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劉綎笑道:“3年前我駐兵朝鮮,對倭將脾性很做了一番了解,那順天城守小西行長是倭賊中的主和派,雖然在倭國大首領平秀吉嚴令下勉強作戰,卻時刻抱著罷兵言和,與我國聯手瓜分朝鮮的痴夢。
“那時為了迷惑倭賊,我與賊首清正、行長都有書信往來,策略卻有不同。對清正,我誘之以名,極力贊其勇猛,遊說他保存實力,等平秀吉那老兒歸天后回國爭奪倭國王位;對行長,則誘之以利,勸他與我軍對擂不必盡心,等兩國言和後,大開海禁,豐其私囊。
“結果是清正死活不肯背叛秀吉,可行長對我的許諾卻頗為動心。後來我奉旨回國,這交往就斷了。今日正好借這個由頭,哄騙行長出城與我單獨會面,商談議和事務,等他出了城,嘿嘿,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擒住,順天倭賊群龍無首,自然可破也!”
眾人聽得如醉如痴,半晌,王士琦方喃喃道:“這也太冒險了吧,暫且不說此計能否成功,就算行長應允會面,到那時一對一,誰捉誰恐怕還不好說呢。”
劉綎聞言哈哈笑道:“王大人,你也太小覷我劉某人了。”說著回頭向一名偏將道:“去,叫人把俺的鑌鐵大刀抬來。”那名偏將領命下去,不一時營外響起沉重的腳步聲,兩名小校吃力地抬著一把長杆大刀走進來,王士琦一看,不由得呆了,好一把大刀。刀長一丈七,刀杆有雞蛋般粗細,刀盤比一般的刀要寬出半尺,刀鋒磨得錚亮,寒光閃閃,直欲撲人!
劉綎上前隨隨便便一伸手,就將那杆大刀提了起來,然後雙手握刀,舉過頭頂“呼呼呼”風車似地旋了十幾個來回,唬得王士琦面如土色,連聲道:“劉將軍,小心失手砸傷了人……”
劉綎部將們早就看慣了他舞刀,此時並不驚慌,全都大聲叫好;劉綎使得興起,一會“蘇秦背劍”,一會“力劈華山”,滿帳中都是刀影,等收式之後,再看王士琦已經駭得說不出話來了。
劉綎見狀又是一陣大笑,命人將刀抬下去,得意洋洋地轉身落座。王士琦這才回過神,用衣袖擦著額頭上的汗訕笑道:“將軍好氣力,好武功!這大刀看樣可不輕啊,分量怕是要趕上關老爺的青龍堰月刀了吧?”
這時副總兵吳廣上前道:“啟稟王大人,不瞞您說,我家元帥這把刀,重120斤,關老爺的青龍刀才重81斤,照這把刀可差得遠了。”(註:所謂關聖青龍刀重81斤,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按明代秤計算,一斤約合現在的590克,按漢秤算,一斤約合現在的258克。)
劉綎趁機問道:“怎麼樣王大人,你還怕俺被小西行長捉去了嗎?” 王士琦此時方知劉綎勇力過人,並非等閒之輩,當下不住口地應道:“不怕,不怕,別說一個,就是來十個八個,將軍這把刀舞起來,也全都砍了。”
眾將聽了哄然大笑,王士琦滿身的不自在,只好陪著乾笑幾聲。劉綎意氣昂然,吩咐人傳隨軍贊畫吳宗道進帳,這吳宗道頗懂幾句日本話,當年壬辰役時,曾奉宋應昌之命到王京催督日軍撤退,與小西行長打過交道。
劉綎事先已經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說過,這時又問他一次道:“吳先生,此去順天可有把握說動小西出城麼?”吳宗道雖然心中害怕,卻也知推託不過,索性潑出膽來????犢ぐ旱廝檔潰骸白詰來巳ィǖ苯吡χ苄羰悄秦舜鷯徒崦嫻比緩茫蝗羰撬揮Γ揖駝一崞松先ィ肫淦錘鐾橛誥“樟耍菜惚ù鸞鬧鮒鰨 ±
“那倒不必。”劉綎見他身子瘦弱,卻拿出一副兇狠的架勢,忙出言勸道,“只要先生把話帶到,回營後俺便記你大功一件。”
“多謝將軍!”吳宗道告辭下去,橫下一條心翻身上馬,馳向順天倭城。
眼看將至倭城,自有伏路的日軍忍兵出現,吳宗道連說帶比劃,那幾名忍兵看他的穿戴不像朝鮮百姓,又似乎聽明白了一些,於是商量了會兒,派兩名士兵押送吳宗道進城。
小西行長得到報告心中疑惑,便命人將來使帶入天守閣。吳宗道一見行長,面露喜色,笑著上前打招呼:“小西將軍,咱們又見面了。”遠藤又次郎忙橫刀將其攔住,這時候小西行長也認出他來了,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咱們在王京城中是見過面,閣下應該是明軍的使者吧?”
“不錯,在下明使吳宗道,小西將軍別來無恙乎?”二人對答幾句,都覺聽了彆扭,乾脆拿出紙筆,你寫一句我寫一句的交流,日文和漢文有相似之外,而且小西行長雖然不會說漢話,可是因為在國內常讀中國書籍,對漢字還是有些通曉的,很快就明白了吳宗道的來意。
末了吳宗道用日語結結巴巴說道:“我軍正在攻打加藤清正,對小西將軍是沒有惡意的。劉大帥,你們認識的,他非常想與你面議,只要你答應不去增援清正,我們就不攻城;如果清正戰敗了,你國太閤大人就有可能同意議和,到那時兩國通商,就有很多錢可以賺。”
小西行長聽了暗想,打仗是為了求得利益,可是現在明軍源源不斷地開入朝鮮,我軍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那麼為什麼還要繼續打下去呢?要是能爭取到兩國罷兵通商,就讓那個狂妄的虎加藤去死好了。
“那時為了迷惑倭賊,我與賊首清正、行長都有書信往來,策略卻有不同。對清正,我誘之以名,極力贊其勇猛,遊說他保存實力,等平秀吉那老兒歸天后回國爭奪倭國王位;對行長,則誘之以利,勸他與我軍對擂不必盡心,等兩國言和後,大開海禁,豐其私囊。
“結果是清正死活不肯背叛秀吉,可行長對我的許諾卻頗為動心。後來我奉旨回國,這交往就斷了。今日正好借這個由頭,哄騙行長出城與我單獨會面,商談議和事務,等他出了城,嘿嘿,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擒住,順天倭賊群龍無首,自然可破也!”
