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天招待客人吃食,席間客人揀好聽的說,說他變胖了。杜月笙的臉色忽然變了,放下筷子,好長時間才說:“這不是胖了,是浮腫。”

  他忽然說起來,25歲時,他初到黃公館,不過是黃金榮的小跟班。有天黃金榮單獨帶著他去逛城隍廟,遇到一個奇怪的僧人,那人給他們兩人算命,算黃金榮風雲天下,卻說衣裝寒酸的杜月笙未來的人生成就將10倍於黃金榮。

  他這輩子,就信這個。

  此後,形形色色的江湖術士出入杜公館,差不多都異口同聲,算定杜月笙會活到73歲。

  杜月笙聽了,果然歡喜不盡,心情好,氣色也大好,身體似乎也慢慢恢復。可當夜深人靜時,他悄悄地備了自己的八字,秘密托人給一個誰也沒聽說過的相士送去。

  這個相士的名號,稱“六月息主人”。杜家人不知道此人是誰,詢問江湖術士,對方也都搖頭。這個誰也沒聽說過的六月息主人給杜月笙批了簡單的一句話:“64歲歲在辛卯,天克地衝,絕難度過。”

  連具體的日期都有,這一年的8月15日。

  杜月笙把這紙命帖貼身藏起,於平靜之中等待他的大限到來。

  神奇的是,他比那個神秘術士計算的辰日多活了大半天。

  人之將死,必見最得意弟子

  春秋末年,至聖先師孔子身體日見衰微。於是,他每天拄杖立在門前,眺望著遠方的驛道,苦苦等待著最心愛的弟子子貢回來。

  孔子不知等了多少天,才見驛道上一輛輕車揚起風塵,向他這邊疾速行來。

  車到近前,子貢跳下車,上前問候老師。

  當時,孔子埋怨道:“子貢啊子貢,你怎麼才回來啊?”

  然後,孔子吩咐子貢安排自己的後事,登床闔目而逝。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2000年前孔子等候門生子弟,等待自己死期的舊事,在香港杜月笙家裡重演。

  1951年6月底,杜月笙坐在居室與客人閒聊,忽然發現自己雙足失去知覺,喪失了行走能力,站不起來了。

  家人將他抬上床,他吩咐家人立即拍電報給民住在台灣的陸京士,請他來一趟。

  大家商量這電文應該怎麼擬,最後確定了4個字:“儘速飛港。”

  隔了一天,杜月笙再次要求家人二次發電,並口述電文:“病危速來。”

  陸京士接到第二封電報,意識到事情不妙,急忙訂了8月1日飛香港的航班,並打電報告訴杜月笙。

  可不曾想,8月1日那天香港大風暴,航班推遲到次日,躺在病床上的杜月笙聽到這消息後,說:“我知道他今天不會來的,我早就知道的。”

  8月2日早晨,萬墨林飛跑過來報告:“京士兄已經飛到香港的松山機場,正在坐車飛趕過來。”

  家人歡呼,杜月笙卻滿臉害怕,害怕這個消息是假的,喃喃地說:“假消息,假消息,這是你們編造出來哄我開心的。”

  話雖如此說,可到了吃飯點,杜月笙卻不肯吃飯,就這麼躺在床上等著陸京士來。

  終於,陸京士沖了進來,杜家全家人簇擁著他到杜月笙的床前。

  杜月笙伸出一隻乾瘦的手掌,與陸京士的手相握。他握住了一隻充滿生命活力的手,握住了一隻通向未來的手。那一瞬間,無數往事在他眼前掠過,幾乎讓他淚水橫流。

  這是他視為兒子的年輕人啊,從上海舊時代的“工運”起,他們兩人就走在了一起。

  還記得上海南市,距杜月笙之家咫尺之遙的抗日血戰,陸京士率領年輕的忠義救國軍力阻日軍20幾個師團,掩護正規軍撤退;還記得他向戴笠請求無論如何都要從戰場上救回陸京士;還記得他盡出青幫弟子,沿江布圍,只為了從日軍的重重圍困中搶回這個他視為希望的年輕人。

  他老了,陸京士還站在這裡,風華正茂,但那夾雜著渾濁的激盪時代已經永遠過去。

  當他悄然走開,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也不會留下,除了眼前這個年輕人。

  希望與青春,等待與靜默。這就是一切。

  生命中最後的希望

  陸京士來了,杜月笙開始安排後事,先命人把家中的借據全部焚毀。

  他說:“我杜月笙的兒子,不可以成為向人討債之人。”

  他說:“我打拼了一輩子,全部遺產有11萬美金,折合港幣60萬。這些錢,分給4位太太、4個兒子、3個女兒,每家恰好1萬美金。”

  然後,他接著說:“京士在我這裡存有10萬港幣,你們不要忘了。”

  陸京士大駭:“先生,沒有的事情,我沒有錢放在你這裡。”

  杜月笙否定道:“亂講!怎麼沒有?你明明有10萬港幣在我手中的嘛。”

  陸京士急忙轉向杜家人:“我大概能明白先生的意思,先生是讓我維持恆社運營,怕沒有經費,所以才這樣說的吧。”

  杜月笙說:“沒有的事,我就是把欠你的10萬港幣還上。”

  陸京士勸道:“先生,就不要再為恆社的事操心了。一來,恆社也不需要這麼多錢。二來,就算什麼時候缺錢,我們也會有辦法籌措的。”

  杜月笙沉下臉道:“這是兩碼事,你不要攪和在一起好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