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頁
“明和,你還是這樣……就不能改改?”羅亮恆自然知道自己這個老夥計的想法。李達倫當初就是栽在了張力的手裡,而且是被當時還處於完全弱勢的張力用計謀正正噹噹地擊敗的,不過他當時敗得很不服氣,認為是張力採用了非常規的手段,甚至是有些下作……一個小報,居然敢發文去向新中國的幾大最高領導人進行一些國事上的問詢,一般人哪能想得到這些?***那些人恐怕也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訪問”了。而且張力還不只是把自己向***等人提問的事情在香港和澳門炒得滿城風雨,還搞了什麼免費發行,這可是開創了報業的先河,結果,本來那些還對《香港人報》所謂的向新中國領導人提問的事情存著一定疑問,並且也不是很感興趣的人也忍不住了,不就是伸一下手從發報人手裡接過來嘛,又不花錢,幹嘛不做?結果,這一接不打緊,《香港人報》一躍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報紙之一,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別的不說,光是GG費就賺的手軟。當然,這還只是其次。可關鍵是張力居然以本傷人,拿錢不當錢,把李達倫當時主持的《港島日報》全買下來了,不讓發行到讀者手裡……這手段極其陰損。對一份報紙來說,無法發行到讀者手裡,無異於被斷了子孫根兒啊。可是,當時的《香港人報》發行量已經數倍於《港島日報》,李達倫縱然有心,面對對方強大的財勢,也只有認輸遠遁一途。
身為當初跟李達倫一起主持《港島日報》的副主編,羅亮恆非常清楚在得知張力的兩下散手已經摸上港島報社的時候,報社上下的氣氛是何等的絕望……張力手段毒辣,出手不留情的名聲從那以後,就以他們港島報社的淪陷為開始,先從報界傳起來的。而縱觀這幾年張力的所作所為,都莫不如是。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絕不留情,絕不讓對手有任何還手的機會。即便是如麥卡錫那樣在美國呼風喚雨的人物也照扁不誤,而且還是直接將其從巔峰拽下,加一腳踹進了深谷。而在此之前,誰能想到張力居然有如此手段,如此能量?麥卡錫,那可是連美國總統也要讓三分,甚至無可奈何的人物。
不過,收拾麥卡錫的時候,李達倫已經對張力沒脾氣了。離開香港之後,他躲到馬來亞創辦了《東南亞論壇報》,本想臥薪嘗膽幾年,重新殺回香港,找張力報仇雪恨。可是,他在這邊努力積蓄力量,張力也沒閒著。《東南亞論壇報》發展不錯,張力的發展卻更快上不知道多少倍。等他反映過來的時候,這家新創立的報社居然又跟當初的《港島日報》一樣成了張力名下的產業之一……身為好朋友和曾經的好搭檔,羅亮恆記得無比的清楚,當李達倫知道這一消息之後,寫來了一封信,那信里的內容是何等的絕望和不甘,僅僅是身為讀者,他就差點兒有要跳南洋的感覺。而李達倫自己之所以能忍住沒死,好像就是想弄明白張力這一回又是怎麼擺了自己一道……
不過還好,張力難得的慈悲了一回,沒有再對李達倫斬盡殺絕,而是將《東南亞論壇報》交到了對方手裡,並斷斷續續的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供其發展。李達倫本來還提不起什麼興頭,更加不願意為張力效力,可是,眼見著張力的事業猶如滾雪球一樣膨脹,他最終只得無奈的鳴金收兵,並且舉手投降。之後,借用張力,或者說是香港新聞公司提供的資金,大殺四方,控制了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數十家報社電台,不久前更是跟張力和胡家義合謀,借著兩人在明面兒上演戲吸引了大批人的注意力,指揮新聞公司一舉端了日本幾大媒體的後路。雖說並沒有傷到對方,卻成功地把香港新聞公司的觸手伸進了日本的大城市,形成了一個沒有統一名稱,卻足可以大大影響日本輿論,且差不多快可以跟得上日本三大報業集團的力量體。而由於這麼多所謂“攻城拔寨”、“開疆拓土”的功勞,李達倫一回到香港,就被授予了新聞公司行政副總裁的位子,還居於他羅某人這位元老之上。而這麼一來,張力手下的“港島系”就已經有了三員大將:新聞公司兩大副總裁李達倫和他羅亮恆,另外一個,就是香港建築公司、采沙公司、房地產公司,還有葵涌碼頭以及幾個水塘工程的總負責人:沈銘俊!一個低調,在張氏企業中的地位卻已經幾乎不下於胡家義的傢伙。
“要是能改,就不是李達倫了。”聽到羅亮恆勸說李達倫的話,張力微笑著插了一下嘴,又指著兩鬢已經長出白髮的李達倫向眾人道:“這傢伙,其實一直就沒服過我。這麼拼命,其實就是想跟我比比,讓我看看,他不比我張某人差。”
“不敢當。”李達倫微微一笑,“跟你大老闆交手,我沒嬴過一回。如果不是你放我一馬,我現在說不定已經跑去印尼的橡膠園學人割橡膠了,哪能像現在這麼風光?所以,我沒想過跟你比。這麼拼,就是想趁著還能動彈,多掙點兒……當副總,總比當個分部主管賺錢吧?我是想多拿股份分紅。”
“這話聽著假!”張力搖頭。
“多疑。”李達倫指著他道。
“謝謝誇獎。”張力笑著長出了一口氣,“不跟你貧了。……公司這兩年發展的不錯。我決定,往後的一段時間就暫時先以穩定現在的根據地為主要工作目標,大家沒有意見吧?”
