡,並迅速將列寧的親信捷爾任斯基趕走,換上了自己的親信貝利亞。
從此之後,托洛茨基率領軍隊在前方與白俄以及英法美等國家組成的干涉軍戰鬥,而史達林開始秘密處理托洛茨基的親信,並在各個部門之中全部換上自己的親信。
而在中華帝國皇太子曹儉與俄國代表史達林簽訂了《中俄迪化條約》之後,中華帝國終於在法理上將俄國亞洲部分完全抓在手中,但是讓它成為自己的土地一部分,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英法美等世界列強不會允許中華帝國湧入如此之大的一片領土,甚至於曹躍在北方列出了北部荒原五國,也無法徹底的打消列強的干涉行為。隨後,曹躍決定將北部荒原(西伯利亞地區)進一步進行分封建國,建立十幾個中華帝國的藩國,建立十幾個華人王國,以此來打消列強的野心,同時也為了未來中華帝國在國際上不再孤單而建立新的國家。
但是中俄停戰,第二軍團與第三軍團陸陸續續從烏拉爾山後撤之後,此時的日本徹底傻眼了。
他們本打算和俄國來一個東西夾擊,可沒想到的是,俄國自己完蛋了,日本人尷尬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這段時間,日本的大正天皇似乎病情更加嚴重了,曾經發生一起大家在召開會議,大正天皇發瘋的時間,他忽然跳出來拿著武士刀揮舞著高喊:「我要殺了你,鬼畜曹躍!鬼畜曹躍!」這次大鬧會議廳可以說是日本皇室的醜聞了,而且這次醜聞還被人泄露了出來,成為了讓日本政府抬不起頭來一樁事件,甚至在前線的日本將士也驚訝不已,沒想到天皇成為這個樣子了。
有鑑於大正天皇越來越瘋癲的表現,元老門決定架空他的權力,並且扶持皇太子裕仁,只是裕仁也僅僅是是元老門的傀儡罷了。
原本起義軍的領袖列寧打算安撫國內貴族,慢慢處理,但是沒有想到此時居然發生了大規模屠殺貴族報復,並引起了全民的仇富行為,大約有數十萬人遭到波及,被殺死的富裕家庭和貴族將近五萬人。隨後,俄國國內貴族勢力開始反撲,俄國內戰開始,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俄國東西都面臨著大量的敵人,在東面面臨著中華帝國兩個軍團一百二十萬人的壓力,在西線面臨著俄國八十萬精銳部隊的壓力,同時起義軍內部也有著巨大的分歧。有一部分人希望在掀翻了帝國之後,俄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精英,他們掌握著大量的財富,理所應當認為自己應該在新俄國中占據話語權。另外一部分以列寧為首的人則主張建立屬於工農代表的國家,他們的支持者更多,也更加能代表俄國人的心聲,因此他們理所應當認為自己是新俄國的未來。
而德國已經開始行動,三十個陸軍師朝著察里津撲來,如果俄國人占領察里津,俄國將只剩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堅持戰鬥了,而且俄國便再也沒有南方工業基礎,從此之後淪為一個徹底的農業國家,並喪失黑海。
而中國的兩個軍團,在得知德國的軍事行動意圖之後,自然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他們甚至於主動找到了前俄國貴族們,支持他們的白軍,並武裝起來50萬軍隊,打算推翻新俄國。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列寧毅然決定放棄對爭議領土的索求,簽署了俄國歷史上兩個最大的賣國條約《布雷斯特條約》和《中俄迪化條約》,其中《布列斯特條約》是新俄國與同盟國包括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簽署的一份合約,俄國割讓了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並賠償三十億盧布。
《中俄迪化條約》的內容也很簡單,俄國承認烏拉爾山以東亞洲領土歸屬中華帝國以及其藩國,俄國從此之後不再覬覦亞洲的領土,俄國從此將腳步停在烏拉爾山,俄國是歐洲的俄國,不再是歐亞的俄國。中國不再支持白俄軍隊,但俄國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曹躍要求俄國派遣史達林來到中國簽署這條條約,此時史達林在俄國的政治地位很低,大概只排在十一位,他是列寧的書記官,沒想到被中華帝國的皇帝曹躍點名簽約這條最大的賣國條約。
史達林當然想反抗,可是如果他不簽署的話,他在俄國再也沒有政治前途,將會被列寧打入冷宮,甚至列寧的契卡也會對他下手。被迫無奈,史達林來到了中華帝國的迪化,與中華帝國皇太子曹儉簽署了《中俄迪化條約》,宣布中俄之戰從此之後停戰。
當史達林回到俄國之後,由高爾察克率領的俄國舊軍隊已經對新俄國發起了反擊,俄國已經由托洛茨基掌握全部軍對,病入膏肓的列寧只能躲在冬宮裡治療疾病,留給史達林的時間不多了。史達林動用手腕,聯合文化部門,掌握俄國的口舌與宣傳工作,更加重要的是,因為列寧口不能言,實際上史達林成為了列寧的傳聲筒,他的話代表著列寧。在取得了列寧的新任之後,他隨後掌握了契卡,並迅速將列寧的親信捷爾任斯基趕走,換上了自己的親信貝利亞。
從此之後,托洛茨基率領軍隊在前方與白俄以及英法美等國家組成的干涉軍戰鬥,而史達林開始秘密處理托洛茨基的親信,並在各個部門之中全部換上自己的親信。
而在中華帝國皇太子曹儉與俄國代表史達林簽訂了《中俄迪化條約》之後,中華帝國終於在法理上將俄國亞洲部分完全抓在手中,但是讓它成為自己的土地一部分,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英法美等世界列強不會允許中華帝國湧入如此之大的一片領土,甚至於曹躍在北方列出了北部荒原五國,也無法徹底的打消列強的干涉行為。隨後,曹躍決定將北部荒原(西伯利亞地區)進一步進行分封建國,建立十幾個中華帝國的藩國,建立十幾個華人王國,以此來打消列強的野心,同時也為了未來中華帝國在國際上不再孤單而建立新的國家。
但是中俄停戰,第二軍團與第三軍團陸陸續續從烏拉爾山後撤之後,此時的日本徹底傻眼了。
他們本打算和俄國來一個東西夾擊,可沒想到的是,俄國自己完蛋了,日本人尷尬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這段時間,日本的大正天皇似乎病情更加嚴重了,曾經發生一起大家在召開會議,大正天皇發瘋的時間,他忽然跳出來拿著武士刀揮舞著高喊:「我要殺了你,鬼畜曹躍!鬼畜曹躍!」這次大鬧會議廳可以說是日本皇室的醜聞了,而且這次醜聞還被人泄露了出來,成為了讓日本政府抬不起頭來一樁事件,甚至在前線的日本將士也驚訝不已,沒想到天皇成為這個樣子了。
有鑑於大正天皇越來越瘋癲的表現,元老門決定架空他的權力,並且扶持皇太子裕仁,只是裕仁也僅僅是是元老門的傀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