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而何晨是應運而生,天上紫微星下凡的說法,經過此戰後,徹底到達巔峰,屬下將士們已經全無顧忌,公然在大堂之上議論黃袍加身事宜,在他們眼裡,座騎火麒麟,頭頂神光,能召喚神龍出來戰鬥,隨手長槍一揮,海面赤焰火海的何大將軍不當皇帝,那是對神不敬,逆天而行。至於劉協,誰管這個隱形人?
而且這個時候中原差不多一統了,至於交州太守士燮,五溪、八番、九十三甸等西南夷族,還有割據遼東的公孫度,最多只能偏安一隔,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還有如喪家之犬的劉備,在得知三江大寨被破之後,連夜帶兵向南撤退,面對他們的,將是趙雲十萬大軍圍堵截,還有何晨中軍咬尾狂追。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徹底淪為笑談,成為漢室趙括紙上談兵新典範。
面對這事情,何大爺雖然內心騷癢無比,但還是暫時忍住誘惑,劉備一日不死,諸侯亮、龐統一天不除,自己這覺也睡的不踏實。劉備算是秋後蚱蜢,蹦達不了兩天,對自己根本沒有威脅,哪怕是這樣,何晨依然準備斬盡殺決。史上這傢伙的頑強的生命能力,讓自己記憶深刻。
隨後,何晨開始調兵遣將,先是讓徐晃分領十萬人馬,從三江口順江而下,接收彭澤、柴桑、鄱陽等地,然後快馬飛認給魏延、甘寧、張郃、張遼四大將,讓他們全線南渡長江。何晨有理由相信,孫策與江東大族們,根本不會有一點反抗,只能乖乖的獻城投降,然後搖尾乞憐為世家謀求最大利益。而甘寧、張郃等人同時還肩護著特殊任務,就是尋找江南三大美女,大小喬與孫尚香。至於原因,咳咳,老何都要稱帝了,沒有三宮六院七二妃,如何能撐的起場面?總不能找一些歪瓜冬棗充數吧?那也太損顏面的說。哈哈……
緊接著黃忠領著十萬水軍,蔡瑁、張允為副將,從赤壁沿水路南下巴丘、雲夢澤(現洞庭湖)。劉備當時就是順著這條水路逃跑的;而何晨則令馬超挑選五萬精銳騎兵,從夏口直奔長沙而去。然後自己帶領十萬人馬跟上。要說騎兵,在長江一戰中,徹底淪為配角打醬油的份,這讓青羌、匈奴遠征而來的戰士鬱悶直吐血。可就算這樣,依然沒有一點辦法,該放哨的放哨,該在地上畫圈圈接著畫圈圈,長江以南,密密麻麻的河網交織縱橫,有如一張大網般,走到哪裡都有江河,再加上地質鬆軟,鐵騎根本發不上力衝鋒。除了變馬兵為步卒外,其它就是消耗糧草,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用途。若不是為提高機動性與速度,防止劉備跑到窮山惡水,漳氣毒潭的大西南夷族地區,估計何晨還不樂意把騎兵放出來呢。
只是劉備極為狡猾,就像水田裡的泥鰍一樣,在三十萬大軍前後左右、漫天包圍追擊堵截中,竟然靠著當地嚮導,硬生生衝出一條生路,一直向西南方向串逃去。這讓何晨有些意外與震怒。狗日的,孫猴子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依然翻不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心,你小小劉備領著幾萬人馬,還真以為能從本將軍手裡滑走不成?
