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還沒嚷完,他就見到大哥劉備和二哥關羽同時轉頭瞪過來,一個激靈,脖子一縮,剩下的話就再也說不出口來。

  劉備亦是動容,轉對關羽道:「二弟,志才,州平,廣元,三位先生所言甚是,既然為兄戰不過呂布,何不罷刀兵,亦是為天下太平出一份薄力,既如此,又何必多填無謂的折損。」

  說完,劉備環顧一掃,對眾人道:「備意已決,就此請降,諸君可還有何話說?」

  在場的眾人,即使像張飛一樣,心裡有話要說,這個時候,也不便說出來。

  劉備等了一會兒,見眾人盡皆默然,當即轉向關羽,令道:「二弟,待為兄修書一封,你這就和廣元一起,率護衛出城,親呈晉王。」

  而後,劉備來到戲志才榻前,蹲下身,握住戲志才的雙手,動容道:「志才此病,乃是積勞成疾,泰半是因備而起,先前在陳國時,備就有心想要送志才至長安,讓神醫華佗診治,如今既然要向晉王請降,備的唯一條件,就是要晉王遣人,急送志才至長安診治。」

  「主公!」

  戲志才感動不已,剛剛想要半抬起身,就被劉備給制止住。

  然後劉備轉向趙雲,令道:「子龍,著人準備妥當,沿途就由子龍護送志才至晉王軍中,並親送至長安!」

  趙雲出列,高聲應諾,當即出去準備。

  就在劉備手書呈給晉王呂布的請降信時,戲志才亦在眾人的協助下,吃力地寫著呈給郭嘉的書信。

  「奉孝賢弟如唔,定陶一別,已匆匆數年,當日為兄與賢弟暢飲美酒,共論天下,何其快哉。如今,唉,賢弟讀此信時,為兄已在遠赴長安之途,天下情勢變化莫測,竟一至於斯。為兄此去長安,日後,或許有與賢弟再見之日,或許此去即為永別,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賢弟保重,兄字。」

  郭嘉讀完戲志才的來信,深吸一口氣,閉眼緩緩吐出來,手中的絹帛,顯得如此輕柔,如此無力。

  主座上的曹操,仍在埋首疾書,未曾注意到郭嘉的異樣,待到他發現書房中異常寂靜,抬起頭來,看向郭嘉時,不由大訝問道:「奉孝,可是劉玄德再催援軍?」

  郭嘉搖搖頭,將手裡的絹帛恭敬地雙手呈上,若有所失地答道:「不是。主公,劉備,已降……」

  噗嗤!

  曹操剛剛抓緊空檔,猛往嘴裡灌了一通清爽的涼茶,不提防聽到如此「激動人心」的大消息,含在嘴裡的一口涼茶,不由得盡數噴濺出來,盡數灑落在案桌上的絹帛、竹簡上。

  「什麼?」

  曹操大驚色變,接過郭嘉呈上來的絹帛,粗粗一看。再細細品讀,頹然坐低,嘆道:「劉玄德,竟然,降了?」

  他這聲感慨。不知是痛惜,還是解脫般的輕鬆。反正聽在郭嘉耳里。意義可就豐富得很。

  郭嘉亦是長嘆一身,探身自曹操案桌上,拈起戲志才的來信。

  就在這時,曹操猛然發現,就在燈燭映照下,郭嘉的兩鬢。竟然已有十數根白髮,不由心中一痛,失神怔怔地看著郭嘉那近在咫尺的臉,很是回想了一番。才記起來,郭嘉,這個瘦削的年輕人,好像比起初見時,更瘦了許多。

  一念及此,曹操心中更是一痛,鼻頭一酸,熱淚盈眶,動情地對郭嘉輕聲道:「奉孝,你,才二十九吧……」

  郭嘉一愣,不明白主公曹操為何突然會問起他的年齡來,下意識地點頭稱是。

  「不到而立之年,就已雙鬢霜染,奉孝,操,有愧於你啊。」

  郭嘉再一愣,這才明白曹操方才所言,淡然一笑,答道:「主公,嘉為主公分憂,亦是份內事……」

  只是,當他見到曹操雙眼失神,手指無意識地在案桌上輕輕敲著,識趣地閉上嘴,靜候曹操回過神來。

  約莫一盞茶的工夫,曹操驀然仰天哈哈大笑,狀甚輕鬆欣慰。

  「劉玄德能降,操,又如何降不得!」

  建安四年(199)開始的這場大戰,聲勢轟轟烈烈,結尾,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隨著劉備和曹操不戰而降,江東孫策,即使擁有自詡為天下無敵的江東水軍,在面對呂布整合劉備和曹操的大軍面前,獨木難支,亦是主動請降。

  一時間,天下除了地處偏遠的交州,以及尚未收到消息的益州,已盡數一統於呂布麾下。

  等到呂布率大軍回到長安,益州牧劉焉的請降表,已先一步呈上天子劉辯的案上。

  天下重歸一統,朝野上下,天下十三州,無不歡欣鼓舞,雀躍不已。

  其中,只有何太后很是有些憂心忡忡,如今的晉王呂布,已是權勢臻達巔峰,光是擁立有功,北逐鮮卑,一統天下,這麼三大豐功偉績,就已足以令朝堂上的一眾朝臣,無論心底里對他認可還是不認可,都對他充滿著敬畏。

  尤其是如今的天下精軍,盡掌於他之手,而他的爵位,已是晉王,官職,已至大將軍,升無可升,賞無可賞,更關鍵的是,還沒人敢於在這個時候,提出要他歸軍權於天子劉辯。

  且不說何太后的憂心忡忡,大將軍府中,呂布正在大擺筵席,大會天下英雄,就連天子劉辯,亦被請了過來,坐於主座。

  酒過數巡,呂布手端酒杯,站起身來,環掃濟濟一堂的文臣武將,朗聲道:「聖上,諸君,如今,寰宇一統,天下太平,百姓可安居樂業,布身為武將,深知沒有仗可打時,人生會多麼的寂寞無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