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說我還是不明白。

  你還不明白?朽木不可雕也!那位一扶眼鏡:這“打架”啊,咱們中國古代的文化裡面另有含義,所以這章紅樓的結尾翻譯過來,就是寶玉出毛病的時候,秦可卿正在讓丫環們看貓兒狗兒親熱來普及性教育。

  恍然大悟,薩把《紅樓夢》扔到櫃頂上,一指那位專家:孫子,我算知道什麼叫窮酸啦!

  這段就算到這兒,據說夏大伯說了這些,“楊梆子”對他很感氣味相投,酒酣耳熱地就交了朋友,以後,“楊梆子”到北京辦事,還到夏大伯家裡去過,夏大娘燙酒,二人談得很愜意。

  不過談的話題有點兒犯忌。“楊梆子”走了,夏大伯一回頭,看見夏大娘一手叉著腰站到了臥房門口,手裡抄著一條擀麵杖。

  什麼事還要動兵器啊new

  咦?你要幹什麼?夏一跳不明白了。

  夏大娘舉著擀麵杖等夏一跳,這是個稀罕事。

  夏大伯和夏大娘極少打架。當年舅被舅媽掄著掃帚疙瘩打到院子裡,舅情急之下抱著鄰居胖大爺當盾牌教育舅媽:那誰,你怎麼就不能學學人家夏大娘?你看人家老兩口子那麼多年哪有這麼打的?

  舅媽收回掃帚,張牙舞爪冷冷一笑,喝道:那誰,你要是太監啊,我倒還真犯不著跟你打了!

  一笑置之。等到成年以後才慢慢領悟,多好的夫妻,那是沒有不打架的,而且往往打了更親,真要從來沒打過架的夫妻,只怕感情也有些問題——或者是像夏大伯夏大娘這樣有特殊情況的。

  當然孔子老先生說過,“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換句話說,外表再溫柔的女子,也不自覺地會有想找茬兒訓人的潛意識,這是性別基因決定的,與個人性格無關。唐《菩薩蠻》此詞作者已不可考,全文為:“牡丹滴露真珠顆,佳人折向筵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檀郎故相惱,只道花枝好。一面發嬌嗔,碎花打人”。裡面不是說麼,“一面發嬌嗔,碎花打人”,夏大娘應該也不例外。可是夏大娘說夏大伯性情溫和,為人又好,實在難有機會找他的晦氣。好容易有一兩次,夏大伯又幽默詼諧,擺出一副伺候娘娘的怪相來,讓你忍俊不禁,這個仗如何打得起來?所以,多少年得不著機會,夏大娘對夏大伯有時躍躍欲試,手痒痒想給他一擀麵杖也就不奇怪了。

  夏大伯送完“楊梆子”回來,看她這個架勢,不禁一愣,馬上前手一招,後手一回,兩腳不丁不八,刷,站到院裡槐樹下面去了,色厲內荏地一仰臉,極緊張地問:掌柜的,咱這是要吃餃子啊,還是烙春餅啊?

  這一下,夏大娘就忍不住樂。

  原來,夏大伯這個姿勢,夏大娘太熟悉了。他每天清晨練八卦掌,就是這個起勢,一練起來繞著槐樹迴旋如飛,如同穿花蝴蝶,令人眼花繚亂。不要說擀麵杖,就是菜刀也未必沾得著他,看他這個未雨綢繆、如臨大敵的緊張樣子,不由得夏大娘不樂。

  夏大伯看她樂了,知道不是什麼大事,收了勢子,走近前來,問:怎麼了?什麼大事還要動兵器啊?

  夏大娘振振擀麵杖,指點夏一跳:你呀,這輩子就這樣了,怎麼還不行好修修下輩子呢?

  夏大伯一愣:怎麼了?我沒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啊?

  那你和那個“楊梆子”廳長商量嘛事呢?夏大娘胸有成竹。

  哦,那是關於鋪子裡的生意。唉呀,頭疼啊!夏大伯察言觀色。

  嘿,不說實話!你們倆說的,我可都聽見了,什麼“要治就治他個毒的”,還有“斷子絕孫看他怕不怕”——你說你損不損啊?你這是要整治誰?你自己斷子絕孫也就罷了,還要讓人家當太監麼?夏大娘到底沉不住氣,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夏大伯也不著惱,先伸手按住擀麵杖:慢來慢來,把傢伙放下。你這也太急了,聽我說,我這不是整治好人。

  啊,壞人也不能讓人家斷子絕孫啊!夏大娘還要往起跳。

  哦,那倒也不是壞人,我整治他們,是為了他們好,要不整治啊,鬧不好這幫小子們真斷子絕孫呢!

  嗯?夏大娘不明白了。

  夏大伯說你別著急,咱們進屋,我慢慢給你說。

  兩個人進了屋,事情說清楚了,夏大娘樂得拿擀麵杖砸桌子面,說這個“楊梆子”啊,可真是個有辦法的人,他怎麼那麼損呢?

  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要從北京分號買下了一家新鋪面,叫做“元隆顧繡”的說起。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