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頁
“沈潔,你可以試著寫小說了。”一天的實驗結束後,陳教授露出了狼外婆般的笑容,抱著一副看好戲的心情,望著沈潔。
“真的要寫?”沈潔雖然很喜歡看小說,也寫過一些小文章,但寫小說,卻從沒試過。雖有些躍躍欲試,更多的,還是擔心,這可不是寫日記,給自己看的。
“當然要寫,燕飛,資料都準備好了吧。”陳教授的業餘愛好是研究歷史,不過讓沈潔吃驚的是,陳教授居然跟年輕人一樣,不看正史看野史。
“正史埋沒了很多歷史的真相,反倒野史了會有一些真相流傳下來。”陳教授如是說。
沈潔雖然也贊成陳教授的這一觀點,但她也很清楚,陳教授看野史不是找什麼真相,而是像多數人一樣,覺得野史比正史更有趣味。
不過陳教授跟沈潔這種野史一族大不相同,陳教授對於正史也爛熟於胸,如果陳教授不做醫學教授,沈潔覺得他完全可以去做史學家。
“教授,讓我寫歷史小說,連野史都算不上,純屬虛構。”沈潔事先給自己找退路,開玩笑,在史學家面前寫歷史小說,那跟在魯班面前吹自己的木工活水平有什麼區別。
“野史也是歷史,小說就是小說,我讓你寫小說,並沒有讓你寫歷史,歷史不用你寫。”
沈潔怎麼看都覺得陳教授的笑不懷好意。
“寫可以,不能外傳。”只有你們兩個人看,寫得爛也是你們逼得。沈潔在心裡暗暗嘀咕。
“不是兩個人,還有他。”陳教授的目光投向朱隸。
其實做連續性實驗,完全可以讓沈潔拿一本書讀給朱隸聽,不過為了給實驗增加一些樂趣,陳教授堅持讓沈潔寫,當然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沈潔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讀自己寫的小說與讀別人的小說感覺必然不同,發送出去的腦電波也必然更強。
但如果陳教授知道他這個無傷大雅的決定,居然改變了沈潔的一生,不知道還會不會出這樣的主意。
“寫哪一段歷史?”歷史就是一個個的故事,哪一段都有趣。沈潔歪著腦袋問道。
“他的名字叫朱隸,與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很相近,就寫這一段吧,朱棣是一位傑出的皇帝,他在位二十多年間做的幾件大事,比其他皇帝幾代做得還多,我收集了很多有關永樂王朝的資料,建議你寫這一段。”燕飛說著話,走到辦公桌前拿了一疊資料遞給沈潔。
沈潔接過來:“我先看看,有感覺再說。”
“雖然永樂皇帝的口碑並不好,我倒是很欣賞這個皇帝。”陳教授插言道。
沈潔瞥見陳教授與燕飛悄悄接換了一個眼神,心中一笑,永樂帝時期的野史最多,陳教授必是對這段歷史感興趣,讓燕飛旁敲側擊地讓我寫這段,也罷,奪皇位,下西洋,建故宮,現成的故事,不愁沒寫的。
果然如陳教授所說,沈潔自己寫的小說,複述給朱隸時,確實腦電波比讀書時強了很多倍,實驗效果非常好。
然而幾個月後,朱隸竟然發生了讓大家意想不到的變化。
實驗一周三次,每次兩個小時左右。沈潔通過腦電波放大儀器,與朱隸的腦電波相連接,再將朱隸的腦電波傳送到電腦終端上,通過終端翻譯形成文字,與沈潔最初的意思相對照。
最初沈潔的意思通過朱隸反映到電腦終端上後,基本上沒出過什麼大錯,總是沈潔想什麼,電腦終端顯示什麼,跟直接將電腦終端連接在沈潔的大腦上一樣。
可是幾個月後,電腦終端上的信息出現了些微的不同。
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畢竟每天的實驗五千字左右,錯幾個也是正常的,但是沒多久沈潔發現,略微更改過的文章不僅保持著原有的意思,而且這些詞語的改動,使得人物更生動,故事也更流暢。
“我覺得,朱隸的些微改動是有意識行為。”沈潔這樣說的時候,已做好了挨批的準備。本來嘛,朱隸仍然陷在深度昏迷中,怎麼可能會有自主意識?
