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也只好如此,其實我方才還想,如果實在硬攻不下倭城,乾脆撤兵也好。”

  “這怎麼可以?”楊鎬驚問道,“咱們數萬大軍出動,正是要和倭賊決戰的意思,怎好虎頭蛇尾呢?麻將軍是怕釜山倭兵來援嗎?就怕他不來,來了正好殺他個落花流水,以解我心頭之恨!”

  “咱們只帶了10天的糧草,若是久攻不下,倒是難事。”

  “讓邢總督派人運嘛,正好咱們也有好多傷兵需得送回後方休養,順便捎個信去,先運糧草,再運大炮。”楊鎬輕鬆地揮揮手道。

  麻貴心中暗想,這位楊大人說話也不掂掂分量,800里的運輸線,數萬人馬一天糧草就是近千石,那得籌措多少糧草,派多少人,多少天才能運得到?但這番話卻不好和楊鎬直說,只是沉吟不語,考慮如何攻打倭城。

  楊鎬只當他同意了,自己又思量一回,覺得計劃周全,完美無缺,不由得心中舒暢,微笑著重新落坐。

  半晌,麻貴開口道:“楊大人說得有理,咱們一會就派快馬去王京催要糧米大炮。至於眼下麼,既然撤兵不妥,那就應該加緊攻城,我看從明天開始,就不分晝夜地連番攻打,或是重兵出擊,或是輕兵佯攻,倭賊能有多少人?這樣一來累也累死他們了。”

  “對啊,真是妙計!”楊鎬高興地又站起身贊道,然後又坐下,想了想又站起來,沖外高喊道,“來人哪,筆墨伺候。”片刻間干仆將筆墨送到,楊鎬提筆刷刷寫好請援的書信,然後請麻貴過目,馬上派人送往王京。這一晚楊鎬與麻貴商討攻城的方案,徹夜未眠。

  25日天光方亮,楊鎬坐鎮中軍營,調整部署,為了減少日軍鐵炮所造成的傷亡,決定各部轉移到鐵炮射程之外安營。具體安排為:楊鎬、麻貴親率6500步騎在城北紮營;中軍營設在距離島山500米外的古鶴山頂;副總兵高策率3500步騎在城東紮營;老將吳惟忠率3000步兵駐紮在城南;李芳春率5000騎兵駐紮在城西。

  此外,副總兵李如梅、游擊擺塞領3000步騎駐紮在太和江邊以防備西生浦方向的日軍再次增援蔚山。副總兵祖承訓則率領2500步騎負責應付釜山方向的日軍。另有朝鮮軍7000人、明軍參將盧繼忠部2000人、董正誼部2000、茅國器部1000人、車兵營王問950人、游擊將軍許國威率步兵4200人,游擊陳愚衷1200人分散駐紮在島山方圓30里內待命。明軍共計34800百餘人,朝鮮軍7000人。

  安排完畢,楊鎬正要退帳,這時一名中軍官上前稟到:“我軍斥侯在太和江畔城隍堂附近發現小股倭賊,盧參將已經調兵將賊眾包圍起來,請求諭示!”

  “嗯?”楊鎬冷哼一聲,“這定是我軍來的迅猛,使得蔚山倭賊不及全部躲入城中,見我軍來得勢大,便四散隱藏豈圖矇混過去,傳令給盧將軍,讓他多派些人馬去清剿,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切不可放走一賊。”

  “得令!”那名中軍快步走出大帳。

  盧繼忠中了加藤清正聲東擊西之計,使加藤清正僥倖破圍入城,雖然楊鎬與麻貴並沒有見罪,但他心裡著實憋了一肚子的火,到了自己的防區後,四下里撒開探馬哨騎,居然真地讓他搜到一股敵兵。

  這隊日軍約有150來人,本是奉淺野幸長之命下鄉掃蕩去的,回來得遲了,聽到島山方向一夜的銃炮轟鳴,不知出了什麼事,唬得眾人沿江邊急走出十幾里地,鑽進這座城隍堂里暫避。待到天亮,為首的武士派出三五名足輕潛至島山附近的伴鷗亭想看看情勢,這時候島山四周全是聯軍人馬,圍得密不透風,這幾個剛一露臉就被盧繼忠的哨騎發現,急忙回報本部主將。

  盧繼忠大喜,一面派人去稟報楊鎬,一面統兵出戰。這回學得乖了,倒留下一半人馬駐防,自己領著千餘騎兵前去攻擊。日軍百餘人哪敢與明軍大隊廝殺,哄地四散奔逃。盧繼忠督著騎兵前來兜殺,等楊鎬的軍令傳到時,這股日軍已經被砍得差不多了,其中十幾名騎馬武士想逃到西生浦倭城,奈何日本馬生得矮小,跑不出多遠就被明軍的高頭大馬追上,一一發箭射斃,連同餘者皆被明軍割了首級去。

  楊鎬得報大笑道:“這卻是個好兆頭,氣可鼓而不可泄,正可借著這股銳氣再次攻山,高策何在?”

  “末將在!”

  “大同鎮向來兵精將猛,與遼兵、寧夏兵並稱我朝邊鎮三雄,今次攻山,本部院要派你部擔當主攻,此番定要精銳盡出,不攻下倭城就別來見我!”

  “遵命!”高策沒有二話,轉身出帳調兵去了。

  號角嗚嗚,旌旗烈烈,時近午時,高策調本部精銳2500步卒來到島山下列陣。山上的日軍見狀急忙湧入陣地,端槍引弓,嚴陣以待。

  高策頭戴熟銅盔,身披龍鱗甲,提著長矛在陣前夾馬來回盤旋,抬頭仰望山上的倭城,聽著身後士兵們沉重緊張的喘息,心中無限感慨。萬曆二十年東征時,高策還是李如松帳下的一名游擊,事過數年,居功累升,已經官封副總兵之職。這些年他不知看著多少士兵在自己眼前死去,自己卻還活著,殺人與被殺,人命在戰場上就像兒戲一樣啊,待會兒這場惡戰……他心中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卻不忍再想。

  這時號角止住,戰鼓擂起,士兵們聽到鼓聲紛紛抽出戰刀,挺起長矛,無數把鋼刀同時出鞘,嗆啷啷的鋼鐵碰撞聲匯成一道連綿不絕的龍吟,寒光閃閃,山上舉槍待發的日軍被映得微閉雙目,心裡禁不住突突發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