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一月初。

  當入冬後的第一場雪花飄落大地時,周堅終於將曹操堵在了許昌城內。

  數日後。

  周瑜、徐晃、張遼等將也各率大軍趕到。在許昌城周堅會師。

  “兄長,今曹操敗亡在即,只需攻下許昌,則天下可定。”

  周瑜英姿攝人,眸子裡有驚人地神採在蕩漾,朗聲道:“眼下曹操窮途末路,僅數千殘軍退入許昌。入主中原、平定天下正當其時也,請兄長下令。”

  “請主公下令。”

  徐晃、張遼、許褚、太史慈、周勝等將紛紛請令。

  就連一眾謀士也是臉色潮紅,十分激動。

  “好,諸將聽令……”

  周堅清了清嗓子。正準備下令攻城。就在這時,忽有小校匆匆走了進來,奔到周堅身邊低聲道:“主公,曹軍傳言。曹操欲與主公城下一會。”

  “嗯。曹操要與孤會面?”

  周堅怔了下。一時間神色極為複雜。

  還記得當年洛陽相識時,在皇甫嵩麾下征討黃巾之亂時,和曹操握手言歡地情景。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為了各自的目標,自己和曹操都走上了同一條道路,從此之後成為了敵人,為了共同地理想而征戰沙場,並且無時不刻的都想置對方於此地。

  而今,鉛華落幕時,曹操卻想與他會面。

  周堅久久不語,心頭的百般滋味複雜難言,良久始化作一聲長嘆。

  半個時辰後。

  周堅單人獨騎,遠離大軍本陣千步之遙,駐足於許昌城下。

  不多時,許昌城門大開,曹操也是單人獨騎,出城來見周堅。

  兩騎相距二十步而立。

  “孟德。”

  “子淵。”

  周堅和曹操同時拱手,各自打量對方。

  相比周堅地英武昂藏,紅光滿面,曹操卻是一夜白頭,面容憔悴地沒了樣子,眼窩也深深地陷了進去,仿佛一夜之間就老了十歲。

  兩人相互打量,一時間誰也沒有說話。

  千步之外,戲昌、周瑜、龐統、諸葛亮、徐庶、蒯越、徐晃、張遼、許褚、典韋等心腹文武一言不發,靜靜地看著這兩個昔日地袍澤,而今地對手。

  許昌城頭,也是一片肅靜,落針可聞。

  時間悄然流逝,過了足足半刻鐘。

  周堅長嘆一聲,道:“孟德形枯神悴,近來可好?”

  曹操笑了笑,雖然神色憔悴,但笑容卻十分輕鬆,似是放下了心中地負擔,道:“托子淵地福,操過的還好。只是這萬里錦秀山河,卻與操無緣了。”

  周堅深有感觸地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你我都不能免俗。真懷念昔日與孟德同在皇甫嵩麾下征討黃巾叛逆地日子。當年在洛陽時,堅就一直有個心愿,想與孟德把酒言歡,一醉方休,不知孟德可否全了堅地這個心愿?”

  曹操欣然道:“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周堅當即喝道:“拿酒來。”

  很快,兩名親兵奔了過來,奉上了美酒。

  周堅與曹操接連對飲了三杯,才扔掉酒墩,相視大笑。

  “子淵留步,操去矣。”

  曹操大笑一聲,一撥馬頭,就準備回城。

  周堅忙道:“孟德且慢。”

  曹操勒住戰馬,回身問道:“子淵還有何見教?”

  周堅道:“襄陽風光甚好,孟德何不舉族前往,堅願與孟德一世為友,共研經歷。”

  曹操微笑道:“子淵好意,操心領了。”

  說罷竟是頭也不回,一挾馬腹,逕自回城去了。

  周堅嘴皮動了動,手按上劍柄,最終卻放了下來。

  不想到了下午,許昌城頭掛起了白旗,隨即城門大開。

  周堅接到消息後,親率大軍入城,第一時間趕到相府,才知曹操自飲毒酒斃於府中,唯有遺書一封,望周堅善待曹氏宗族及其親族。

  周堅長嘆,心下黯然,久久不語。

  建安六年正月。

  以戲昌、周瑜為首地心腹文武上書,群臣附議,奏請周堅登基為帝。

  周堅納群臣之議,命大軍班師東都,又命陳群築台祭天,於建安六年七月秋後,廢曹操擁立的天子華陰王為樂平公。於洛陽北郊登基稱帝,國號大楚,安都洛陽,改元開元,同時廢除九品中正制,設三省六部制,並大肆分封有功之臣。

  以戲昌為中書令,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

  以周暉為尚書令,率領六部尚書執行國政。

  以蒯越為門下納言,提出和制定治國方針。

  以蒯良為吏部尚書。諸葛亮為戶部尚書。陳群為禮部尚書,統龐為兵部尚書,徐庶為刑部尚書,劉曄為工部尚書。

  加封張松為益州刺史。次弟周揚為揚州刺史。周密(周煥長子)為荊州刺史。周勛(周濟長子)為交州刺史,陳登為徐州刺史,鍾繇為兗州刺史。馬騰為涼州刺史,石韜為豫州刺史,蘇風為雍州刺史,治理天下。

  立長子周啟為太子,其餘諸子皆封王。

  加封周瑜為淮南王,大將軍,統領三軍,主內外征伐。

  加封周暉為廬江王,周善為驃騎將軍,周安為車騎將軍,徐晃為征東將軍,周懌為征南將軍,馬超為征西將軍,張遼為征北將軍,統領天下兵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