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年日本駐哈爾濱領事館,也是細菌戰部隊“實驗材料”的轉運站。據石井四郎的司機越貞夫說:“當時石井部隊每兩天去一次哈爾濱市內的日本領事館地下室,接收幾名中國人,這些中國人大都是用列車運到哈爾濱的,他們被換上日軍的軍服,戴上手銬,關在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里,一下火車,立即被憲兵隊關押。石井部隊運送中國人使用的載重量為四噸的卡車,叫做‘移送特別車’,都偽裝成公共汽車的樣子。”據日本憲兵署的文件記載,自從1939年起,就有“特別移送”之事,日本關東軍憲兵司令城倉少將於1939年下達過將30名俘虜“特別移送”到石井部隊的第224號命令。命令明確規定:“第二批特別移送人員約90名..除留下60名送到目的地外,其餘的人在哈爾濱站即交付石井部隊長。”並要求“須事先將應交付石井部隊的人員區別開來,以免在交付時發生延誤”。
還要求“哈爾濱憲兵隊長須與石井部隊長取得密切聯繫,保證在哈爾濱站及以後途中竭力防止外國偵探,並採取必要監督辦法”。
凡是“特別移送”的“犯人”,都被關東軍憲兵隊用特別囚車或專用汽車押送到各細菌部隊。在運送期間,為了保密,沿途戒備森嚴,關東軍憲兵司令部曾頒發特別命令,“特別輸送”的“犯人”,都要戴上手銬腳鐐。
曾在第731部隊動力班當過勞工的人證實:差不多每星期六下午都有一輛囚車開來,把在押人員從南門或東門押進“兵營”(當時中國人稱呼四方樓的大院為“兵營”),只見成年累月地往裡抓人,但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活著走出來。這些被抓來的人都押在“方型樓”中間的秘密監獄裡。
據原第731部隊細菌生產部長川島清在伯力軍事法庭上供認:從1940年到1945年8月,每年有五六百人被“特別移送”到第731部隊。偽滿陸軍憲兵隊日本顧問立花武夫供稱:“我管轄下的憲兵署特務處所審訊的一些人,必須予以消滅”,“在這些人當中,有極端仇視日本的在滿洲的游擊隊員,我們把他們送到第731部隊加以消滅”。
石井四郎曾竭力要求增加按“特別移送”手續運往第731部隊的人數。因此,每當憲兵隊長或特務機關長前往該部時,石井總要親自帶他們視察第731部隊的細菌實驗室和監獄,使他們相信,凡是被押送到第731部隊的人都是真正被消滅了,新到的“犯人”也要作同樣的處理。前哈爾濱日本憲兵署副官木村在被審訊時供認:“在一次石井與哈爾濱憲兵署長春日芳談話時,石井四郎說,相信將來和過去一樣,繼續得到被捕的人做實驗。”在中國東安縣當過憲兵隊長的上坪鐵一中佐,曾隨日本“中國歸還者聯絡會(正統)”第五次訪華團於1978年7月19日下午來到哈爾濱市平房,他懺悔地說:“1944年經我手批准把22名稱為‘間諜’的中國人送到石井部隊做了細菌實驗,這實際上是我殺害的,我是有罪的。戰後30多年來我一直感到不安,今天我有機會到中國平房,終於找到了賠禮謝罪的機會。”
第二章特殊工廠:第二節圓木實驗1 [本章字數:4578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10 15:52:43.0]
日軍為檢驗細菌武器效能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就是有系統地、大規模地使用活人進行細菌和醫學實驗。他們將用於實驗的活人稱為“圓木”。既然被稱為“圓木”,在日軍眼裡便不再是人,就是實驗材料,可以給其注射細菌,進行活體解剖。石井四郎認為直接使用活人做實驗,可以“走捷徑”,真實可靠地測定細菌武器的效果,大大縮短了研製時間。一旦有效,即可立即用於戰場,轉化為戰鬥力。
石井早在1933年在我國東北背蔭河建立細菌戰部隊時,就開始了人體實驗。此後又在哈爾濱東南郊的平房鎮,建立了大規模的人體實驗研究基地。關押在基地的人們已經失去了任何做人的權利,他們的名字便成了胸前的阿拉伯數字編成的號碼和“圓木”這種稱呼。從1940年至1945年間通過“特別移送”手續獲得3000人作為“圓木”來進行人體實驗並全部加以殺害。人體實驗吸引了眾多的日本科學家,他們打著科學的旗號,開始以細菌武器研究為主,漸漸擴大至各種殺人方法的研究,最後又擴大到各種醫學、解剖學、生理學的研究。
研製細菌武器的人體實驗在實驗室內主要有:毒菌注射實驗,篩選出殺傷力強的毒菌株,注射進人體內進行觀察;致病菌在人體內續代傳染能力實驗;疫苗效果實驗;不同人種對其細菌戰劑的感染情況實驗;患病者與健康者同居時的傳染情況實驗;抗病毒血清實驗;染菌飲食實驗;新毒菌(如出血熱病毒)毒性實驗。在室外靶場上進行的主要有:空投細菌彈的殺傷效能實驗;炸彈殼片上的破傷風芽胞菌和氣性壞疽芽胞菌侵入傷口的致病情況實驗;空投帶菌跳蚤傳染情況實驗。
各種殺人手段的人體實驗有:不同槍彈對人體的穿透能力實驗;各種毒物、毒氣對人的殺傷效果實驗;打死人的最佳位點測試等。
