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不過當時沒有紙,所以他們只好寫在木板上,叫做“牘”——但這沒有什麼可恥的,即便秦王政給呂不韋寫信,也是寫在木板上的。
黑夫和驚用毛筆蘸著墨汁,在木板上寫道(注意,不是拿刀子刻):“黑夫、驚,敢拜問中。”
“中”,是他倆的大哥。看來大哥識字。問完大哥好,他倆又拜問母親:“媽媽還好嗎?我們哥倆還活著呢!”這後半句話是最急著要說出的!
接著,他們談了一些家庭瑣事,隨後進入主題,向母親討錢和衣服。其中驚在信中顯得十分著急。驚說,如果母親不快點寄錢的話,他的性命可能保不住了,因為他已經開始借別人錢啦,借了一個叫垣柏的人的錢(估計是老鄉)。
再不拿錢來,我就要死啦(“即死矣”)。驚在信上連用了三個“急”。急急急!很像大學生跟家裡要錢時的文風。
驚向媽媽要錢的數目是五六百,要布二丈五尺。要就要唄,但驚這人說話比較囉嗦,又囑咐道:如果老家湖北安陸的絲便宜,就希望媽買些絲做成襦裙寄來,錢則可以少寄些。如果安陸絲貴,就多寄些錢,自己在這邊可以拿錢買布做夏衣。
信里當然也提到當時的戰況。驚說,黑夫的運氣比較差,馬上要參加淮陽攻城戰,淮陽是楚國的地盤,一旦攻破淮陽,就可以南下攻打楚都壽春了。戰鬥會很長久,一時打不完,“傷未可知”——會不會受傷不知道。當然也許他本是想寫“尚未可知”的,卻寫成了白字“傷”。總之,驚說,鑑於黑夫任務特殊,希望媽媽寄給黑夫的那一份錢和衣服要多一些。
由於驚太羅嗦了,結果把木板寫滿了,意思卻還沒有囉嗦完。他只好又轉到背面繼續寫,囑咐家人別把衣服寄錯地點了,一定要寄到“南軍”什麼什麼的。
最後,他要大哥“中”代向家內其他不識字的各位親戚問好:
“替黑夫、驚多問姑姑、姐姐好!
“替黑夫、驚多問‘夕陽里’的呂嬰(估計是他們小學同學)好!
“敢問姐姐生的兒子是否毋恙。
“敢問老丈人好!”(“敢問”這一詞,至今尚在中國人的信中習用)
驚在信中還問候了其他很多人,而他最掛念的是他的新婚妻子,要求她孝順婆婆以及老丈人。而黑夫似乎還沒有結婚,他惦記最多的人還是自己的母親,一再囑咐說自己在外打仗,哥哥“中”一定要照顧好母親啊。還說也不什麼地方強盜多,希望“中”要看好了母親別去那裡遛彎啊(這母親不是吃飽撐的嗎!怎麼上那兒遛呢?)
等木板的正反面全寫完了,哥倆的萬千情義再無下筆之處了,兩兄弟才在戰場上戀戀不捨地停下筆。
信寫好了,就需要裝信封。但是,沒有信封啊(有信封也裝不下這大木板呀)。於是古人有辦法,另拿兩塊木板夾蓋在這木板上。這就等於密封了!除非特異功能人士,否則是看不到裡邊的字的。
信準備好了,怎麼送出呢?當時的國道兩旁有驛站,接待出行的官員,也送信,但只送官家的信。私人信件只能央求熟人捎送(比如黑夫、驚的老鄉,復員回家)。是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了“民信局”,民間的信才可以走國家驛站。
幸運的是,黑夫和驚的兩封家信都相繼平安抵達了目的地。可以想像,母親和哥哥收到來信時該是多麼高興。如今天氣轉熱,遠在戰場上的倆兒子還穿著冬天的衣服,兒子身上的錢也花光了,家中的母親肯定心急如焚。
至於衣服和錢是否寄到,黑夫和驚在戰場上的命運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可愛的古人們最終都死了。
正是無數類似黑夫和驚這樣的農夫子弟,組成了秦國所向披靡的軍團。這幫軍人爬冰臥雪,爭城野戰,死不旋踵(死也不調腳尖回頭跑),從令如流,經常捐甲、免胄(只穿著老家帶來的布衣,光著腦袋)跟敵人搏鬥。就是他們,從商鞅以來一百多年間,大戰65,全勝58,斬首150萬,拔城147座,建郡36個,秦軍橫行天下,無能阻者。豈不偉哉!
正是憑著這樣一隻戰功卓越的軍隊,秦王政併吞六國,設天下三十六郡,遂自比於“三皇五帝”,自稱始皇帝!以為上古未有之功烈,時間是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遂周行於天下,封禪於泰山。他站在上帝駐人間的辦公室——泰山之巔,翹首眺望遠大的夜空,看見星群的寧靜和顫抖。廣漠的宇宙是如此空曠孤單,礦石與星塵,在穹廬以外,在地層深處,各自從事著自己深默的過程,操演著無邊無盡的一團沉靜。歷史本是過程,似乎並無我們所找尋的“意義”。是“意義”這個詞打擾了人間的安寧。
至此,天下風高草長,日子何其悠揚蒼茫。青銅啊,霸主啊,天下之君頓戟一怒啊,秋風黃葉伏屍百萬啊,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都似一江春水,向歷史深處流去吧!
