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瀅摸著被鐵鐐磨得紅腫的手腕:得了吧。胡瀅拜受徐大人的恩惠,受用不淺,哼哼。

  三十 青山忠骨(3)

  徐有貞:那好,實話說吧,胡大人聯合幾位大臣上疏,皇上極為震怒,說于謙結黨營私,非要殺他不可。

  胡瀅一愣。

  徐有貞:胡大人大概沒有想到,你本想救于謙一命,可結果卻反送了他的性命。

  胡瀅大急:我要見皇上,你們不能殺了於大人,於大人冤枉哪!

  徐有貞:皇上你是見不著了,不過皇上有話,于謙殺不殺,全看胡大人你的了。

  胡瀅一愣:看我?

  徐有貞:哎喲,胡大人,你怎麼還不明白啊?皇上已坐上了皇位,皇權在握,龍御天下,根本就不怕有人搗亂,所以在皇上那兒,于謙本是可殺可不殺,可偏偏你胡大人多事,要給皇上聯名上疏,反倒讓皇上騎虎難下了。

  胡瀅又是一愣。

  徐有貞:你想想,皇上本只是對于謙、王文這二人有氣,現在你和朝中的一班大臣幫著于謙起鬨,豈不是讓皇上認為你們是一夥的?皇上剛剛登基,最擔心的是什麼?還不是朝中的大臣對他不服?聯合起來給他出難題?

  胡瀅被說動了:皇上這樣想,那是誤會了老臣的意思了。

  徐有貞:本官就知道胡大人不會存心跟皇上過不去。目下本官有個兩全之策,不知胡大人想不想聽聽?

  胡瀅:說吧。

  徐有貞:胡大人和那幾位聯名上疏的大臣不妨再聯一次名。

  胡瀅:再聯一次名?

  徐有貞:沒錯,再聯一次名,奏請皇上辭官還鄉。

  胡瀅吃了一驚:這……

  徐有貞:皇上既已拘捕了胡大人等人,必予治罪。現今如胡大人提出辭官,一是給皇上一個面子,讓皇上順水推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第二呢,皇上見胡大人引咎告退,朝中恢復平靜,于謙的案子也大可不必深究下去,或許皇上一高興,就不殺于謙了。這……豈不是兩全其美之策?

  胡瀅:徐大人,你……你怎麼今兒個突發善心了?該不會是騙老朽吧?

  徐有貞:胡大人誤會了,本官現是朝中的兵部尚書,皇上又新封了我一個武功伯,我也希望朝廷儘早平靜下來,否則,皇上還不罵我無能嗎?

  胡瀅終於相信了:那……那讓老朽考慮考慮吧。

  徐有貞卻掏出一份早已寫好的辭呈來:胡大人,還考慮什麼?辭呈本官都替你寫好了,你只要在上頭簽個名就成。

  胡瀅仍然遲疑著。

  徐有貞:胡大人,你簽了這名,朝廷就可免去一場腥風血雨,于謙也有望生還,要不,皇上的脾氣你是知道的,他這殺戒一開,不知多少人頭落地啊!

  胡瀅痛苦地低下了頭。

  徐有貞已遞上筆墨:來來,胡大人為朝廷著想,功德無量啊!

  5、乾清宮大殿

  徐有貞喜氣洋洋地呈上胡瀅等人簽名的辭呈:皇上請看,所有聯名上疏的大

  臣都簽了名了。

  英宗:好,好,這些人一走,朝中就太平了。

  石亨:關鍵是再也不會有人阻擋我們處置于謙了,要不,這些人整日在皇上耳邊鬧哄哄的,替于謙鳴不平,皇上也不勝其煩哪。是吧?皇上。

  英宗開心地笑著:那倒是,朕的耳朵根從此清淨了。徐愛卿這一招釜底抽薪,真是一舉掃平朱祁鈺在朝中的親信,文武大臣當中,再也沒人敢對朕說三道四的了,啊?

  石亨、徐有貞:皇上英明!

  英宗:好了,餘下的事就是如何處置于謙了。

  石亨:請皇上速下決斷,將于謙儘快處斬。

  英宗遲疑著:處斬于謙,就憑你們的那個“意欲”之罪,恐怕難以服眾吧?

  徐有貞大急:皇上,于謙對你素有異心,留著他,是個天大的禍害。

  石亨:皇上萬勿忘了養虎為患這幾個字。于謙在朝臣中極有威望,若今日不將他斬草除根,他日我等必葬身在他手中,到那時候,吃後悔藥就來不及了。

  英宗皺起了眉頭:你們兩位的意思是……是非殺于謙不可?

  石亨和徐有貞撲通跪下:請皇上明察!

  英宗:唉,于謙確實有功於大明社稷,朕……朕心裡還是清楚的啊!

  英宗此言一出,石亨和徐有貞全驚呆了。

  6、死牢

  孫太后來探望于謙:於愛卿,你受苦了。

  于謙吃了一驚:太后,你……你怎麼來了?

  于謙說著,就要下拜。他渾身是傷,疼得滿頭大汗。

  孫太后趕忙將他扶住:於愛卿,是哀家對不住你,你萬不可多禮,否則折煞哀家了。

  于謙:太后言重了,要說此事,也怪太后不得,請太后不必內疚。

  孫太后:於愛卿,你……你原諒哀家了?

  于謙:這幾天,臣想了很多,太后雖然不無私心,可說到底也是為了朝廷,只是被石亨和徐有貞這些小人矇騙而已。

  孫太后痛心地:哀家太過自信,還以為皇上會聽哀家的主意,現在哀家明白,哀家是大錯特錯了!

  于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是輪到我于謙了。

  孫太后:不,不,哀家絕不會讓你死。於愛卿,石亨和徐有貞非要置你於死地,可皇上至今還沒下決斷。另外,你不肯為自己申辯,皇上也很生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