身為當初跟李達倫一起主持《港島日報》的副主編,羅亮恆非常清楚在得知張力的兩下散手已經摸上港島報社的時候,報社上下的氣氛是何等的絕望……張力手段毒辣,出手不留情的名聲從那以後,就以他們港島報社的淪陷為開始,先從報界傳起來的。而縱觀這幾年張力的所作所為,都莫不如是。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絕不留情,絕不讓對手有任何還手的機會。即便是如麥卡錫那樣在美國呼風喚雨的人物也照扁不誤,而且還是直接將其從巔峰拽下,加一腳踹進了深谷。而在此之前,誰能想到張力居然有如此手段,如此能量?麥卡錫,那可是連美國總統也要讓三分,甚至無可奈何的人物。
不過,收拾麥卡錫的時候,李達倫已經對張力沒脾氣了。離開香港之後,他躲到馬來亞創辦了《東南亞論壇報》,本想臥薪嘗膽幾年,重新殺回香港,找張力報仇雪恨。可是,他在這邊努力積蓄力量,張力也沒閒著。《東南亞論壇報》發展不錯,張力的發展卻更快上不知道多少倍。等他反映過來的時候,這家新創立的報社居然又跟當初的《港島日報》一樣成了張力名下的產業之一……身為好朋友和曾經的好搭檔,羅亮恆記得無比的清楚,當李達倫知道這一消息之後,寫來了一封信,那信里的內容是何等的絕望和不甘,僅僅是身為讀者,他就差點兒有要跳南洋的感覺。而李達倫自己之所以能忍住沒死,好像就是想弄明白張力這一回又是怎麼擺了自己一道……
不過還好,張力難得的慈悲了一回,沒有再對李達倫斬盡殺絕,而是將《東南亞論壇報》交到了對方手裡,並斷斷續續的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供其發展。李達倫本來還提不起什麼興頭,更加不願意為張力效力,可是,眼見著張力的事業猶如滾雪球一樣膨脹,他最終只得無奈的鳴金收兵,並且舉手投降。之後,借用張力,或者說是香港新聞公司提供的資金,大殺四方,控制了馬來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數十家報社電台,不久前更是跟張力和胡家義合謀,借著兩人在明面兒上演戲吸引了大批人的注意力,指揮新聞公司一舉端了日本幾大媒體的後路。雖說並沒有傷到對方,卻成功地把香港新聞公司的觸手伸進了日本的大城市,形成了一個沒有統一名稱,卻足可以大大影響日本輿論,且差不多快可以跟得上日本三大報業集團的力量體。而由於這麼多所謂“攻城拔寨”、“開疆拓土”的功勞,李達倫一回到香港,就被授予了新聞公司行政副總裁的位子,還居於他羅某人這位元老之上。而這麼一來,張力手下的“港島系”就已經有了三員大將:新聞公司兩大副總裁李達倫和他羅亮恆,另外一個,就是香港建築公司、采沙公司、房地產公司,還有葵涌碼頭以及幾個水塘工程的總負責人:沈銘俊!一個低調,在張氏企業中的地位卻已經幾乎不下於胡家義的傢伙。
“要是能改,就不是李達倫了。”聽到羅亮恆勸說李達倫的話,張力微笑著插了一下嘴,又指著兩鬢已經長出白髮的李達倫向眾人道:“這傢伙,其實一直就沒服過我。這麼拼命,其實就是想跟我比比,讓我看看,他不比我張某人差。”
“不敢當。”李達倫微微一笑,“跟你大老闆交手,我沒嬴過一回。如果不是你放我一馬,我現在說不定已經跑去印尼的橡膠園學人割橡膠了,哪能像現在這麼風光?所以,我沒想過跟你比。這麼拼,就是想趁著還能動彈,多掙點兒……當副總,總比當個分部主管賺錢吧?我是想多拿股份分紅。”
“這話聽著假!”張力搖頭。
“多疑。”李達倫指著他道。
“謝謝誇獎。”張力笑著長出了一口氣,“不跟你貧了。……公司這兩年發展的不錯。我決定,往後的一段時間就暫時先以穩定現在的根據地為主要工作目標,大家沒有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