沈潔說完,等著陳教授和燕飛的炮轟,可是等了半天,也沒聽到動靜,抬頭看看二人,都沉思著不吭聲。
半晌,陳教授說道:“下次實驗,故意多錯幾個地方。”
實驗的結果即在預料之中,又在預料之外,朱隸果然將幾處明顯的錯誤改過來了。
從那天起,實驗小組變成了四個人,大家再也不把朱隸僅僅當成傳遞工具,而是參與實驗的一名成員。
處於深度昏迷的植物人,雖然五官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接受信息,但並不代表他不能思考,如果利用儀器直接干涉其腦電波,大腦仍然能自主思考。
這一發現,對於植物人的治療,無疑是一個大有份量的好消息。
雖然不是相互的交流,但朱隸能對沈潔的小說做出修改,讓沈潔欣喜萬分。
除了陳教授的名字,實驗室其他人的名字直接都用在了小說里,用沈潔的話說:“反正也不外傳,起名我不拿手,用大家的名字既親切又省事,誰也不許抗議。”
大家都沒有反對,倒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寫進小說里很有趣。沈潔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名字給了女主角,男主角用了朱隸的名字。
有了朱隸有意識的干預,沈潔的小說寫得更上隱了,雖然朱隸改動不大,沈潔總是將朱隸的改動視為與朱隸的交流,而小說中朱隸和沈潔的愛情,也讓沈潔感動。
“真的要寫?”沈潔雖然很喜歡看小說,也寫過一些小文章,但寫小說,卻從沒試過。雖有些躍躍欲試,更多的,還是擔心,這可不是寫日記,給自己看的。
“當然要寫,燕飛,資料都準備好了吧。”陳教授的業餘愛好是研究歷史,不過讓沈潔吃驚的是,陳教授居然跟年輕人一樣,不看正史看野史。
“正史埋沒了很多歷史的真相,反倒野史了會有一些真相流傳下來。”陳教授如是說。
沈潔雖然也贊成陳教授的這一觀點,但她也很清楚,陳教授看野史不是找什麼真相,而是像多數人一樣,覺得野史比正史更有趣味。
不過陳教授跟沈潔這種野史一族大不相同,陳教授對於正史也爛熟於胸,如果陳教授不做醫學教授,沈潔覺得他完全可以去做史學家。
“教授,讓我寫歷史小說,連野史都算不上,純屬虛構。”沈潔事先給自己找退路,開玩笑,在史學家面前寫歷史小說,那跟在魯班面前吹自己的木工活水平有什麼區別。
“野史也是歷史,小說就是小說,我讓你寫小說,並沒有讓你寫歷史,歷史不用你寫。”
沈潔怎麼看都覺得陳教授的笑不懷好意。
“寫可以,不能外傳。”只有你們兩個人看,寫得爛也是你們逼得。沈潔在心裡暗暗嘀咕。
“不是兩個人,還有他。”陳教授的目光投向朱隸。
其實做連續性實驗,完全可以讓沈潔拿一本書讀給朱隸聽,不過為了給實驗增加一些樂趣,陳教授堅持讓沈潔寫,當然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沈潔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讀自己寫的小說與讀別人的小說感覺必然不同,發送出去的腦電波也必然更強。
但如果陳教授知道他這個無傷大雅的決定,居然改變了沈潔的一生,不知道還會不會出這樣的主意。
“寫哪一段歷史?”歷史就是一個個的故事,哪一段都有趣。沈潔歪著腦袋問道。
“他的名字叫朱隸,與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很相近,就寫這一段吧,朱棣是一位傑出的皇帝,他在位二十多年間做的幾件大事,比其他皇帝幾代做得還多,我收集了很多有關永樂王朝的資料,建議你寫這一段。”燕飛說著話,走到辦公桌前拿了一疊資料遞給沈潔。
沈潔接過來:“我先看看,有感覺再說。”
“雖然永樂皇帝的口碑並不好,我倒是很欣賞這個皇帝。”陳教授插言道。
沈潔瞥見陳教授與燕飛悄悄接換了一個眼神,心中一笑,永樂帝時期的野史最多,陳教授必是對這段歷史感興趣,讓燕飛旁敲側擊地讓我寫這段,也罷,奪皇位,下西洋,建故宮,現成的故事,不愁沒寫的。
果然如陳教授所說,沈潔自己寫的小說,複述給朱隸時,確實腦電波比讀書時強了很多倍,實驗效果非常好。
然而幾個月後,朱隸竟然發生了讓大家意想不到的變化。
實驗一周三次,每次兩個小時左右。沈潔通過腦電波放大儀器,與朱隸的腦電波相連接,再將朱隸的腦電波傳送到電腦終端上,通過終端翻譯形成文字,與沈潔最初的意思相對照。
最初沈潔的意思通過朱隸反映到電腦終端上後,基本上沒出過什麼大錯,總是沈潔想什麼,電腦終端顯示什麼,跟直接將電腦終端連接在沈潔的大腦上一樣。
可是幾個月後,電腦終端上的信息出現了些微的不同。
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畢竟每天的實驗五千字左右,錯幾個也是正常的,但是沒多久沈潔發現,略微更改過的文章不僅保持著原有的意思,而且這些詞語的改動,使得人物更生動,故事也更流暢。
“我覺得,朱隸的些微改動是有意識行為。”沈潔這樣說的時候,已做好了挨批的準備。本來嘛,朱隸仍然陷在深度昏迷中,怎麼可能會有自主意識?
沈潔說完,等著陳教授和燕飛的炮轟,可是等了半天,也沒聽到動靜,抬頭看看二人,都沉思著不吭聲。
半晌,陳教授說道:“下次實驗,故意多錯幾個地方。”
實驗的結果即在預料之中,又在預料之外,朱隸果然將幾處明顯的錯誤改過來了。
從那天起,實驗小組變成了四個人,大家再也不把朱隸僅僅當成傳遞工具,而是參與實驗的一名成員。
處於深度昏迷的植物人,雖然五官不能像正常人那樣接受信息,但並不代表他不能思考,如果利用儀器直接干涉其腦電波,大腦仍然能自主思考。
這一發現,對於植物人的治療,無疑是一個大有份量的好消息。
雖然不是相互的交流,但朱隸能對沈潔的小說做出修改,讓沈潔欣喜萬分。
除了陳教授的名字,實驗室其他人的名字直接都用在了小說里,用沈潔的話說:“反正也不外傳,起名我不拿手,用大家的名字既親切又省事,誰也不許抗議。”
大家都沒有反對,倒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寫進小說里很有趣。沈潔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名字給了女主角,男主角用了朱隸的名字。
有了朱隸有意識的干預,沈潔的小說寫得更上隱了,雖然朱隸改動不大,沈潔總是將朱隸的改動視為與朱隸的交流,而小說中朱隸和沈潔的愛情,也讓沈潔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