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晚熊勝在大宴周天子的使者時,范蠡與徐凇率領一萬士兵,悄然的乘船,沿淮水而上,迤儷往義陽而去。

  雖然義陽是項陵鎮守,但要拿下義陽,仍然需要真戰一場,總不能讓項陵直接撤退,這不戰而逃的罪名,可不能落在項陵身上,否則就要斷送掉他在楚國,目前好不容易得到的前程。

  熊勝留守壽春,除日夜操練兵馬之外,還廣外檄文,招賢納士,不論出身,只要是有才能技藝之士,皆可前來應徵。

  這到招賢榜一出,壽春郡內幾十縣的有才之士,聞風而動。這天有孟攸來投,此人原是陳國大夫,孟昶之子,因陳緡公不納忠言,其父棄官而去,專心在家教導孟攸,今孟攸早已是陳蔡之間的大儒,名聲遠播。

  熊勝早聞其名,今日見這孟攸談吐不凡,自是大喜,封其為侍郎,隨伴左右。孟攸見熊勝和藹近人,並沒有王侯架子,又禮賢下士,見識淵博,暗忖道:吾得明主矣!

  “主公,某聞蔡國舊都上蔡,有唐國舊將後裔唐靖,子伯寧,乃是文武全才之士,何不招訪至此?”孟攸舉薦之人,熊勝雖未聞其名,但料不會差到那裡去,當即就派人,前往上蔡尋訪。

  數日之後,前往上蔡尋訪的人,果在山中尋訪到唐靖,熊勝隨即派人拜請唐靖來見,唐靖到壽春之時,熊勝與其談論兵法政務之事,見其對答如流,顯得胸有成足,隨封其為將軍。

  唐靖拜謝道:“公欲成就大事,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何不招此二人為用?”

  “伯寧,所說二人,莫非是大別山‘義寇’趙武許昭不成?”孟攸驚呼道。

  “不錯,某素聞趙武善騎射,武藝超群,許昭善謀略,此二人在大別山經營數年,從不為禍鄉里,專門對付貪官,故百姓多稱其為‘義寇’,如此人才,主公何不力聘到帳下。”唐靖神情肅穆的說道。

  “既然如此,我這就派人前往招納。”熊勝大喜過往,隨即派人前往大別山,招納此二人。

  幾日之後,前往聘請之人,回來報說:“除非熊勝親往,否則難以招其二人。”熊勝聽聞之後,就要親自前去,唐靖隨即阻攔道:“此二人雖有才能,然身份有別,主公寬大,招納二人,已是格外放恩,可容臣前去招降二人,主公到時可率軍到城外迎接,顯示我主聲威,既可施恩德與二人矣。”

  熊勝自是聽唐靖之言,讓他攜帶重禮,前往招納,唐靖去往大別山後,不日便帶二人而回,許昭趙武也引部下千餘人,一起前來歸順。熊勝遵唐靖之言,親率甲士三千,出城三十里迎接,並攜二人之手,同車而歸,許昭與趙武感熊勝厚恩,自是從此歸心追隨左右。

  熊勝在淮南招賢納士,得各種人才眾多,熊勝一一錄用,或為縣令,或為從事不等,至於淮南人才濟濟,起用之人,也多來自草莽落魄之人,這對熊勝的改革和統治,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

  自范蠡與徐凇領軍伐楚,接連攻克楚軍十數縣,不料在進攻宛城之時,因徐凇身先士卒,在攻城之時,中了敵人之箭,一時重傷不醒,前線頓失大將,雖有范蠡坐鎮,但士氣也降低不少。

  無奈之餘,范蠡只好撤軍至三十里,派信使前往壽春,向熊勝求援。

  熊勝獲悉進攻受阻,徐凇受傷,急忙召集孟攸,唐靖、許昭、趙武等人,商議應對之策,時黑翼正駐守在商丘,不在壽春治所。

  唐靖起身道:“主公,某榮主公厚恩,到此多日,未立寸功,此行願為前部,為主公效勞。”

  “唐將軍可有良策?”熊勝見他請戰,於是詢問道。

  “臣本為唐國公卿,家母願為唐國公主,家父為唐國大將,自從唐國被楚滅亡之後,唐國公卿,多流落他鄉,宛城本為我唐國所有,百姓多嚮往之,臣可先行到唐國舊都唐河邑,豎起唐過大旗,召集舊部,必可使宛城百姓,引起騷動,如此臣可派人混進宛城,與主公理應外合,必然能夠攻克宛城。”唐靖恭聲說道。

  “主公,唐將軍之言有理,可從其事。”許昭點頭表示同意。

  熊勝見眾人都同意,隨即下令道:“唐靖聽令,汝速帶精兵一千,前往唐河。”

  “諾!”唐靖作揖一拜,起身而去。

  “趙武聽令,你如點兵二千,隨我奔赴宛城,許昭與孟攸留守壽春。”熊勝長身而起,神情肅穆的下達了命令。

  “諾!”眾人齊聲喊道。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0099章 名將樂寧

  第0099章名將樂寧

  當熊勝率軍對楚不宣而戰時,一時楚國上下為之震動,楚昭王忙召集群臣,詢問對策。楚國令尹(既相國)公子熊申,字子西,乃是楚昭王之兄,此人頗有才華,為人穩重,當下出班奏道:“大王,唯今之際,我們只能抽調一切可用兵馬,派大將駐守襄陽,以擋熊勝部的淮南大軍。”

  “那宛城怎麼辦?”楚昭王疑惑的問道。

  “大王,我料想熊勝,不會做出便宜吳國之事,他最多就是想趁機占點便宜,掠奪淮河以北的土地罷了,臣保准他拿下宛城之後,絕對不會再繼續南下。”子西朗聲作揖道。

  這時楚國郢都督令熊結,字子期,此人乃是楚昭王之弟,出班奏道:“大王,我認為令尹大人推測有理,熊勝剛立國,他要敢與我們拼國力,那就說明他並非一個聰明人,反到是不足為懼,只要我們扼守住襄陽一線,一旦南邊戰事鬆緩過來,大軍立即就可以進行反撲,熊勝區區萬餘兵馬,豈能有何作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