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黑翼的軍隊在騎兵的接應下,迅速的攻占了陳國都城的東門,緊接著騎兵按黑翼的指令,在城中到處揚踢衝鋒,製造大軍進城的聲勢,同時四處放火,使這個陳國都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只有陳軍自亂陣腳,黑翼才能迅速的拿下整個陳國,並減少自己士兵的傷亡。騎兵的威力第一次登場,就在陳國造成了一次震撼,守衛都城的陳國軍隊,在見東城失火時,就紛紛前來趕往援救,但這些步兵,在半路上遭遇騎兵的一陣衝擊,就被衝撞的四零八落,部隊變的毫無章法,只能各自為戰。

  黑翼率領的步甲,卻是步步緊逼,形成一道有力的拳頭,衝到那裡,就殺到那裡,潰散的陳國軍隊,逐步的被蠶食掉。

  當四門被拿下之後,黑翼隨即率領軍隊,對陳國的公爵府邸,進行了合圍。

  這代陳國的君主,是陳緡公媯越,此人並沒有什麼作為,更別提什麼英明神武,即位數年,陳國每年都要向周遍各國進貢,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但他卻不思進取,反而還一味的貪圖享樂,這不知道是借酒交愁,還是醉生夢死。

  當黑翼率軍圍住了公爵府邸後,陳緡公見大勢已去,慌忙派使者而出,表示願意投降歸順,這樣一來,到使的黑翼不好做主。

  黑翼本想要是他抵抗的話,自己就一舉全部把陳國公卿都殺了,這樣一來,就可以使熊勝,順理成章的接管下陳國的封地。

  黑翼既有此心,於是就對使者說道:“可保留陳公在爵位上的禮儀,但必須交出一切權利,去掉陳國國號,陳國改為吳國的制下的縣邑。”

  陳國使者在面對黑翼一臉殺氣的神情,只有點頭的話,最後只能老實的回去了。陳緡公為了活命,最後竟然答應了這個要求,黑翼見狀,隨即接受了他們的投降,陳國就此滅亡。

  當熊勝趕到陳國都城宛丘時,陳國都城上空,已經飄揚起吳國的旗幟,如今熊勝可還沒有叫板吳國的實力,因此他只能打著吳國的旗幟,來行使自己的權利。

  熊勝與黑翼會合之後,在聽完黑翼的匯報之後,熊勝自然是大喜過往,一連進行了幾場戰鬥,部隊都沒有什麼傷亡,到得到的回報卻是豐厚的。

  黑翼在拿下陳國之後,同樣按熊勝提議,對城中百姓進行安撫和約法三章,以安定民心。因此熊勝進城之後,陳國除了留下戰鬥過的痕跡外,百姓已基本穩定下來。

  熊勝還需要主持大局,因此他見陳國局勢已定,隨即又率領手下將士,押解著陳國一幫公卿,前往蔡國而去,留下黑翼鎮守陳國。

  至此,陳蔡兩國,盡入熊勝之手,這對於熊勝來,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PS:主角以後的國號名位,我想了四個,一是魏,一是趙,一是韓,一是梁。

  各位覺的哪個更好,或者還有別的,可以發個言。。。。。。。。。。。。

  謝謝!

  第三卷 江山美人 第0096章 郡縣制度

  第0096章郡縣制度

  熊勝一舉占據陳蔡二國的消息,就像風一樣,傳遍天下,使各國諸侯聞之震動,熊勝的聲望,隨即急速上升,雖未有諸侯之名,卻有諸侯之權。

  但熊勝並沒有自主立國,而是先上表吳王夫差,表示自己對吳國的忠心,願意繼續侍奉吳王,同時上表周天子,以示自己尊吳王之意,協助友邦,並非有吞併之意。

  兩篇不同的文章,自然是有不同的意義,畢竟現在還沒有到跟夫差翻臉的機會,稱臣是有必要的,至於周天子面前,自然 是要把責任推掉,以示自己是遵吳王之令,並非有不臣之心,同時也暗示著,就算是有不臣之心的人,那也只是吳王,而非他熊勝。

  熊勝的表呈送到吳國時,吳越之戰已經結束,歷史在吳越之間,並沒有因為熊勝的到來,而有絲毫改變,越國戰敗,越王入吳為奴,這一切都似乎都在沿著歷史的軌道,秩序的走了下來。

  越王勾踐入吳為奴的計謀,其實是熊勝早已經安排好的,他離開越國的那年,留給越國司直大人扶同的第二道密函,就是讓扶同,在越國戰敗之後,先賄賂吳國太宰伯噽,然後勸越王勾踐投降,而這一切正如熊勝所知的歷史一樣,正常的運轉下來了。

  越國成為了吳國的屬國,越王勾踐成了吳王的奴隸,志得意滿的吳王夫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接到熊勝的捷報,此時正是他意氣風發的時刻,他還沒來得及細想,楚國大軍攻入吳國要塞韶關的消息,就同時傳到了吳國。

  此時的夫差也沒有細想熊勝問題的時間,楚國的再次犯境,讓他怒火從燒,隨即他又馬不停蹄的率領大軍,奔赴吳楚邊境。

  熊勝在陳蔡兩國的事情,就這樣擱置下來了,他只下了一道命令,讓熊勝暫領兩國事,待他戰勝楚國之後,再商議封賞之事。

  楚國柱國大將軍沈諸梁,雖身為楚國王族,但卻世代為將,為楚國開疆擴土,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累計的作戰經驗,自然是十分豐富。

  沈諸梁就是這樣天生的將軍,在吳楚邊境的韶關,與吳軍大將軍被離,對峙數月,最終一舉拿下了韶關,斬殺吳軍萬餘人,最後被離不得不率軍撤離韶關,這一場戰役對楚國來說,絕對是揚眉吐氣的一仗,這十幾年來楚國一直被吳國壓制,始終沒有戰勝過吳軍,沈諸梁的戰勝,對楚國是次振奮,對吳國卻是一次打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