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頁
城牆高處忽然起風了,夾著西北的沙塵,吳孝良的眼睛忽然被迷住了,一時間眼淚橫流,恍惚間似有所動,隱約間竟想起了一個人來,於是,到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讓他上來吧,告訴他,只有一刻鐘的時間。”
副官得令之後馬靴踏著城牆下了城去,吳孝良好半天才揉出了眼睛裡的異物,可仍舊是滿目迷離,眼前一片模糊。
吳孝良忽覺眼前站定一人,似有一陣春風颳了過來,他再揉了柔眼睛,眼前逐漸明亮了起來,那人的輪廓也逐漸變得清晰。
“果然是你。”
愣怔良久之後,吳孝良悠悠吐出一句話來,
...
----2015/4/20 2:36:12|13532389----
第615章 離開
不過回應吳孝良的卻是咔嗒一聲,卻見來人端起相機對著他按了幾下快門才又重新站好。
“吳主席你好,我是大公報的記者徐若雲,這次來西安是想對您做一次專訪。”
聲音清脆面容姣好,一身利落的西式裝扮更顯幹練,同時又伸出了修長白皙的右手。
“真沒想到,十年過去了,您還是這麼年輕,一點都沒有變化呢。”
吳孝良見她落落大方並無半分忸怩甚至是敘舊之意,便也坦然的伸出了右手與之輕輕一握,入手處卻是一片滑膩冰涼,全不似她面容上的俏笑如花。
呼呼一陣北風颳過,頓時就揚起了一片沙塵。
“徐,徐記者咱們下城去說吧,城上風大……”
徐若雲卻笑道:“古城朔風,這背景才正合適聞名天下的吳大將軍,站好了,我再給你拍上幾張照片。”
吳孝良竟鬼使神差的聽憑她安排起來,或站或做凝望遠方狀,竟折騰個沒完沒了。
“你,你怎麼改名了。”
徐若雲這才將目光從相機的光學取景器上挪開,沖他嫣然一笑。
“怎麼,若雲這名字不好聽嗎。”
吳孝良竟認真的點了點頭,沈自冰、徐自冰、徐若雲……最初他以為她是楊宇霆的侄女,誰曾想卻是徐大總統的女兒,倏忽見十年過去,北洋政府煙消雲散,大總統也一個個前仆後繼,紛紛躲到天津做起了寓公,即便大權不在,但卻身家千萬,榮享後半生倒是綽綽有餘,他們身後的公子小姐們,仍不免繼續此前的榮華富貴,可這徐小姐卻像天生不安分的主兒,竟又從北京跑到上海去當起了記者。
抗戰即將全面爆發,屆時全國形勢勢必將一片糜爛,上海首當其衝……
而據山東方面的情報,日軍隨時準備再次發動淞滬大戰,上海這座東方大都會安分了沒幾日又要陷於一片戰火之中了。
“哎,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一隻白皙的手在吳孝良眼前晃了兩晃,他這才緩過了神來。
“你還回上海嗎。”
吳孝良話一出口便覺不妥,生怕再唐突了徐若雲,徐若雲先是一愣,又笑道:“吳委員怎麼也關心起小記者的行程了,下面咱們正是開始採訪吧。”
城牆上的北方似乎也極為配合,逐漸小了起來。
“請問吳將軍,您為什麼要主張全國和解,您有把握將全國的各大軍閥擰成一股繩嗎。”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是每個乍聽全國和解大會都想知道的,“日本人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先吞東北,再占華北,接下來便是中原,而今又大舉增兵,現在已經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不團結難道等著讓他們將中華亡國滅種嗎。”
“吳將軍說的似有道理,我卻聽到過另一種說法,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靖,又何談對外。”
對於沈若雲的說法,吳孝良報之以冷笑。
“攘內必先安外此言不假,但卻時過境遷,未必適用於當下之中國。”
徐若雲眨著眼睛看向不以為然的吳孝良,在等著他接下來的解釋。
“哎,與你說這些作甚,走回城,遠道而來一定還沒吃飯吧。”
吳孝良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要請徐若雲吃飯,引得徐若雲抗議道:“我是來採訪的,不是來蹭飯的,吳將軍說說,為何當下中國就不適用攘外安內。”
吳孝良不答反問:“如果我說,幾年內日本一定會再次進攻上海,你會信嗎。”
“進攻上海,怎麼可能,是開玩笑嗎。”徐若雲認為是吳孝良在信口胡鄒敷衍搪塞她,但看吳孝良不像是在開玩笑,不由得花容失色,“難道,日本人真的會……”
吳孝良抬腿沿著城牆像東緩步而行,徐若雲近走了幾步跟上去。
“你憑什麼說日軍會在年內進攻上海,為什麼不警告南京國民政府。”
面對徐若雲連珠炮一般的追問,吳孝良卻又是問道:“你認為蔣先生會相信嗎。”
“也是,蔣委員長必然不信,你把他打的慘呢。”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日本朝野上下都瀰漫著一種盲目樂觀情緒,尤其是在拿下了東北和華北以後,認為滅亡中國有三月便足矣。”
“這怎麼可能,先前的淞滬大戰與黃海大戰不是都將日本人打的滿地找牙嗎。”
徐若雲不滿吳孝良對日本實力的過分誇大,明明幾次都贏了,怎麼就會危急到他說的這般地步,吳孝良陡然停住了腳步,徐若雲跟在後面收腳不及,差點撞到他身上,又不滿的嗔怪道:“說走就走,說停就停也不知會一聲……”
“讓他上來吧,告訴他,只有一刻鐘的時間。”
副官得令之後馬靴踏著城牆下了城去,吳孝良好半天才揉出了眼睛裡的異物,可仍舊是滿目迷離,眼前一片模糊。
吳孝良忽覺眼前站定一人,似有一陣春風颳了過來,他再揉了柔眼睛,眼前逐漸明亮了起來,那人的輪廓也逐漸變得清晰。
“果然是你。”
愣怔良久之後,吳孝良悠悠吐出一句話來,
...