進行醫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的人體試驗有:在真空下、在不同氣壓下的生命極限實驗;耐餓極限實驗;只食乾糧不飲水的存活時間實驗;只喝水不吃乾糧的存活時間實驗;吹熱風乾燥後所剩體重的實驗;血液代用品實驗;凍傷、燙傷實驗;活體解剖;人工受孕;梅毒的傳染與治療;X線的超劑量照射;開顱研究大腦各部位的功能;研究各種新藥的用藥劑量和中毒劑量;臟器移植;接肢手術;狂犬病的感染與觀察;麻醉藥品的試用等實驗。
還要求“哈爾濱憲兵隊長須與石井部隊長取得密切聯繫,保證在哈爾濱站及以後途中竭力防止外國偵探,並採取必要監督辦法”。
凡是“特別移送”的“犯人”,都被關東軍憲兵隊用特別囚車或專用汽車押送到各細菌部隊。在運送期間,為了保密,沿途戒備森嚴,關東軍憲兵司令部曾頒發特別命令,“特別輸送”的“犯人”,都要戴上手銬腳鐐。
曾在第731部隊動力班當過勞工的人證實:差不多每星期六下午都有一輛囚車開來,把在押人員從南門或東門押進“兵營”(當時中國人稱呼四方樓的大院為“兵營”),只見成年累月地往裡抓人,但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活著走出來。這些被抓來的人都押在“方型樓”中間的秘密監獄裡。
據原第731部隊細菌生產部長川島清在伯力軍事法庭上供認:從1940年到1945年8月,每年有五六百人被“特別移送”到第731部隊。偽滿陸軍憲兵隊日本顧問立花武夫供稱:“我管轄下的憲兵署特務處所審訊的一些人,必須予以消滅”,“在這些人當中,有極端仇視日本的在滿洲的游擊隊員,我們把他們送到第731部隊加以消滅”。
石井四郎曾竭力要求增加按“特別移送”手續運往第731部隊的人數。因此,每當憲兵隊長或特務機關長前往該部時,石井總要親自帶他們視察第731部隊的細菌實驗室和監獄,使他們相信,凡是被押送到第731部隊的人都是真正被消滅了,新到的“犯人”也要作同樣的處理。前哈爾濱日本憲兵署副官木村在被審訊時供認:“在一次石井與哈爾濱憲兵署長春日芳談話時,石井四郎說,相信將來和過去一樣,繼續得到被捕的人做實驗。”在中國東安縣當過憲兵隊長的上坪鐵一中佐,曾隨日本“中國歸還者聯絡會(正統)”第五次訪華團於1978年7月19日下午來到哈爾濱市平房,他懺悔地說:“1944年經我手批准把22名稱為‘間諜’的中國人送到石井部隊做了細菌實驗,這實際上是我殺害的,我是有罪的。戰後30多年來我一直感到不安,今天我有機會到中國平房,終於找到了賠禮謝罪的機會。”
第二章特殊工廠:第二節圓木實驗1 [本章字數:4578 最新更新時間:2009-07-10 15:52:43.0]
日軍為檢驗細菌武器效能所採用的基本方法就是有系統地、大規模地使用活人進行細菌和醫學實驗。他們將用於實驗的活人稱為“圓木”。既然被稱為“圓木”,在日軍眼裡便不再是人,就是實驗材料,可以給其注射細菌,進行活體解剖。石井四郎認為直接使用活人做實驗,可以“走捷徑”,真實可靠地測定細菌武器的效果,大大縮短了研製時間。一旦有效,即可立即用於戰場,轉化為戰鬥力。
石井早在1933年在我國東北背蔭河建立細菌戰部隊時,就開始了人體實驗。此後又在哈爾濱東南郊的平房鎮,建立了大規模的人體實驗研究基地。關押在基地的人們已經失去了任何做人的權利,他們的名字便成了胸前的阿拉伯數字編成的號碼和“圓木”這種稱呼。從1940年至1945年間通過“特別移送”手續獲得3000人作為“圓木”來進行人體實驗並全部加以殺害。人體實驗吸引了眾多的日本科學家,他們打著科學的旗號,開始以細菌武器研究為主,漸漸擴大至各種殺人方法的研究,最後又擴大到各種醫學、解剖學、生理學的研究。
研製細菌武器的人體實驗在實驗室內主要有:毒菌注射實驗,篩選出殺傷力強的毒菌株,注射進人體內進行觀察;致病菌在人體內續代傳染能力實驗;疫苗效果實驗;不同人種對其細菌戰劑的感染情況實驗;患病者與健康者同居時的傳染情況實驗;抗病毒血清實驗;染菌飲食實驗;新毒菌(如出血熱病毒)毒性實驗。在室外靶場上進行的主要有:空投細菌彈的殺傷效能實驗;炸彈殼片上的破傷風芽胞菌和氣性壞疽芽胞菌侵入傷口的致病情況實驗;空投帶菌跳蚤傳染情況實驗。
各種殺人手段的人體實驗有:不同槍彈對人體的穿透能力實驗;各種毒物、毒氣對人的殺傷效果實驗;打死人的最佳位點測試等。
進行醫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的人體試驗有:在真空下、在不同氣壓下的生命極限實驗;耐餓極限實驗;只食乾糧不飲水的存活時間實驗;只喝水不吃乾糧的存活時間實驗;吹熱風乾燥後所剩體重的實驗;血液代用品實驗;凍傷、燙傷實驗;活體解剖;人工受孕;梅毒的傳染與治療;X線的超劑量照射;開顱研究大腦各部位的功能;研究各種新藥的用藥劑量和中毒劑量;臟器移植;接肢手術;狂犬病的感染與觀察;麻醉藥品的試用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