何晨接二連三調令,騎兵分成上百股,每股百人千人不定,漫山遍野呼嘯而過,展開拉網式搜索,不把劉備挖出來,誓不回師。
很快,劉備軍便露出了行蹤,被楊秋五千騎兵咬住屁股追上來。
楊秋乃是馬騰八部將之一,一直縱橫西北十餘年,為人勇猛彪悍,算的上一員不錯戰將。他的性格與馬騰、龐德等人出如一轍,性烈粗曠,本以為這會是自己撈取功績的大好機會,只是他忽略了西南地勢群山,對騎兵部隊的限制與削弱,雖然追上劉備部隊,卻沒有想到被諸葛亮留下的伏兵圍個正著,五千鐵騎被圍困斷龍山足足半天。待到馬玩、程銀接到消息,領著另外一萬騎兵趕來之時,楊秋已經戰死沙場,五千鐵騎餘生者,不到千人。
雖然西涼騎兵付出慘重的代價,但也沒是沒有一點收穫,起碼摸清了劉備主力人馬大約藏身地點與撤退方向,很快一張大網便拉開,四面八方再一次圍堵過來。
格老子,本將軍就不信,你諸葛亮還能化身毛主席,領著紅軍從井岡山撤離後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就算是,老子也不是蔣委員長,不會那麼鱉角的被你們這群士兵給突圍。
到了第十天,何晨大軍終於把劉備大軍堵在一個叫湘鄉的土城一帶。
**麻子,這一回看你怎麼插翅而飛。
只是劉備軍再一次給何晨當頭棒喝。
程銀領著五千騎兵,因為一次疏忽大意,與中軍部隊拉開點點距離,便被諸葛亮借地形之利,用火車堵住退路,兩面伏兵殺丟盔棄甲,狼狽而跑,到最後清點人數時,五千人馬又去三分之二。短短半個月,便損失近七八千精銳騎兵,這可是何大將軍起兵以來,最為慘重失利。(未完待續。)
第三卷 龍騰於海 121 激烈爭論
收費章節(12點)
121 激烈爭論
“啪”一聲重響,大寨里所有將領看著一臉怒氣沖沖的何晨,都膽寒若驚。任誰也沒有想到,一直勢如破竹,戰無不勝的大軍,竟然會在一個小小劉備手裡接二連三吃鱉,起碼損失近萬精銳騎兵,這讓何晨如何不震怒。
“本將軍三令五申,多次強調不可貪功冒進,不可貪功冒進啊。楊秋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可你,可你卻把本將軍的話當作耳邊風,遭來如此慘重。就算本將軍想饒你,屈死的兵魂,軍中的法令也饒不了你。來人啊,把程銀推出去斬了,以儆效尤。”
而且這個時候中原差不多一統了,至於交州太守士燮,五溪、八番、九十三甸等西南夷族,還有割據遼東的公孫度,最多只能偏安一隔,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還有如喪家之犬的劉備,在得知三江大寨被破之後,連夜帶兵向南撤退,面對他們的,將是趙雲十萬大軍圍堵截,還有何晨中軍咬尾狂追。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徹底淪為笑談,成為漢室趙括紙上談兵新典範。
面對這事情,何大爺雖然內心騷癢無比,但還是暫時忍住誘惑,劉備一日不死,諸侯亮、龐統一天不除,自己這覺也睡的不踏實。劉備算是秋後蚱蜢,蹦達不了兩天,對自己根本沒有威脅,哪怕是這樣,何晨依然準備斬盡殺決。史上這傢伙的頑強的生命能力,讓自己記憶深刻。
隨後,何晨開始調兵遣將,先是讓徐晃分領十萬人馬,從三江口順江而下,接收彭澤、柴桑、鄱陽等地,然後快馬飛認給魏延、甘寧、張郃、張遼四大將,讓他們全線南渡長江。何晨有理由相信,孫策與江東大族們,根本不會有一點反抗,只能乖乖的獻城投降,然後搖尾乞憐為世家謀求最大利益。而甘寧、張郃等人同時還肩護著特殊任務,就是尋找江南三大美女,大小喬與孫尚香。至於原因,咳咳,老何都要稱帝了,沒有三宮六院七二妃,如何能撐的起場面?總不能找一些歪瓜冬棗充數吧?那也太損顏面的說。哈哈……
