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這份匿名材料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
陳墨涵在獲悉這個情況之後,情不自禁就想起了當初他和梁必達在七二八農場“改造”的時候,圍繞一個“我”字展開的那場討論—那簡直就是一段讖語—看來梁必達現在是要“升”了,而且是最後的衝刺,但是,右邊的“那條腿”也果然出現了,出其不意地來了個“掃堂腿”,打了梁必達一個冷不防。
那麼,梁必達的右邊是誰呢?
陳墨涵不是唯心主義者,但他還是注意了一F,這一注意,就叉生出許多疑惑。
這件事情顯然不是小事.挑起事端的人可以說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無論是出於對史實的嚴肅性考慮,還是出於對個人名譽的負責態度,這件事情都是非查不可了。一查,就查了個水落石出。
“文革”期間,造反派抄了張普景的家,但資料並沒有毀掉,那篇文章幾經輾轉,現在在軍部保密室收藏。但張普景的文章自陳證據不足,只是懷疑,無法定性,而懷疑的重點並不是粱必達,反而是竇玉泉。雖然那時候中央已經明確規定不再糾纏歷史問題.但這件事還是給竇玉泉競爭司令員一職帶來了很大的陰影,姑且不論張文對他不利,單就匿名信的鋒芒直接衝著梁必達這一點,也似乎有理由懷疑是竇玉泉所為—這麼大的首長了,還用這種雞鳴狗盜的手段對付同志,的確有失君子風度。如此一來,竇玉泉的分數就大大地打了折扣,用旁觀者的話說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第二十六章
八十年代中期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人民解放軍D軍區教育訓練大會隆重召開。
新任司令員梁必達和政治委員馬峻岭在主席台前排中央位置就座。在梁必達的右邊,依次是常務副司令員竇玉泉、副司令員林長征、趙文斌、姜家湖,參謀長譚智慧,後勤部長張秀海。馬政委的左邊,依次是副政治委員章光輝、曲向乾、吳瑞典,政治部主任宋上大。
軍區副參謀長陳墨涵坐在第二排,同陶三河、馬西平等幾個軍里的首長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當年在凹凸山抗戰的老~輩子人里,除了死去的,活著的人裡面,只有江古碑和朱預道消失了,連接姓氏筆畫為序的資格也被剝奪r。
粱必達戴著無邊老花眼鏡,面色平靜,正襟危坐,居高臨下地俯瞰會場。
台下,有兩干多顆中高級頭顱紋絲不動.儘管是副政委章光輝在作動員報告,但是,將近五千束雪亮的目光還是照耀在幾分鐘前才宣布就職的新司令員粱必達的身上。
偌大的禮堂被思想的潮水漲滿了。遮些動盪不定的、上了年紀的或尚且年輕的、突如其來又迅速消失的思想的潮水在身體與身體之間,在桌子上面,在椅子下面,在所盲的空隙里流動。
軍官們注視著他們的新司令員,像是讀一本厚厚的著作。這個從一個偏鄉僻壤里走出來的漢子,這個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鬥士,這個無師自通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已經走向了他人生最為輝煌的峰鯔。他那雙睿智的目光平靜中暗藏著自信,柔和中蘊含著威嚴。
陳墨涵也在注視善梁必達,他在判斷這位新任司令員—此刻,他在想什麼呢?
章光輝的動員報告結束了,主持會議的常務副司令員竇玉泉宣布—“請梁必達司令員作重要指示”,然後,禮堂里靜默了兩秒鐘左右,再然後.一陣旋風般的聲音騰空而起,有將近五千其手在同時做著同一件事情—鼓掌。
梁必達就在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這些掌聲意味著什麼,他們是在表達同一種感情嗎?這些掌聲所表達的感情是同一個分量嗎?不.肯定不是。
沒有任何兩對掌聲是相河的,絕對沒有。如果這兩干多個人河時咳嗽,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呢?那倒有可能是表達相同的意思。
粱必達的思維世界裡突然出現了一段空白—啊,安靜極,。這跳動著兩千多顆心臟的禮堂此刻真是安靜極了,這轟轟烈烈的掌聲真是安靜極了。他感覺到他正在一個無人的曠野里獨自行走。他在這個無人的曠野里獨自行走了將近十秒鐘,這才微微一笑,將無邊眼鏡取下來,換上一副有邊眼鏡,從容地攤開而前的講話稿,開始了就任D軍區司令員之後在重大場合里的第一次講話。
訓練動員大會結束後,梁必達和夫人設家宴接待正在來訪的Y國軍事代表團切斯特頓少將夫婦一行七人,開了兩桌,作陪的有竇玉泉夫婦、章光輝夫婦、姜家湖夫婦、曲向乾夫婦、陶三河夫婦、陳墨涵夫婦等人。
席問,梁必迭揮灑自如,龍驤虎步,頻頻舉杯,縱談當今國際軍事格局,橫論本軍雄師威風.頗有指點江山的大將風度,多少還帶有一點耀武揚威炫耀實力的色彩。
Y國的客人也為粱必達的豪放和灑脫所感染,因為名義上是家宴,加之梁必達叉把氣氛調理得十分家常化.大家就少了許多外交場合的矜持和拘謹,居然當真喝開丁茅台。
在男主人左手邊就座的是切斯持頓的夫人,原籍法蘭西。豪華型重量緞,渾身肥襖,但風韻猶存,從那一顰一筅中還能看出十幾二十年前迷人的風采口過了花季的法蘭西半老女郎同年過花甲的老梁必達並肩戰鬥,顯得十分匹配。切斯特頓夫人聲稱被梁必達迷住了,於觥籌交錯之間,不斷地眨動曾經美麗過的藍色的眼睛,風情萬種地向梁必達撒嬌。
陳墨涵在獲悉這個情況之後,情不自禁就想起了當初他和梁必達在七二八農場“改造”的時候,圍繞一個“我”字展開的那場討論—那簡直就是一段讖語—看來梁必達現在是要“升”了,而且是最後的衝刺,但是,右邊的“那條腿”也果然出現了,出其不意地來了個“掃堂腿”,打了梁必達一個冷不防。
那麼,梁必達的右邊是誰呢?
