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士們沒有猶豫,站在叢林中舉槍就射!

  旁邊戰友自動槍彈出的彈殼打在我的頭上,生疼!

  我們站在叢林中,全部立姿無依託射擊。

  “噠噠噠、噠噠噠”,射擊對越軍毫無影響。56沖的點射基本上都是在嚇唬人,別說長點射,就是你的兩發短點,第一發可能還有目標,後面的一發你根本就找不著了。

  衝鋒鎗的立姿無依託射擊,誰都知道那是什麼效果。

  越軍仍然在不停地變換位置,阻擊著我友鄰部隊的進攻,還分別以班為單位從後面的戰壕中撤離,他們撒開兩腿,跑的可真快啊!

  連長看著大伙兒的射擊對越軍毫無影響,高聲喊到:“停止射擊!”“不要打了!浪費子彈!”

  “距離太遠了!”

  是啊!距離太遠了,800米的距離,又是無依託射擊,就是給你200發子彈,你能打著一個人就算不錯了!可那樣有什麼用呢?後勤要給你們送多少彈藥啊!

  “重機槍給我打!”連長狠聲的叫到。

  重機槍的班長哭喪著臉說道:“連長,我們的槍架在地上根本就看不出去啊!”

  “那你不會高架嗎?媽的!笨蛋!”連長急了。

  “高架”是我們重機槍另一種架槍方式,它適用於對空目標射擊,如果遇到空中襲擊,重機槍高射是步兵連唯一的防空武器。

  可那個地方適合重機槍高架的位置也有限,它不是象我們單兵,隨便找個位置就可以射擊,而是要找到牢固的地面,上面又有開闊的視角的地方才適合架槍。

  “董存瑞找地方放炸藥的鏡頭”出現了——重機槍班的戰友們四處在找尋著架槍的地方,可那槍不是被樹木擋住,就是在鬆軟的地面和斜坡上架不穩。

  “越軍又跑了!越軍又跑了一個班!”

  看著越軍逃跑,戰士們都急,除了一挺重機槍找到了位置在猛烈射擊外,仍然有戰士在舉槍射擊。

  “六0炮快用炮!”連長也著急了!

  “用炮!”是要炮兵進行射擊準備的口令。炮兵射擊哪有步兵用槍射擊那麼方便,步兵舉槍就射!炮兵可不行!他們要固定炮座,穩定炮身,然後測距瞄準;其他人還要給炮彈裝上引信,準備好炮彈。這一套動作就需要一分鐘,炮彈飛行還需要幾秒鐘,等你準備好了,越軍也跑了。

  再說那地方哪有用炮的地方啊,整個連隊被森林蓋住,很難找到縫隙把炮彈射出去。

  大家也許不知道,當時配發的六0迫擊炮炮彈全部都是瞬發引信,即碰上東西就爆炸,哪怕是樹葉也會爆炸。在那樣的密林中,誰敢打?弄不好炮彈一飛出去就碰上自己的頭上的樹葉而爆炸,還不把自己給滅了!

  好不容易兩門六0炮找到了位置,做好了準備。

  連長一聲“打!”

  炮彈飛了出去,可兩門小炮能攔阻敵人的逃跑嗎?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越軍逃跑,他們一個班、一個班的掩護撤退,很有組織,也很靈活,看不出是潰散,而是有組織的逃跑。

  越軍是有能力逃跑的,他們仗著對地形的熟悉,靈活地在山地間逃竄。

  看過一部叫《深入敵後》的美國片,講的是一個美軍領航員落入了塞族武裝的敵後,塞族武裝成群地在追殺他,他跑掉了。我想這完全是可能的。只要有逃生的欲望,只要有逃生的毅力和平時訓練的基礎,是能夠做到的。

  越軍就是在我們的火力追擊下逃跑的。可見他們平時把撤退作為了訓練科目,而且準備撤退的路線選擇的也很好。

  我們的攔阻射擊沒有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威脅,因為我沒有看到直接命中敵人。

  我們也無法與我們的友軍進行聯絡,我們沒有他們的頻率,也沒有識別呼號,就是我們用的無線電能喊通他們,他們也不敢輕易相信我們的內容,他們更不知是誰在和他們通話!

  想到這裡,我回憶起那幕,感覺遭透了!壓根我們在戰前就沒有在這方面進行訓練和準備。

  訓練和準備什麼?那就是——協同!前一線分隊的協同作戰!尤其是師與師級的前線分隊協同。

  由於不是一個師的建製作戰,等我們把我們看到的情況通報給我們的上級營指揮所,營到團、團到師、師指揮所再向友鄰師通報、友鄰師指揮所再到團、團再下達到所在進攻的前線連隊,你想想,那會兒越軍會跑到了什麼地方?

  “越軍早就跑的沒影了!”

  咳!什麼是“黃瓜菜都涼了!”我看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看著越軍從我們眼前消失,看著自己的友鄰部隊沒有打到敵人的要害,弟兄們的心裡別提有多麼的難過!是我們追擊的不及時嗎?是我們手中的武器不先進嗎?是我們沒有很好的通信工具嗎?是我們的指揮系統落後嗎?我說不準確,但我有個非常明顯的感覺是:我們協同太差了!按現代時髦的語言說:是我們在一線的部隊沒有溝通,一線作戰的部隊缺乏必要的信息。

  信息的傳遞需要有一個“渠道和通路”,在這個“渠道和通路”上,要保證信息秘密地、有效地傳遞,互相識別尤其顯得非常重要。可我們那時除了在手臂上系白毛巾以外,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更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進行友軍識別了,沒有好的方法互相進行識別,你還指望互相傳遞信息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