緊接著黃忠領著十萬水軍,蔡瑁、張允為副將,從赤壁沿水路南下巴丘、雲夢澤(現洞庭湖)。劉備當時就是順著這條水路逃跑的;而何晨則令馬超挑選五萬精銳騎兵,從夏口直奔長沙而去。然後自己帶領十萬人馬跟上。要說騎兵,在長江一戰中,徹底淪為配角打醬油的份,這讓青羌、匈奴遠征而來的戰士鬱悶直吐血。可就算這樣,依然沒有一點辦法,該放哨的放哨,該在地上畫圈圈接著畫圈圈,長江以南,密密麻麻的河網交織縱橫,有如一張大網般,走到哪裡都有江河,再加上地質鬆軟,鐵騎根本發不上力衝鋒。除了變馬兵為步卒外,其它就是消耗糧草,根本看不出有什麼用途。若不是為提高機動性與速度,防止劉備跑到窮山惡水,漳氣毒潭的大西南夷族地區,估計何晨還不樂意把騎兵放出來呢。
只是劉備極為狡猾,就像水田裡的泥鰍一樣,在三十萬大軍前後左右、漫天包圍追擊堵截中,竟然靠著當地嚮導,硬生生衝出一條生路,一直向西南方向串逃去。這讓何晨有些意外與震怒。狗日的,孫猴子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依然翻不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心,你小小劉備領著幾萬人馬,還真以為能從本將軍手裡滑走不成?
何晨接二連三調令,騎兵分成上百股,每股百人千人不定,漫山遍野呼嘯而過,展開拉網式搜索,不把劉備挖出來,誓不回師。
很快,劉備軍便露出了行蹤,被楊秋五千騎兵咬住屁股追上來。
楊秋乃是馬騰八部將之一,一直縱橫西北十餘年,為人勇猛彪悍,算的上一員不錯戰將。他的性格與馬騰、龐德等人出如一轍,性烈粗曠,本以為這會是自己撈取功績的大好機會,只是他忽略了西南地勢群山,對騎兵部隊的限制與削弱,雖然追上劉備部隊,卻沒有想到被諸葛亮留下的伏兵圍個正著,五千鐵騎被圍困斷龍山足足半天。待到馬玩、程銀接到消息,領著另外一萬騎兵趕來之時,楊秋已經戰死沙場,五千鐵騎餘生者,不到千人。
雖然西涼騎兵付出慘重的代價,但也沒是沒有一點收穫,起碼摸清了劉備主力人馬大約藏身地點與撤退方向,很快一張大網便拉開,四面八方再一次圍堵過來。
格老子,本將軍就不信,你諸葛亮還能化身毛主席,領著紅軍從井岡山撤離後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就算是,老子也不是蔣委員長,不會那麼鱉角的被你們這群士兵給突圍。
到了第十天,何晨大軍終於把劉備大軍堵在一個叫湘鄉的土城一帶。
**麻子,這一回看你怎麼插翅而飛。
只是劉備軍再一次給何晨當頭棒喝。
程銀領著五千騎兵,因為一次疏忽大意,與中軍部隊拉開點點距離,便被諸葛亮借地形之利,用火車堵住退路,兩面伏兵殺丟盔棄甲,狼狽而跑,到最後清點人數時,五千人馬又去三分之二。短短半個月,便損失近七八千精銳騎兵,這可是何大將軍起兵以來,最為慘重失利。(未完待續。)
第三卷 龍騰於海 121 激烈爭論
收費章節(12點)
121 激烈爭論
“啪”一聲重響,大寨里所有將領看著一臉怒氣沖沖的何晨,都膽寒若驚。任誰也沒有想到,一直勢如破竹,戰無不勝的大軍,竟然會在一個小小劉備手裡接二連三吃鱉,起碼損失近萬精銳騎兵,這讓何晨如何不震怒。
“本將軍三令五申,多次強調不可貪功冒進,不可貪功冒進啊。楊秋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可你,可你卻把本將軍的話當作耳邊風,遭來如此慘重。就算本將軍想饒你,屈死的兵魂,軍中的法令也饒不了你。來人啊,把程銀推出去斬了,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