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漢市政府對蔣中正的到來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吳孝良和張學良程序性的露了一面便回到了臨時駐地,只是他前腳剛進門,後腳就接到了由山東轉來的上海密電。

  電文很簡單,只有五個字。

  “王亞樵離滬。”

  吳孝良捏著手中點報紙,不由得眉頭緊皺。

  去年開始山東出於策略需要,曾對日本有過短暫的妥協,此人便幾次以鋤奸之名謀劃刺殺山東系的首領吳孝良,因為吳孝良身邊的情報與安保工作十分周密幾次行動均告失敗。

  王亞樵也由此成了山東軍各地情報人員的重點監視對象,此人離滬則又很大可能來了武漢。

  ----2015/7/22 9:38:46|15767704----

  第624章 壯士赴死

  關於王亞樵的電報,讓吳孝良的隨身警衛們都緊張不已,武漢不比濟南,是別人的一畝三分地,不可能調配大量人手排查刺客,並保證吳孝良的安全,但他們還是與市政府進行了通報,要求排查此人,力求將刺客捉那歸案,繩之以法。

  湖北省政府主席賀耀祖聞訊後立即針對吳孝良的安全做了重要指示,責令武漢警察局限期捉拿王亞樵其人歸案。

  對此,張學良嗤之以鼻。

  “賀耀祖一個光杆司令,限期與不限期有什麼區別,警察局雖然名義上受武漢市政府領導,誰不知道實權都在警備司令陳明樞的手裡,陳明樞能讓賀耀祖如願了,那才見鬼呢。”

  看著張學良喋喋不休,在表達著自己的不滿,吳孝良讓他稍安勿躁,其實誰都能看得出來,賀耀祖此舉不過是向他們示好,而問題的關鍵是,陳明樞在此究竟持什麼態度,但不論如何,吳孝良不相信,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讓刺客將某位大佬刺殺在自己的地盤上。

  張學良則冷笑道:“有什麼不敢的,閻百川的專機不就是現成的例子嗎。”

  經過張學良的提醒,吳孝良反而覺得事情未必如眼見這般簡單,“如果此事於陳明樞無關呢。”

  “那能是誰。”

  張學良下意識問了一句,緊接著卻噤聲了,他的眼中似乎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光芒,其間又夾雜著顯而易見的仇恨。

  “有沒有可能是日本人。”

  須知,日本人曾奇襲山東軍嚴密控制下的洛陽,兵將李又廷派在那裡的守軍打的落花流水,僅僅千餘人就攆著幾萬人屁股一頓猛打,那麼,在距離平津極近的太遠,對閻錫山的飛機做些手腳,想來也不是問題吧。

  那麼接下來,問題產生了,日本人的情報人員究竟是否滲透到武漢來了,答案幾乎是肯定的,日本人怎麼可能不滲透到武漢來呢,只不過是滲透的程度深淺而已。

  這個想法讓吳孝良甚感頭疼,如果日本人向要在武漢有所動作,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要破壞這次全國和解大會的召開。

  ……

  上海霞飛路某幢公寓中,一柄精緻的手槍被放在了滿臉書卷氣的青年手中。

  “大丈夫建功立業,流芳千古;小丈夫求利苟生與草木同腐,人生自古誰無死,死得其所哉,文天祥抗元殉國,正氣沖寰宇,千秋萬歲不朽,‘九一八’以來,日寇緊逼入侵,蔣介石、汪精衛、吳孝良之流媚日賣國,四萬萬同胞眼看著就要淪為異族的奴隸,望弟此番發難,痛誅國賊,旋轉乾坤,改變國家命運,拯救民族於水火之中,必將永垂千古,願弟努力。”

  年輕人被這位異姓兄長的慷慨激昂所感染,蒼白的臉上泛起陣陣潮紅,表情不無悲壯之色。

  “誅殺國賊志在必行,灑熱血,擲頭顱,救國家,救民族,在所不惜,弟感佩兄長相知之雅,教導經年,雖死何憾。”

  被年輕人稱為兄長的中年人面色凝重,來到桌邊將兩隻玻璃杯從酒櫃中拿了出來,倒滿了洋酒,一隻遞給年輕人,一隻自己端起。

  “一飲此杯,勿負國人。”

  說罷,中年人將手中滿滿的洋酒一飲而盡,又奮力摔在地板上,玻璃杯應聲碎成了千片萬片,年輕人顯然不善飲酒,被濃烈的洋酒刺激的吞吐咳嗽,仍舊堅持將杯中所有的烈酒倒入了肚腹之中,然後強忍著直衝腦門的酒氣,將手中玻璃杯學著中年人的模樣,擲於地上,只是他酒精發作,手臂已經有些難以自如,玻璃杯掉在地上竟自未碎。

  中年人看了顯然一怔,剛要說話,卻見年輕人逃也似得飛奔出房間,只可惜在距離洗手間兩步距離的地方,他再也忍不住,張開了薄薄的嘴唇,任由胃裡的烈酒與食物悉數噴了出來,噴的滿地都是。

  在失去意識的最後一刻,年輕人心裡嘆息了一聲,可惜中午的吃牛排了……

  ……

  吳孝良的猜想果然沒錯,陳明樞也不願見到國中諸位大佬中的其中一位,在自己的地盤上出現意外,得知賀耀祖下令武漢全市的警察局,限期緝捕王亞樵其人後,竟破天荒的傳令各局不得推諉,盡力完成任務。

  儘管語氣不甚堅決,但警察局的幾位頭頭腦腦在研讀了警備司令的命令後,一致得出了結論,陳司令這一回是要動真格的了,於是,在當天夜裡,整個武漢三鎮雞飛狗跳,所有警察都得到了明確命令,緝捕兇手王亞樵,不但如此,次日一早,警備司令部的大兵踏著嚯嚯的步子,大舉開入漢口,顯然是針對住在漢口的吳孝良,向他表明自家絕不容於任何人在武漢三鎮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