陳墨涵不是唯心主義者,但他還是注意了一F,這一注意,就叉生出許多疑惑。
這件事情顯然不是小事.挑起事端的人可以說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無論是出於對史實的嚴肅性考慮,還是出於對個人名譽的負責態度,這件事情都是非查不可了。一查,就查了個水落石出。
“文革”期間,造反派抄了張普景的家,但資料並沒有毀掉,那篇文章幾經輾轉,現在在軍部保密室收藏。但張普景的文章自陳證據不足,只是懷疑,無法定性,而懷疑的重點並不是粱必達,反而是竇玉泉。雖然那時候中央已經明確規定不再糾纏歷史問題.但這件事還是給竇玉泉競爭司令員一職帶來了很大的陰影,姑且不論張文對他不利,單就匿名信的鋒芒直接衝著梁必達這一點,也似乎有理由懷疑是竇玉泉所為—這麼大的首長了,還用這種雞鳴狗盜的手段對付同志,的確有失君子風度。如此一來,竇玉泉的分數就大大地打了折扣,用旁觀者的話說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第二十六章
八十年代中期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人民解放軍D軍區教育訓練大會隆重召開。
新任司令員梁必達和政治委員馬峻岭在主席台前排中央位置就座。在梁必達的右邊,依次是常務副司令員竇玉泉、副司令員林長征、趙文斌、姜家湖,參謀長譚智慧,後勤部長張秀海。馬政委的左邊,依次是副政治委員章光輝、曲向乾、吳瑞典,政治部主任宋上大。
軍區副參謀長陳墨涵坐在第二排,同陶三河、馬西平等幾個軍里的首長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當年在凹凸山抗戰的老~輩子人里,除了死去的,活著的人裡面,只有江古碑和朱預道消失了,連接姓氏筆畫為序的資格也被剝奪r。
粱必達戴著無邊老花眼鏡,面色平靜,正襟危坐,居高臨下地俯瞰會場。
台下,有兩干多顆中高級頭顱紋絲不動.儘管是副政委章光輝在作動員報告,但是,將近五千束雪亮的目光還是照耀在幾分鐘前才宣布就職的新司令員粱必達的身上。
偌大的禮堂被思想的潮水漲滿了。遮些動盪不定的、上了年紀的或尚且年輕的、突如其來又迅速消失的思想的潮水在身體與身體之間,在桌子上面,在椅子下面,在所盲的空隙里流動。
軍官們注視著他們的新司令員,像是讀一本厚厚的著作。這個從一個偏鄉僻壤里走出來的漢子,這個在戰場上驍勇善戰的鬥士,這個無師自通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已經走向了他人生最為輝煌的峰鯔。他那雙睿智的目光平靜中暗藏著自信,柔和中蘊含著威嚴。
陳墨涵也在注視善梁必達,他在判斷這位新任司令員—此刻,他在想什麼呢?
章光輝的動員報告結束了,主持會議的常務副司令員竇玉泉宣布—“請梁必達司令員作重要指示”,然後,禮堂里靜默了兩秒鐘左右,再然後.一陣旋風般的聲音騰空而起,有將近五千其手在同時做著同一件事情—鼓掌。
梁必達就在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這些掌聲意味著什麼,他們是在表達同一種感情嗎?這些掌聲所表達的感情是同一個分量嗎?不.肯定不是。
沒有任何兩對掌聲是相河的,絕對沒有。如果這兩干多個人河時咳嗽,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聲音呢?那倒有可能是表達相同的意思。
粱必達的思維世界裡突然出現了一段空白—啊,安靜極,。這跳動著兩千多顆心臟的禮堂此刻真是安靜極了,這轟轟烈烈的掌聲真是安靜極了。他感覺到他正在一個無人的曠野里獨自行走。他在這個無人的曠野里獨自行走了將近十秒鐘,這才微微一笑,將無邊眼鏡取下來,換上一副有邊眼鏡,從容地攤開而前的講話稿,開始了就任D軍區司令員之後在重大場合里的第一次講話。
訓練動員大會結束後,梁必達和夫人設家宴接待正在來訪的Y國軍事代表團切斯特頓少將夫婦一行七人,開了兩桌,作陪的有竇玉泉夫婦、章光輝夫婦、姜家湖夫婦、曲向乾夫婦、陶三河夫婦、陳墨涵夫婦等人。
席問,梁必迭揮灑自如,龍驤虎步,頻頻舉杯,縱談當今國際軍事格局,橫論本軍雄師威風.頗有指點江山的大將風度,多少還帶有一點耀武揚威炫耀實力的色彩。
Y國的客人也為粱必達的豪放和灑脫所感染,因為名義上是家宴,加之梁必達叉把氣氛調理得十分家常化.大家就少了許多外交場合的矜持和拘謹,居然當真喝開丁茅台。
在男主人左手邊就座的是切斯持頓的夫人,原籍法蘭西。豪華型重量緞,渾身肥襖,但風韻猶存,從那一顰一筅中還能看出十幾二十年前迷人的風采口過了花季的法蘭西半老女郎同年過花甲的老梁必達並肩戰鬥,顯得十分匹配。切斯特頓夫人聲稱被梁必達迷住了,於觥籌交錯之間,不斷地眨動曾經美麗過的藍色的眼睛,風情萬種地向梁必達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