黑夫和驚用毛筆蘸著墨汁,在木板上寫道(注意,不是拿刀子刻):“黑夫、驚,敢拜問中。”
“中”,是他倆的大哥。看來大哥識字。問完大哥好,他倆又拜問母親:“媽媽還好嗎?我們哥倆還活著呢!”這後半句話是最急著要說出的!
接著,他們談了一些家庭瑣事,隨後進入主題,向母親討錢和衣服。其中驚在信中顯得十分著急。驚說,如果母親不快點寄錢的話,他的性命可能保不住了,因為他已經開始借別人錢啦,借了一個叫垣柏的人的錢(估計是老鄉)。
再不拿錢來,我就要死啦(“即死矣”)。驚在信上連用了三個“急”。急急急!很像大學生跟家裡要錢時的文風。
驚向媽媽要錢的數目是五六百,要布二丈五尺。要就要唄,但驚這人說話比較囉嗦,又囑咐道:如果老家湖北安陸的絲便宜,就希望媽買些絲做成襦裙寄來,錢則可以少寄些。如果安陸絲貴,就多寄些錢,自己在這邊可以拿錢買布做夏衣。
信里當然也提到當時的戰況。驚說,黑夫的運氣比較差,馬上要參加淮陽攻城戰,淮陽是楚國的地盤,一旦攻破淮陽,就可以南下攻打楚都壽春了。戰鬥會很長久,一時打不完,“傷未可知”——會不會受傷不知道。當然也許他本是想寫“尚未可知”的,卻寫成了白字“傷”。總之,驚說,鑑於黑夫任務特殊,希望媽媽寄給黑夫的那一份錢和衣服要多一些。
由於驚太羅嗦了,結果把木板寫滿了,意思卻還沒有囉嗦完。他只好又轉到背面繼續寫,囑咐家人別把衣服寄錯地點了,一定要寄到“南軍”什麼什麼的。
最後,他要大哥“中”代向家內其他不識字的各位親戚問好:
“替黑夫、驚多問姑姑、姐姐好!
“替黑夫、驚多問‘夕陽里’的呂嬰(估計是他們小學同學)好!
“敢問姐姐生的兒子是否毋恙。
“敢問老丈人好!”(“敢問”這一詞,至今尚在中國人的信中習用)
驚在信中還問候了其他很多人,而他最掛念的是他的新婚妻子,要求她孝順婆婆以及老丈人。而黑夫似乎還沒有結婚,他惦記最多的人還是自己的母親,一再囑咐說自己在外打仗,哥哥“中”一定要照顧好母親啊。還說也不什麼地方強盜多,希望“中”要看好了母親別去那裡遛彎啊(這母親不是吃飽撐的嗎!怎麼上那兒遛呢?)
等木板的正反面全寫完了,哥倆的萬千情義再無下筆之處了,兩兄弟才在戰場上戀戀不捨地停下筆。
信寫好了,就需要裝信封。但是,沒有信封啊(有信封也裝不下這大木板呀)。於是古人有辦法,另拿兩塊木板夾蓋在這木板上。這就等於密封了!除非特異功能人士,否則是看不到裡邊的字的。
信準備好了,怎麼送出呢?當時的國道兩旁有驛站,接待出行的官員,也送信,但只送官家的信。私人信件只能央求熟人捎送(比如黑夫、驚的老鄉,復員回家)。是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了“民信局”,民間的信才可以走國家驛站。
幸運的是,黑夫和驚的兩封家信都相繼平安抵達了目的地。可以想像,母親和哥哥收到來信時該是多麼高興。如今天氣轉熱,遠在戰場上的倆兒子還穿著冬天的衣服,兒子身上的錢也花光了,家中的母親肯定心急如焚。
至於衣服和錢是否寄到,黑夫和驚在戰場上的命運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可愛的古人們最終都死了。
正是無數類似黑夫和驚這樣的農夫子弟,組成了秦國所向披靡的軍團。這幫軍人爬冰臥雪,爭城野戰,死不旋踵(死也不調腳尖回頭跑),從令如流,經常捐甲、免胄(只穿著老家帶來的布衣,光著腦袋)跟敵人搏鬥。就是他們,從商鞅以來一百多年間,大戰65,全勝58,斬首150萬,拔城147座,建郡36個,秦軍橫行天下,無能阻者。豈不偉哉!
正是憑著這樣一隻戰功卓越的軍隊,秦王政併吞六國,設天下三十六郡,遂自比於“三皇五帝”,自稱始皇帝!以為上古未有之功烈,時間是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遂周行於天下,封禪於泰山。他站在上帝駐人間的辦公室——泰山之巔,翹首眺望遠大的夜空,看見星群的寧靜和顫抖。廣漠的宇宙是如此空曠孤單,礦石與星塵,在穹廬以外,在地層深處,各自從事著自己深默的過程,操演著無邊無盡的一團沉靜。歷史本是過程,似乎並無我們所找尋的“意義”。是“意義”這個詞打擾了人間的安寧。
至此,天下風高草長,日子何其悠揚蒼茫。青銅啊,霸主啊,天下之君頓戟一怒啊,秋風黃葉伏屍百萬啊,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都似一江春水,向歷史深處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