眾人聽得如醉如痴,半晌,王士琦方喃喃道:“這也太冒險了吧,暫且不說此計能否成功,就算行長應允會面,到那時一對一,誰捉誰恐怕還不好說呢。”
劉綎聞言哈哈笑道:“王大人,你也太小覷我劉某人了。”說著回頭向一名偏將道:“去,叫人把俺的鑌鐵大刀抬來。”那名偏將領命下去,不一時營外響起沉重的腳步聲,兩名小校吃力地抬著一把長杆大刀走進來,王士琦一看,不由得呆了,好一把大刀。刀長一丈七,刀杆有雞蛋般粗細,刀盤比一般的刀要寬出半尺,刀鋒磨得錚亮,寒光閃閃,直欲撲人!
劉綎上前隨隨便便一伸手,就將那杆大刀提了起來,然後雙手握刀,舉過頭頂“呼呼呼”風車似地旋了十幾個來回,唬得王士琦面如土色,連聲道:“劉將軍,小心失手砸傷了人……”
劉綎部將們早就看慣了他舞刀,此時並不驚慌,全都大聲叫好;劉綎使得興起,一會“蘇秦背劍”,一會“力劈華山”,滿帳中都是刀影,等收式之後,再看王士琦已經駭得說不出話來了。
劉綎見狀又是一陣大笑,命人將刀抬下去,得意洋洋地轉身落座。王士琦這才回過神,用衣袖擦著額頭上的汗訕笑道:“將軍好氣力,好武功!這大刀看樣可不輕啊,分量怕是要趕上關老爺的青龍堰月刀了吧?”
這時副總兵吳廣上前道:“啟稟王大人,不瞞您說,我家元帥這把刀,重120斤,關老爺的青龍刀才重81斤,照這把刀可差得遠了。”(註:所謂關聖青龍刀重81斤,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按明代秤計算,一斤約合現在的590克,按漢秤算,一斤約合現在的258克。)
劉綎趁機問道:“怎麼樣王大人,你還怕俺被小西行長捉去了嗎?” 王士琦此時方知劉綎勇力過人,並非等閒之輩,當下不住口地應道:“不怕,不怕,別說一個,就是來十個八個,將軍這把刀舞起來,也全都砍了。”
眾將聽了哄然大笑,王士琦滿身的不自在,只好陪著乾笑幾聲。劉綎意氣昂然,吩咐人傳隨軍贊畫吳宗道進帳,這吳宗道頗懂幾句日本話,當年壬辰役時,曾奉宋應昌之命到王京催督日軍撤退,與小西行長打過交道。
劉綎事先已經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說過,這時又問他一次道:“吳先生,此去順天可有把握說動小西出城麼?”吳宗道雖然心中害怕,卻也知推託不過,索性潑出膽來????犢ぐ旱廝檔潰骸白詰來巳ィǖ苯吡χ苄羰悄秦舜鷯徒崦嫻比緩茫蝗羰撬揮Γ揖駝一崞松先ィ肫淦錘鐾橛誥“樟耍菜惚ù鸞鬧鮒鰨 ±
“那倒不必。”劉綎見他身子瘦弱,卻拿出一副兇狠的架勢,忙出言勸道,“只要先生把話帶到,回營後俺便記你大功一件。”
“多謝將軍!”吳宗道告辭下去,橫下一條心翻身上馬,馳向順天倭城。
眼看將至倭城,自有伏路的日軍忍兵出現,吳宗道連說帶比劃,那幾名忍兵看他的穿戴不像朝鮮百姓,又似乎聽明白了一些,於是商量了會兒,派兩名士兵押送吳宗道進城。
小西行長得到報告心中疑惑,便命人將來使帶入天守閣。吳宗道一見行長,面露喜色,笑著上前打招呼:“小西將軍,咱們又見面了。”遠藤又次郎忙橫刀將其攔住,這時候小西行長也認出他來了,點了點頭說道:“不錯,咱們在王京城中是見過面,閣下應該是明軍的使者吧?”
“不錯,在下明使吳宗道,小西將軍別來無恙乎?”二人對答幾句,都覺聽了彆扭,乾脆拿出紙筆,你寫一句我寫一句的交流,日文和漢文有相似之外,而且小西行長雖然不會說漢話,可是因為在國內常讀中國書籍,對漢字還是有些通曉的,很快就明白了吳宗道的來意。
末了吳宗道用日語結結巴巴說道:“我軍正在攻打加藤清正,對小西將軍是沒有惡意的。劉大帥,你們認識的,他非常想與你面議,只要你答應不去增援清正,我們就不攻城;如果清正戰敗了,你國太閤大人就有可能同意議和,到那時兩國通商,就有很多錢可以賺。”
小西行長聽了暗想,打仗是為了求得利益,可是現在明軍源源不斷地開入朝鮮,我軍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那麼為什麼還要繼續打下去呢?要是能爭取到兩國罷兵通商,就讓那個狂妄的虎加藤去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