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飲過龐山民遞過的壯行之酒,周瑜傲然笑道:“昔日於吳王帳下,我水軍少有機會證明自己,如今唐王予我等天大功勳,若我等再不取之,豈不是有損江東水軍威名?眾水軍健兒聽令,大軍出航!”

  周瑜說罷,一眾戰艦鼓角齊鳴,龐山民聞之亦頗為心動,對周瑜道:“聞此振奮戰鼓之聲,龐某亦想隨艦隊同行,遠去遼東,走上一遭!”“速速下船,勿要誤了出征吉時!”

  周瑜聞言,白了龐山民一眼道:“山民且端坐府中,待我大軍喜訊便是,如今徐州戰事已如火如荼,周某還當早些定遼東局勢,使江東軍馬肆虐河北,也好讓曹操無家可歸,如此一來,也算小勝那臥龍,鳳雛一籌!”

  PS:感謝知書若飛同學的評價票。(未完待續。)

  第一章 NO.615 大勢難改、身心俱疲出征01NO

  小沛城下,烽火連天。

  數日來荊襄軍馬與曹軍交鋒不斷,各有勝敗。曹操決意堅守城池,卻不似之前那般坐視荊襄軍馬攻城,連日來但凡見城外荊襄軍械攻城,城內總有巨量軍馬殺出,儘管五虎悍勇,然而曹營諸將齊出,並不與荊襄斗將,兩軍混戰,五虎上將的作用也被曹軍削減不少。

  這般僵持的戰局令龐統愈發憤懣,如今天下皆知,若小沛城破,曹軍再難組織起有效防禦,其餘下土地雖廣,然而主力盡失的曹操也只得任人宰割。

  “之前卻未曾想到曹軍堅守之意如此堅決……”諸葛亮亦眉頭緊鎖,側目看向帳外城前烽煙,口中喃喃。

  數次攻城無果,令大軍原本高昂的士氣也漸漸低落了起來,憑藉著五虎上將的威風也難以動搖曹營將領齊出,雖五虎連番斬將奪旗,然而荊襄軍中戰損同樣不小,許褚,張遼等人亦恃其武力,同樣令荊襄軍損失慘重,況且曹軍將校人多勢眾,在此危難之時,顯然爆發出了遠超往日的實力。

  諸葛亮與龐統對視半晌,盡皆默然。

  二人雖早已料到此戰艱難,卻從未想到在郭嘉,賈詡等人的重重安排下,小沛城已經營的如同鐵板一塊,之前諸葛亮也有試過,繞過小沛,襲擊徐州其餘城池,令城內曹軍心中恐慌,然而每每當荊襄軍馬異動之時,小沛城中總會湧出巨量軍馬,攻伐營寨,令諸葛亮投鼠忌器,不敢分兵。

  一旦圍城兵馬減少,曹軍必奮力反撲,屆時城前的對峙局面打破,此消彼長之下,曹軍也會占得勝機。

  這樣的局面自然也是諸葛亮不願看到的。

  就這樣被迫與曹軍消耗下去,諸葛亮與龐統二人心緒難平,正當二人無計可施之時,又有斥候飛馬來報,言唐王手書送至。

  龐統結果信箋,攤開看後,面上憂慮一掃而空,諸葛亮見狀心中大奇,忙湊上前來,看過之後,長嘆一聲道:“若公瑾此番事成,我大軍再不必與曹軍消耗下去!”

  龐統聞言連連點頭。

  之前二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龐山民竟然會命周瑜引江東軍馬,跨海趕赴遼東一戰,河北軍馬已盡數被曹操帶來徐州,其後方空虛,顯而易見。

  況且郭嘉,賈詡等人悉數被“吸引”至了小沛,河北諸地,還有誰會是周郎對手?

  “這天大功勳被公瑾所得,早知如此,龐某還早早的來此間作甚?”龐統說罷,苦笑一聲,諸葛亮聞言亦笑,對龐統道:“你我與公瑾皆為同僚,何必計較?如今強攻難有建樹,不如圍城,坐等公瑾功成!”

  “公瑾一生屢敗屢戰……算了,如今且成全他一番名聲便是!”

  龐統略一思索,便明白龐山民為何這般安排,況且若待周瑜縱橫河北之時,小沛曹軍再如何堅守也難改根基被毀的命運,一旦與曹軍決戰於曠野之上,使其無險可用,此戰倒也可順暢不少。

  想到此處,龐統嘆道:“如今只能寄望於公瑾捷報早傳了……”

  “也可將此消息告知城中曹操,看其有何反應!”諸葛亮聞言卻道:“若其識時務,當有所決斷才是,雖對你我而言,此戰艱難,然而城中曹操卻是大勢已去,我等若是可將曹軍困於此處,小沛孤城一座,曹操守與不守,又有何意義?”

  龐統聞言,微微點頭,當下便修書一封,命黃忠shè上城頭。

  數日鏖戰,今日卻收到荊襄shè來的書信,倒令曹操微感詫異。

  如今城下戰事進展到這般階段,曹操並不認為龐統與諸葛亮二人會放過這一舉將曹軍主力盡數殲滅的大好機會,然而兩軍實力相當,有郭嘉,賈詡籌謀,在曹操看來,小沛守軍並不遜色城外荊襄五虎所率大軍,尚有一戰之力。

  然而攤開信箋看過之後,曹操卻面色大變,郭嘉,賈詡二人見曹操搖搖欲墜,皆上前攙扶,許久之後,曹操嘆息一聲,將信箋交與二人,口中喃喃道:“周郎跨海,遠攻遼東,如此一來,曹某將再無歸處,即便此戰可勝,曹某又有何資本,與那唐王爭雄?”

  郭嘉,賈詡二人聞言,許久不言。

  龐統此番致信城中,信上所言雖有虛張聲勢的意思,然而在二人看來,此番江東軍馬遠征河北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畢竟之前周瑜也有過跨海征戰,遠征青州的前車之鑑,對於別人來說,水軍渡海或許還會千難萬難,然而對於通曉水戰的周瑜,如此用兵,卻在清理之中。

章節目錄