----2015/4/20 2:36:12|13532389----
第615章 離開
不過回應吳孝良的卻是咔嗒一聲,卻見來人端起相機對著他按了幾下快門才又重新站好。
“吳主席你好,我是大公報的記者徐若雲,這次來西安是想對您做一次專訪。”
聲音清脆面容姣好,一身利落的西式裝扮更顯幹練,同時又伸出了修長白皙的右手。
“真沒想到,十年過去了,您還是這麼年輕,一點都沒有變化呢。”
吳孝良見她落落大方並無半分忸怩甚至是敘舊之意,便也坦然的伸出了右手與之輕輕一握,入手處卻是一片滑膩冰涼,全不似她面容上的俏笑如花。
呼呼一陣北風颳過,頓時就揚起了一片沙塵。
“徐,徐記者咱們下城去說吧,城上風大……”
徐若雲卻笑道:“古城朔風,這背景才正合適聞名天下的吳大將軍,站好了,我再給你拍上幾張照片。”
吳孝良竟鬼使神差的聽憑她安排起來,或站或做凝望遠方狀,竟折騰個沒完沒了。
“你,你怎麼改名了。”
徐若雲這才將目光從相機的光學取景器上挪開,沖他嫣然一笑。
“怎麼,若雲這名字不好聽嗎。”
吳孝良竟認真的點了點頭,沈自冰、徐自冰、徐若雲……最初他以為她是楊宇霆的侄女,誰曾想卻是徐大總統的女兒,倏忽見十年過去,北洋政府煙消雲散,大總統也一個個前仆後繼,紛紛躲到天津做起了寓公,即便大權不在,但卻身家千萬,榮享後半生倒是綽綽有餘,他們身後的公子小姐們,仍不免繼續此前的榮華富貴,可這徐小姐卻像天生不安分的主兒,竟又從北京跑到上海去當起了記者。
抗戰即將全面爆發,屆時全國形勢勢必將一片糜爛,上海首當其衝……
而據山東方面的情報,日軍隨時準備再次發動淞滬大戰,上海這座東方大都會安分了沒幾日又要陷於一片戰火之中了。
“哎,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一隻白皙的手在吳孝良眼前晃了兩晃,他這才緩過了神來。
“你還回上海嗎。”
吳孝良話一出口便覺不妥,生怕再唐突了徐若雲,徐若雲先是一愣,又笑道:“吳委員怎麼也關心起小記者的行程了,下面咱們正是開始採訪吧。”
城牆上的北方似乎也極為配合,逐漸小了起來。
“請問吳將軍,您為什麼要主張全國和解,您有把握將全國的各大軍閥擰成一股繩嗎。”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是每個乍聽全國和解大會都想知道的,“日本人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先吞東北,再占華北,接下來便是中原,而今又大舉增兵,現在已經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不團結難道等著讓他們將中華亡國滅種嗎。”
“吳將軍說的似有道理,我卻聽到過另一種說法,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靖,又何談對外。”
對於沈若雲的說法,吳孝良報之以冷笑。
“攘內必先安外此言不假,但卻時過境遷,未必適用於當下之中國。”
徐若雲眨著眼睛看向不以為然的吳孝良,在等著他接下來的解釋。
“哎,與你說這些作甚,走回城,遠道而來一定還沒吃飯吧。”
吳孝良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要請徐若雲吃飯,引得徐若雲抗議道:“我是來採訪的,不是來蹭飯的,吳將軍說說,為何當下中國就不適用攘外安內。”
吳孝良不答反問:“如果我說,幾年內日本一定會再次進攻上海,你會信嗎。”
“進攻上海,怎麼可能,是開玩笑嗎。”徐若雲認為是吳孝良在信口胡鄒敷衍搪塞她,但看吳孝良不像是在開玩笑,不由得花容失色,“難道,日本人真的會……”
吳孝良抬腿沿著城牆像東緩步而行,徐若雲近走了幾步跟上去。
“你憑什麼說日軍會在年內進攻上海,為什麼不警告南京國民政府。”
面對徐若雲連珠炮一般的追問,吳孝良卻又是問道:“你認為蔣先生會相信嗎。”
“也是,蔣委員長必然不信,你把他打的慘呢。”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日本朝野上下都瀰漫著一種盲目樂觀情緒,尤其是在拿下了東北和華北以後,認為滅亡中國有三月便足矣。”
“這怎麼可能,先前的淞滬大戰與黃海大戰不是都將日本人打的滿地找牙嗎。”
徐若雲不滿吳孝良對日本實力的過分誇大,明明幾次都贏了,怎麼就會危急到他說的這般地步,吳孝良陡然停住了腳步,徐若雲跟在後面收腳不及,差點撞到他身上,又不滿的嗔怪道:“說走就走,說停就停也不知會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